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习方法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意义(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心得体会)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意义(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4-09-13 01:34:36 学习方法 595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做好新时代新阶段城市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意义(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战略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发展。城市工作新战略,深刻揭示城市建设靠谁、为谁服务。基本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如何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领我国城市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1年的64.7%,1.3亿农民工等常住人口落户城镇。2021年,全国城市数量将达到691个,建成区面积6.2万平方公里,建制镇2.1万个。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基本形成。

(二)城市人居环境显着改善。2021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和绿地率分别达到249.3万公顷和38.7%。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全面开展,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77%。截至2022年8月,累计新建城镇老旧小区16.3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800万人。

(三)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全国城市道路里程达到53.2万公里,建成轨道交通线路长度8571.4公里,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9.4%、98%、97.9%%,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06亿平方米,给排水管道总长度达到193.2万公里,更好地保障了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四)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城市体检考核全面开展,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中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共创优美环境、幸福生活活动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五)全面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加快构建。14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8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00多个历史文化街区、5.95万座历史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最全面、最完整、最系统的载体。

深刻认识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重要性

城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道路,全面推动人类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必然要求。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必须坚持人民城市由人民建设、人民城市为了人民。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利于增强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宜居性、包容性、成长性,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便利便捷。城市。更舒适、更好。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支撑。城市建设是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利于把城市建设成为人民美好家园、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科技创新重要高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空间支撑,更好推动以人为本的发展。新型城镇化核心。

(三)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大举措。城市是风险防控的重要领域,城市发展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利于统筹城市发展的经济需求、生活需求、生态需求、安全需求,建立优质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体系,提高城市风险防控能力其整个生命周期。

(四)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路径。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利于更好认识、尊重和遵守城市发展规律,推动城市由外延式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式发展转变,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准确把握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重点任务

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镇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框架总量、限制容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效率。质量,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一)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四级城镇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集聚和配置全球人才、资本、创新等资源的能力。二是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域发展。三是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充分发挥引领、辐射、集散功能。四是加强县域建设,不断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好吸纳就近农业农村流动人口。五是加强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城市群。

(二)优化城市空间形态。转变单中心、“摊饼”的发展方式,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和建设强度。一是推动集团化发展。单个群的面积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组团之间要建设连续的生态廊道,与山、河、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相连接。最小净宽度一般不小于100米。二是加强人口密度控制。平均人口密度原则上不超过每平方公里1万人,个别地区最高不超过每平方公里1.5万人。平均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5万人的,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散。三是科学控制建筑密度。新建住宅建筑密度应控制在30%以下,建筑高度应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100米以上新建建筑要充分论证、集中布局。

(三)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优质城市生态系统。一是构建连续完整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统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和城市建设,统筹城市水系、绿地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建设,统筹生态廊道、景观廊道、通风廊道和城市绿道布局,将城市建设融入蓝绿之中。生态背景下,城市蓝绿空间比例不低于45%。二是加强城市生态修复。修复山地水系,提高水系连通性和岸线归化率,严格限制过度硬化,禁止填湖造地、拉直弯道、硬化河道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三是继续推进园林城市建设。把公园建设在居民家门口,构建均衡共享、系统连通的公园体系,构建连接区域、城市、社区的绿道系统。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80%。

(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化建设。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升级专项行动,构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一是提高宜居性。加快规划建设快速干线交通、日常配送交通和绿色慢行交通系统,实现各系统之间的顺畅衔接。主城区路网密度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轨道交通、公交、慢行等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不低于60%,人口比例45分钟内通勤率应该达到80%。二是增强安全韧性。倡导大规模分散与小范围集中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布局,因地制宜布局分布式能源、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应急响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统筹防洪排涝,系统推进全区海绵城市建设。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平均透水面积占比达到45%。依托公园、绿地、广场、校园等建设城市人口疏散和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人均面积不应小于1.5平方米。三是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实施智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统筹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五)建设完善的居住社区。建设安全健康、设施齐全、管理完善的完善住宅小区,力争到203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完善住宅小区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一是开展弥补城市居住社区建设的短板。以步行5-10分钟以内为原则,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二是完善15分钟生活圈服务套餐。推动建立步行、自行车网络,串联多个居住小区,打造15分钟生活圈,统筹中小学、养老院、社区医院、体育场馆、公园等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便捷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三是提升服务和管理能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居民参与、企业服务的管理机制,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提高物业管理覆盖率。实施社区公共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和管理,推进智慧社区和数字家庭建设。鼓励物业公司建立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大力推广线上线下社区生活服务。

(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塑造。我们要尊重历史、文化、生态,在城市建设中延续历史文脉、体现中国特色、展现时代风采。一是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开展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普查鉴定,建立分级分类保护名录和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数据库。不可拆除文物、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不破坏地形,不砍伐古树,不破坏传统风貌和街道格局。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名录保护率要达到100%,历史建筑空置率要低于10%。二是加强建筑设计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增强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格完整性和文化连续性。严禁修建“贪大、阿谀洋人、求奇”的建筑。严禁严格管理超大型公共建筑、超高层标志性建筑、重点地点建筑和大型雕塑。严禁乱建巨型雕像等“文化地标”。

(七)发展绿色施工。推动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一是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5年,城市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具有节能改造价值和条件的住宅建筑必须进行整体改造,部分改造的节能水平必须符合现行标准。二是推动建设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4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5%。三是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调发展。深化自主创新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化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和智能运维,培育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智能建筑产业体系。

(八)推进绿色低碳县建设。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全县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是控制县城建设密度和强度。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县建成区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至1万人,总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之比控制在0.6至0.8。全县新建住宅楼以6层为主,最高不超过18层。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比例一般不低于70%。确需建设18层及以上住宅的,应当进行严格、充分的论证。二是建设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合当地特点,采取小型化、分散化、生态化的方式。构建全县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推广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应用。三是营造人性化公共环境。严格控制县城广场规模。广场集中硬地面积不应超过2公顷。推行“窄路、密路网、小街区”,县城范围内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不超过40米。

(九)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着力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推动城市管理理念、模式、方法创新。一是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健全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检查检查制度。二是推进城市治理“一张网、统一管理”。依托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加快国家、省、市三级城市运营管理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三是强化城市风险防控。建立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制度,完善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建立燃气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在线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能力。

切实落实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任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守“成功不一定是我的”精神境界和“成功一定是我的”历史责任,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

(一)加强和改进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镇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镇工作格局,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二)完善城市体检评价工作体系。把建设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作为重要内容,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建立健全以城市体检结果为基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改进的闭环机制。

(三)建立城市总建筑师制度。建立城市首席建筑师数据库,出台遴选、使用和评价规定,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开展试点。建立城市总建筑师掌控城市规划建设并指导监督实施的体制机制。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法律法规,研究出台建设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的政策文件和相关标准,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促进建立纵向、横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五)加强干部培训。编辑出版系列教材,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增设相关课程,加强对主要城市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干部的培训,指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绩效观和城市观。提高城市工作能力和水平。(王梦辉)

《人民日报》(版本09,2022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