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基建(新基建背景下的智慧城市新机会)
央视新闻(焦点访谈):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新基建”的大力支持,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城市也被这两年悄然发生着变化。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杭州、成都等多个城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那么“新基建”和“智慧城市”是什么关系呢?它会给城市和居住在其中的人们带来哪些变化?
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城市。我们每天感知城市的天气、道路交通,分享城市的公共服务。我们熟悉和陌生的技术,如二维码、摄像头、传感器、射频识别、遥测遥感等,也在帮助城市管理者全面感知我们感知到的一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将城市变成新的生命体。
海淀区田村东路铁路大桥是曾经遭受暴雨积水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地方。
北京市海淀区水务局排水管理科科长徐长伦介绍说:“这是一个电子水表,一旦出现积水,它就会自动感应。水表里有一个浮球,一旦出现积水,它就会自动感应。”水积聚后,浮球会自动上升并通过自动传感器,将数据发送出去,实时感应传输。
在城市中每一个可能发生内涝的风险点都可以找到这样的水位传感器。就像人的触摸一样,实时数据传输到指挥中心,帮助城市管理者感知城市的每一个变化。
气象、水文、交通管理等,跨部门数据融合,实现全方位感知。这是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大脑的水务模块,也称为水务大脑。
徐长伦说:“原来的点是根据经验和概率来判断的。(现在)在软件数据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尽快发现风险、尽快调度、尽快处理。””。
城市和人一样,有静脉、有肌理、有细胞,城市也有运转的大脑。近年来,新基建领域的5G、特高压、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各种数据信息的融合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的智慧大脑。
北京市海淀区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副主任龚振文表示:“在新基建条件下,我们进行了城市大脑的建设,或者说城市大脑本身就是新基建。”信息化或者传统智慧城市建设都是部门级的,把我的工作数字化,但新基建背景下的城市大脑建设不一样,是对城市整体进行规划。”
新基建赋予新型智慧城市新生命。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大脑汇聚了辖区24个委局、29个街道的实时数据。数据综合利用,各部门协同运作,一网统一管理。
龚振文说:“以前数据是静态的,每年收集一次,或者每月定期收集,现在已经不可能了。在城市大脑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实时收集。比如我们的感官数据都是实时的、秒级的。”投诉即时处理、垃圾分类、重点车辆管理场景、公共安全、平安社区、生态环境、城市交通,这些痛点和关键问题都将被包装到场景中,通过场景解决方案进行响应。”
新基建推动了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不仅助力城市管理,还刺激和催生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海淀区城市大脑已与90余家企业结成联盟,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北京海淀城市大脑工作人员张伟介绍:“这是一款量子点光谱传感芯片装置,直接放置在排污口和河道区域,检测江河湖泊水质的具体情况并每10分钟传回一次,在海淀南沙江29个点位部署中,成功捕获并关闭了两大污染源,包括云南丽江和福建福州等省份,均已得到广泛应用和晋升。”
电子水表为智慧城市增添了触觉,水质传感器增添了味道,空气质量传感器增添了嗅觉,智能摄像头增添了视觉,能够实时感知城市主要生命体征。而这些实时数据,在物联网、人工智能、AI算法、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提高了城市快速感知、判断、响应的能力。我们的城市正在悄然发生着新基建驱动下的变革。
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信室范永强介绍说:“我们菜市口每天高峰每小时的车流量是7000多辆,所以这个路口的车流量非常大。”
除早晚高峰外,正常时间经过菜市口时,细心的司机会发现,即使你在左转车道排在最后,在绿灯结束前仍然可以通过路口。
范永强说:“我们在信号灯旁边安装了雷达探测器,我们的信号灯计时周期会随着整个车流的变化自动调整,哪个方向直行的车多,我们就会放行更多的直行车,左转,如果车多的话,我们会允许更多的左转,我们会用最高效的时间,释放运力最大的车辆,并自动切换。”
城市交通是城市平稳运行的脉络,而交通拥堵是大城市的通病且难以根治。新基建驱动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雷达探测传感、5G、人工智能、AI算法、大数据中心给我们带来了绿色浪潮的出行体验。
利用智能传感技术和智能数据分析,形成智能网络连接,实现对城市中的行人、车辆、道路等物体的全面感知。新型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各类智慧系统的集成和应用,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加科学高效地管理和决策,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细致、便捷的服务。
8月8日,北京公交集团升级“一路走”手机APP。新版APP可以帮助市民搜索和规划出行路线、导航引导最近的公交站点、实时显示候车时间、到站车辆乘客是否拥挤、是否有座位、提醒乘车上下巴士。
新型智慧城市带来智慧出行,为人们在城市出行提供便利。
新型智慧城市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我们的城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科技终端感知。多样化传感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数据信息的智能分析正在北京等特大城市发挥作用。
新基建正在带来新的城市管理和智慧服务变革。大数据时代,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协同感知。
在新型智慧城市中,我们的每一个个人身份信息等数据都在与城市管理融合,提高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这是一项一站式服务,让数据走得更多,人们走得更少。
如今,在遍布城市街道的各级行政服务大厅里,取号、排队、等候的场景已经很少见到。大多数来自不同部门和类型的申请都可以足不出户在线处理。
新基建赋予城市新生命,让城市学会思考、增长智慧,提升智慧城市的公共服务效率和政府治理能力,真正回馈城市人民美好的今天和未来。
新基建不同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修路、修桥、建房子。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城市建设的新基础设施,但我们可以享受到它带来的各种便利。城市的目的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发展新型基础设施是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的支持,城市中的各种隐形数据都可以运行和使用。它将让城市更加智慧、更加以人为本。也将使居民出行更顺畅、办事更便捷、生活更舒适。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他们将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