濉溪县孙疃镇中心学校校长(濉溪县孙疃中学校长)
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争当乡村振兴模范先锋
“自2008年实施区域教育文化生态一体化以来,教学成果已覆盖辖区内10万余名在校学生、3万余名校外学生、6000余名行业培训人员;教师人数从183人迅速增加到296人,学生人数从4000多人增加到7000多人,被众多家长誉为‘国内优质品牌学校’。”王庆兰说。淮北市濉溪县孙团中心学校校长自豪地说道。
孙团中心学校始建于1972年,距遂溪县城40多公里。是一所典型的皖北乡村学校。学校管理者通过构建乡村教育区域一体化文化生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加强农村寄宿学校一体化建设,实施农村教育扶贫计划,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努力让农村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改造一所教育堪忧的乡村学校生态一举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教育振兴示范学校”。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法制教育零犯罪学校、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安徽省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家教名校……被评为连续十年完成全县学校综合素质年度工作目标。竞赛排名前列,近年来已有省内外200多个学校团体前来参观学习,参观人数超过2万人次。孙团中心学校正在努力谱写乡村教育振兴新篇章。
增强教师归属感,奠定育人基础
培养教师对乡村教育的执着,是构建乡村教育文化生态的抓手。
为培养教师心系家乡、奉献教育的情怀,留住人才,为乡村教育奠定基础,学校每年召开教师报告会,利用老教师深入参与乡村教育的事迹以乡村教育为例,大力弘扬乡村教师扎根家乡、奉献乡村教育的精神。每学期召开教师表彰大会、教师收获建议会等,沟通教师情感,增强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幸福感;每月召开党员学习会,充分发挥优秀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启动“青年“蓝色工程”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每周开展国家级讲话活动举行升旗仪式,学生们从亲身经历中讲述“身边有好老师,身边有好老师”的故事,有效增强了教师的育人成就感和职业归属感。
学校先后涌现出韩金波、徐健、李云华、郭彪等一批坚守乡村教育的模范人物。其中,李云华老师被评为中国“好老师”。
“素质教育”体系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
为深化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改革,学校创造性地提出构建“大修养教育”体系,制定了一个中心、三通、“四步”、“七好”和“368修养教育体系”。”计划,并在实践中打造了扎根、立梦、立天下的“三立教育”品牌。
“养成教育”注重衔接小学、小学、初中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良好习惯。注重在细节上培养素质、在制度上树立规范、在培训上求强化、在考核上养成良好习惯。改进的“四步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以“七好”课程为载体,以“德”立人、以“智”育人、以“体”育人、以“美”改造人,以“劳动”成人为目标;通过“368培育教育体系”,将“培育教育”渗透到环境教育、制度教育、管理教育、文化教育等层面,从而使学校更加规范化、立体化、科学化。
实施“大发展教育”制度以来,学生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生活礼仪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他不仅在学校生活中保持了良好的习惯,还在社区内树立了道德文明的新风尚。被评为先进个人(市、县)200次,先进集体10次。师生优秀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国教师报》等报道1000余次。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人才、征文、演讲等活动中获奖500余项,100名学生获得市、县奖励。
目前,国家、省市多家新闻媒体持续报道育人教育成果,省内外两万余人次到学校参观考察。不少教育专家和新闻媒体亲切地将“养成教育”称为“孙团现象”,树立了“养成教育”典范,被誉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的样板学校。
打造区域一体化,共享教育资源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求同存异,建立了“三三三三”框架体系,构建区域校园文化融合模式。
孙团中心学校现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9所、教学点6个、中心幼儿园1所、民办保育点8个。为解决辖区内各办学阶段教学质量衔接问题,促进农村学校协调发展,学校坚持“五社”一体化管理指导思想和“集体是集体”的一体化管理理念。合作大于个人,合作大于单独工作”。围绕“五个一”,通过“1+N”机制,以中心初级中学为龙头,中心小学牵头带动村小学和教学点,中心幼儿园规范和辐射民办幼儿园。实行分级管理,上下联动,让地区学校“集团化”发展。形成一体化管理战略布局,构建区域管理体系一体化模式。
学校通过开展区域教研一体化活动,确立“两个战略”,探索“五步备课”和“八维磨课”,构建区域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幼儿园采用“1+5”教学模式,小学采用“三环一”教学模式,初中采用“三步九连”教学模式,构建一体化模式区域课堂改革。
实施区域一体化教育以来,学校已采购图书4万余册,订阅报刊杂志500种,举办专业讲座100场,选派教师400人次进修,与高校合作教育学生15次。已初步在全国产生影响,学校受邀参加国家培训项目28次。国内多支球队前来参观,学校已成为皖北对外交流的窗口。(通讯员朱惠臣安徽经济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