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抗疫先进(上海医务人员抗疫故事)
图为上海某社区的抗疫工作人员。上海市文明办供图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6月15日电(记者吴宇)在15日召开的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众多医生、志愿者、干部、快递员、居民、教师、学生、记者,通过现场发言、场外回忆等方式,回顾2022年3月以来的抗疫经历,传递共同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
如何对抗欧米克龙?
图为徽商避难所建设的操作人员。上海市文明办供图
当前疫情发生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珍带领20余名医务人员参与7家市级方舱医院的建设和运营,被称为方舱医院。医院的“先锋队”和“刀具连”。
4月初的“开馆”阶段,陈二珍发现世博方舱内的消毒紫外线灯和照明开关是在一起的。如果两个灯不小心同时打开,会对患者的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台阶较高,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构成潜在风险。这些看似与病毒没有直接关系的细节,却都关系到抗击疫情的成败,需要一一认真解决。
“我相信,上海这次抗击疫情,就是践行‘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共同体’的抗疫精神。80多天的时间无数个夜晚,我们一直在奋战,我们只有一个念头:保护我们深爱的城市和人民。”陈二珍说道。
“00后”接班奶奶当建筑队长
图为上海某社区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搬运生活用品。上海市文明办供图
鲍思怡今年19岁,是上海大学一年级新生。他家所在的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天浦社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老年人占社区人口的一半以上。3月31日晚,浦西实行全域静态管理前夕,鲍思毅接到居委会主任的电话:“小鲍,你奶奶是建筑队队长,但她已经81岁了。你能代替她成为临时建筑队长吗?”
“奶奶是老党员,我是共青团员,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这个特殊时刻,年轻人没有了,谁有呢?”薄司衣立即答应。
包思怡接替奶奶担任大楼组长后,不仅要处理大楼内14名住户的信息沟通和自我管理,还要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参与各项活动的组织。核酸筛查过程并进入日常生活的积极建设。补给并参加社区巡逻。“社区里的志愿者岗位我几乎都做过,就像游戏里的‘通关’一样。”薄司衣说道。
大三学生孟英红是一位拥有280万“粉丝”的“UP主”。在家隔离后,她受朋友邀请成为大楼组长,她从“被关心”变成了“关心人”。初期,没有基层服务经验的孟英红“崩溃大哭”,但最终他和邻居们坚守住了抗击疫情的攻坚战。
包思义和孟英红表示,回顾自己的抗疫经历,庆幸的是自己没有退缩,而是在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与众多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并肩作战。通过理解和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我们这一代2000后获得了可贵的成长”。
“群众的宽容和信任,是战胜疫情的力量源泉。”
图为上海一社区广场内休息的居民。新华社记者吴宇摄
尹小云是黄浦区打浦桥街道蒙溪小区党支部书记。一段时间以来,蒙西某住宅区7栋楼中有5栋出现确诊病例,居民质疑消毒不到位。居委会立即“全程跟踪拍摄消毒工作”并发至居民微信群。
“我的体会是,只有及时公开疫情防控信息,换位思考,才能真正赢得居民的支持。群众的包容和信任,才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力量源泉。”尹小云。
马焕华是金山区高楼村党支部副书记、“全国文明家庭”户主。疫情期间,她带领家人和村民组成“578”(谐音“我去”)志愿服务小组,筑紧了疫情群防群控的“栅栏”。
志愿者快车:让城市多一份平静,少一份不安
图为上海快递小哥的帐篷和坐骑。新华社记者吴宇摄
普陀区石泉路饿了么星光耀网点于2017年成立了工会,是全国首个成立街头网外卖工人联合工会的网点。近日荣获2022年度“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
疫情期间,饿了么星光耀站点成立了抗疫志愿者队伍,主动将服务半径从3公里扩大到5公里,为周边居民送去了药品、婴儿奶粉等应急物资。每天有6名骑手在现场工作,每人平均每天配送100多个订单。正是因为这支快递队伍的坚持,周边居民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平静,少了一些不安。
据网站管理员吴毅介绍,互相帮助是两条路。“那段时间,我们帮一个姐姐买婴儿用品。她看到我们很难找到吃饭的地方,就经常给我们做饭,然后把食物收起来。到小区门口叫我们来拿。”
安徽小伙子郭谦来上海19年,平时做“闪送”。社区封闭管理后,他主动走进居委会,报名成为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物资发放。他说:“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这里的叔叔阿姨们一直对我非常友好,现在社区有困难,我应该站出来,因为我也是上海人。”
基层“心比心”
图为吴文柱为社区居民配药。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浦晓丽,上海市政府工委干部。4月8日至5月25日,她报名加入市党员抗疫突击队,驻扎在闵行、浦东两个疫情严重的社区,协助进行核酸筛查、封闭楼内生活垃圾倾倒等工作。对走廊进行消毒。“最辛苦”的工作包括为社区内的老人进行消毒和配药。
“本来居委会规定可以按楼下的门铃,让配药的家人下楼取。但我发现配药的老人多了,他们大多有基础病,腿脚不方便,而且老小区没有电梯,所以我就挨家挨户给他们送药,同时做一些信息沟通,如果我多爬几层楼梯,多解释几句话,居民们就会少一些怨恨。”朴小丽说道。
疫情期间,浦东新区南码头街道成为上海市商务委干部吴文柱的新岗位。在这里,她主动承担起为社区癌症患者、精神病人配药的工作。穿着防护服,乘坐警车,在城市的医院和居民楼之间奔跑,成为她抗击疫情最难忘的记忆。
4月11日至5月23日,根据组织安排,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干部凌翔被招募到外国人较多的长宁区虹桥街道荣华居委会荣益工作站。居民。凌翔说:“40多天的社区支援工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基层工作,特别是国际社区基层工作的认识。虽然文化背景、生活经历不同,但我始终感同身受,用实际行动赢得胜利外国人对上海的了解。抗疫支持。”
“ClamRadio”为避难所带来亮丽色彩
图为上海居民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后外出骑行。新华社记者吴宇摄
此次疫情期间,上海广播公司打造了方舱医院防疫专业公益广播电台“蛤广播”(与“隔离”同音),为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了116个专题节目,内容涵盖心理学等领域。健康和健身。从音乐、文化、理财、儿童、歌剧,《蛤广播》精心制作的节目和播音主持人坚定温暖的声音,给紧张的机舱带来一丝放松和明亮。
《蛤广播》以“守望相助,抗击疫情”为宗旨。节目发送到上海9家主要方舱医院及相关隔离点,覆盖超过600万听众。这是上海抗“疫”史和中国新闻史。留下了特殊的“声音标记”。
同样聚焦播音,疫情期间,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节目主播、上海梦晓心理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孟晓带领一批专业心理咨询师在上海开设了24小时心理支持热线,从3月初开始提供心理支持。公民、医务人员、收容所建设者、志愿者等提供专业的情绪疏导、心理压力缓解等志愿心理咨询服务。他们连续75天持续运营,接听投诉电话1,063个,总计约843小时。团队还开展了65场在线心理讲座,吸引了数万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