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图)

发布时间:2024-09-06 18:53:52 学习方法 277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高一历史复习

提示:您可以点击下方“带下划线的文字”跳转到该页面自行探索。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图)

|小沃综合信息目录||历史完整信息目录|

|黑谷逆袭攻略(必读)||信息及电子版请点击这里|

1、五四风雷

(1)背景

国际形势: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思想状况:十月革命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政治根源: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

(北洋军阀分裂,说明当时国内背景是军阀混战)

阶级条件:工人阶级的成长;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结论: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奴役,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触发因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二)五四运动的进程

5月:北京学生

6月:上海工人

结果:初步胜利(三)五四运动的性质和评价

性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历史成就: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启发人民觉悟,为革命力量的团结做好准备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A、同:完成反帝反悔的使命;

B.区别:开始(旧:1840年鸦片战争;新:1919年五四运动)

领导层(旧:资产阶级或农民阶级;新:无产阶级)

思想(旧:三民主义;新:马克思主义)

未来(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实现社会主义)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出生条件:

思想基础:传播马克思主义;

组织基础:共产党小组的成立;(陈楠、李北)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

共产主义团体在各地的建立,使得建立统一的党组织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任务。(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7-2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1921年7月23日,会议持续8天;会面地点为上海法租界望直路:号上海代表李汉俊的弟弟李树成家中。由于会议地点受到间谍监视和外国巡逻队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轮上举行。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各地共产党团体正式代表12人,代表当时全国50多名党员。鲍惠僧受陈独秀之派来参加会议;由于当时会议没有审查机构,据说他只是出席会议并进行辩论。出席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人。(与“大一”相关的原始资料均在前苏联;1957年的苏联以及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时部分赠予中国。因此,俄罗斯文献记载已成为珍贵的史料关于这次会议,之前有关各方都没有意识到这次会议对中共未来历史的影响,后来只是根据毛泽东和董必武的回忆。)刚出生的时候,党员的情况比较复杂。比如参加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的12名代表后来也分裂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革命事业,有的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陈公博、周佛海在党成立后不久就被开除党籍,后来追随汪精卫,成为大汉奸。张国焘后来背叛了革命。中国革命就像一座大熔炉,炼出真金,剔除糟粕。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阶级状况:工人阶级已经成长,进入历史舞台;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条件:各地建立早期共产党组织;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标志的诞生

.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

.主要内容:确立当事人名称;制定党的纲领;明确中心任务;选举领导机构。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时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条件: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本质和革命的本质;

.主要内容: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推翻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被提出到全国人民面前。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影响:让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1922年7月)

中心任务

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A、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B、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的纲领是推翻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A、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初步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分两步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3、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理由:敌强我弱(必然)

(二)国共合作的可能性

孙中山个人思想的变化:(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民主革命的失败)

中共的认识(工人运动因二七惨案受挫,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宣传共产国际(马林转达共产国际的意见)

(三)合作象征: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农工”三大政策)

合作形式:党内合作

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一致的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后,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蔓延。1925年,5月30日反帝爱国运动达到高潮。同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汪精卫任主席。国民政府将军队统一为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4、北伐战争

宗旨:打败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针对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结果: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兴起;一切权力都归农会所有;收复汉口、九江英租界

5、大革命的失败

北伐动摇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帝国主义开始在中国寻找新的人脉。敌强我弱,轰轰烈烈的革命失败了。大革命为何失败?我们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原因:

(一)主观方面:

A、中国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

B、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

C、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

(2)主观方面:

A、国民党右翼反革命:(标志事件:“4月12日”、“7月15日”反革命政变)

(讲述蒋介石、汪精卫的历史事迹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屠杀)

B、敌人强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国共两党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合作

.合作条件: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孙中山深深感受到人民的伟大力量,决定“以俄为师”。

.标志:1924年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方式:党内合作,国共合作政治基础:新三民原则(联俄、联共、扶农工)

.意义: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民族革命运动的迅速蔓延。

2、北伐

.宗旨:推翻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北伐胜利的原因: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政策。北伐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广大北伐军战士英勇作战,特别是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意义:革命力量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工农运动迅速发展,群众觉悟提高。中共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党的权力不断增强。

【国民革命的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掌握革命武装力量,进行武装斗争。】

3、南昌起义

.时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意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反抗的第一枪打响,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

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成立: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率领工农红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分裂”的火花。

.发展:“工农武装分裂”思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下,红军及其根据地迅速发展

.意义:这标志着毛泽东真正找到了中国革命从农村包围城市并最终取得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

【思维拓展】: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启示: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国情出发,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二:要正确对待国外经验,一切都要结合本国国情,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当时共产国际正在中国推广俄罗斯的经验。王明等人抄袭苏联经验,中国革命却遭遇挫折。

第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5、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一)原因:

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根本:“左”错误

(2)、流程:

.开始时间:1934年10月

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里长征的象征

胜利结束了。

(三)影响:

.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培养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红军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不畏艰辛,不畏牺牲,坚忍不拔。他们战无不胜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思维拓展】:“长征精神”的内涵:

这种精神就是把国家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就是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为了救国救民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与人民同生共死、荣辱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6、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内容: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实际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实际上形成了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

.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原则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法论准备——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七、挺进大别山及三大战役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军队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秋开始,1949年春结束的辽沉、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

八、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背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举行:1949年春,河北省西柏坡发动(第二班工作重点)

.内容:工作重心的转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方针政策;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总任务

.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思想政治准备。

九、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这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结束,期待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国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世界意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士气。

.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思维拓展】:国共关系的历史思考:

.国民党和共产党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中国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统治,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两党分裂和内战完全是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反人民行为的结果,给人民和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给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可乘之机;

.事实证明,两党团结则国家兴盛,两党分裂则民族祸民;

.希望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跳转链接

|小沃综合信息目录||历史完整信息目录|

|黑谷逆袭攻略(必读)||信息及电子版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