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了(本科毕业后干嘛)
“学好数理化,走遍世界”的口号已经被喊了很多年。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只要学理科,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拿到更高的薪水。大学毕业后,我发现情况并不是那么绝对。
“文科与理科之战,谁更吃香?”一直是大学生的热门话题。诚然,恢复高考后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工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形势自然更加乐观。但随着大环境的变化,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会随之调整。
毕业后才知道“学文”和“学理”的差距,不止工资不同
如今高考的人才选拔制度,已出现逐渐淡化文理分科的趋势,可是物理和历史的选科方向,和大学专业对应的发展方向,还是存在明显的文理之分。
象牙塔里的学生可能没有彻底理解文科和理科的本质区别。但对于已经经历过就业和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看得更清楚。
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就知道了,招聘会上面向理科生的职位会更多一些,薪酬标准也更高。理科生想去做文职类工作也可以,但是绝对没有用人单位敢在技术岗位上聘用文科生。
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最大的差距就是薪资。文科生毕业后的工作,看似稳定而清闲,实际上拿到手的多数是固定工资,属于企业中的后勤保障部门,很难拿到高额的奖金。
理科专业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已经差不多准备好了。多劳多得的工薪制度,几乎会让理科生的薪资待遇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不少文科生望尘莫及。
在工作5年左右的时间后,优秀的理科生会逐渐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成员,自然也会更受领导器重。如果管理能力和情商双重在线,很有可能会被提拔到管理岗。
文科生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很难受到领导的注意。如果没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很有可能会错过被提拔的黄金年龄。
35岁以后,要是没有机会在工作中上个台阶,就会面临被取代的危机。不过理科生也会面临发展瓶颈,如果只有技术没有管理能,也会面临非升即走的尴尬局面。
“文科”和“理科”如何选择?哪个更容易些?
高考选拔制度始终与国内高等教育趋势挂钩。企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所以高考有文科和理科科目。如今,经济发展需要更加全面的人才,高考自然也要适应变化。它将取消文科和理科的明确划分,代之以选科制度。不仅更人性化,也更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当今的高中和高考制度旨在培养基于学生兴趣的综合型人才。淡化文理分科的界限,根据能力判定薪酬和晋升机会,而与学科无关。于是学生们再次面临选科难的问题,到底该如何选择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呢?
尽管现在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没有明显的区别,但人们还是会习惯性地将物理专业的学生归为理科专业,而历史专业的学生则会归为文科专业。在填写高考申请时,不再是文科和理科的问题,而是特定学科的限制。学生如果有喜欢的专业,可以通过专业选科要求来决定高中选科方向。
每个科目属于不同的领域,没有难度,也没有可比性。文科考试的题型会更加灵活,开放性题会越来越多。理科试题也将更加注重测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文科思维的学生就去选文科,理科思维的学生就去选理科。这样对未来选择专业更有好处。
有同学看到,今年新的高考模式中,物理领域的考生占据优势。还没参加高考的学生选科时,都以物理为主。其实今年物理考生有优势的原因是就是因为物理方向的学生比较少,竞争并不激烈,才导致录取分数线较低,如果报考人数多,一样会失去优势。
从此以后,文科生和理科生不再有明显的优劣势。不要想着捡漏和走捷径。自己擅长历史学科就大胆地去选,不要因选科不占优势就故意不选历史。这种舍本逐末的学习方式不可取,即便捡漏考上不感兴趣的专业,在大学期间也不会开学。
笔者认为,无论是文科方向还是理科方向,未来的就业趋势中,或将会融为一体。学生只有专业之分,不再有文理区别。大学生的薪资待遇也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想要获得领导提拔,就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不论是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今日话题:你觉得高考选择物理方向就一定比选物理方向吃香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并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