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习方法 >做工人要做到最好(做工人就要成为工匠,做事情就要做到极致)

做工人要做到最好(做工人就要成为工匠,做事情就要做到极致)

发布时间:2024-09-02 12:52:55 学习方法 824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艾爱国

资料图片

做工人要做到最好(做工人就要成为工匠,做事情就要做到极致)

焊枪可以在眼镜架、金项链上“绣线”,可以在铜锅炉、电机轮架上“修理缝制”,还可以对导弹、坦克、潜艇进行“检查脉冲、诊断”……无论如何都没有无论不同材质的焊接件的工艺有多复杂,标准有多严格,只要艾爱国出手,基本上没有他处理不了的焊接工作。

在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潭钢铁”)焊接研究室,记者见到了焊接顾问艾爱国。他个子不高,蓝灰色的工作服被洗得发白,脸上层层叠叠的皱纹带着岁月的痕迹。

“做事要做到极致,做一个工人,要做到最好。”在焊工岗位上奋战了半个多世纪,艾爱国用自己深厚的理论素养和高超的操作技能,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和奉献精神。

《绝望三郎》——

面对最辛苦、最累的工作时,总是冲在最前面

在五米宽厚板连铸工程冷却水循环系统管道安装现场,艾爱国把手扶在墙上,用力一推,分两步下降到一米多深的隧道里。他戴着手套,举着防晒口罩,示意正在焊接管道的同事。

三十到四十厘米宽的工作空间,让艾爱国处于非常靠前的位置。焊接火花四溅,打在厚厚的工作服上,向四面八方飞散。热量不断侵袭他的身体,几分钟之内,他头上的细汗珠就凝结成大汗珠,顺着脸颊淌下来。

“师父就是这样,面对最辛苦、最累的工作,他总是冲在前面。”艾爱国的徒弟、湘潭钢铁有限公司高级焊接技师王国华说。

艾爱国是著名的“拼命三郎”。

1969年,艾爱国在湖南株洲攸县的一个偏远山村打工。由于他工作最努力,被全体村民和全村知青推荐到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当工人。

“当一名工人,就必须成为一名好工人,不仅要学习技术,还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追求进步,争取早日入党。”进厂前,父亲告诉了他。

在工厂里,艾爱国敢于吃别人不想吃的苦,也敢吃别人不想吃的苦。

当时,焊接大型铜部件是所有焊接活动中最困难的。

“要焊接铜元件,首先必须将其加热到几百摄氏度。焊接点在预热温度阈值内的焊接窗口时间一般只有一两分钟,所以一旦开始焊接,就必须继续焊接,否则焊缝会开裂。”艾爱国告诉记者,“大型铜部件的单次焊接可能需要直接暴露在高温下,连续作业五六个小时,技术难度其次,真正考验的是耐力和意志力。”

1991年,艾爱国奉命在湘乡啤酒厂帮忙焊接一个从欧洲进口的直径3米多的大型铜糖化锅。仰卧焊接铜锅底时,数百度的铜粒如雨点般飞溅而下,强烈的烧灼感让艾爱国痛苦难忍。他咬紧牙关,握住了焊枪。任务完成后,他脱下了石棉防护手套。握着焊枪的手上已经布满了血泡。

像这样紧急、危险、繁重的任务,艾爱国承担过很多。自1985年入党以来,艾爱国一直坚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做得更多”。

《钢铁缝纫大师》——

攻克数百项焊接技术难关

爱学习、愿意钻研——这就是老同事眼中的艾爱国。在湘潭钢铁工作的半个多世纪里,他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的焊接技术研究。

1982年,艾爱国以气焊三科、电焊五科的优异成绩获得锅炉合格焊工证书,成为当时湘潭地区唯一持有双证的合格焊工。

1984年,为解决我国钢铁产能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国家组织全国钢铁厂重点开展技术攻关。新型“贯流式”高炉铜风口的研发是其中的重要项目之一。该风口是炼钢高炉输送焦粉的核心装置。这种元件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极其昂贵,很难买到。国产旧件不耐高温,短则十天、长则两个月就需要更换,严重制约了国内钢铁企业的发展。

“人家都能做,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艾爱国花了100多天的时间,首先大胆提出采用当时国内尚未普及的氩弧焊技术,然后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不断创新,将焊机、焊枪一一改进。经过摸索最佳焊接条件,我们最终顺利完成了焊接。

该技术的研究成功将直接推动国家钢铁产能的提升。1987年,艾爱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后,艾爱国主持了焊接领域的多项重大研究任务。支持首钢制氧机安装,推动中厚板X型坡口对接埋弧焊工艺创新,帮助解决某公司0.2平方米铜导板密集焊接问题我国大型装备……艾爱国在我国冶金、矿山领域积累了很多成果。我们在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了400多项技术难点,改进了100多项工艺。

许多公司的技术专家称他为“钢铁缝纫大师”。有人向他寻求建议。他说:“秘密在哪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真理。”艾爱国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做一名好工人、一名好工匠,不仅要懂操作,更要懂工艺。”

这些年来,仅艾爱国就整理了至少数十万字的纸质笔记。58岁时,他自学了计算机技能。现在,他的办公室电脑上已经收集整理了各种研究案例的资料,已经有几十个类别、上千个文件夹。“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点是学不到的。”艾爱国经常这样说。

《老黄牛》——

将这门手艺继续传承给下一代

欧勇小跑过去,盘腿立正,“啪”的一声,欧勇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退伍十四年后,这个四十岁出头的男人依然保持着当兵时养成的习惯。

“说起来,参军的想法是我师父帮我想出来的。”欧勇告诉记者,1996年,他进入湘钢股份公司,在技校实习,跟随艾爱国团队学习。从基本操作开始,需要9年时间才能学会。

2005年,中国海军某单位发布征兵通知,鼓励年轻技术工人入伍。欧勇从小就有当一名军人的梦想。他有些兴奋,但也有些犹豫。他已经好几天没有上班了。艾爱国看出了欧勇的心思。

“党和国家需要你就到哪里去”。艾爱国缓慢而有力地说道。在师父的支持下,欧勇立即报名了。此后三年,他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部队指定的焊接任务。服役期满后,欧勇回到湘钢,继续跟随艾爱国学习。如今,欧勇正在湘潭钢铁技术质量新材料研究院刻苦学习,已成长为一名首席焊接技师。

多年来,艾爱国致力于艺术传承。他就像一个默默贡献的“老黄牛”。据了解,现在湘钢80%以上的高级焊工都是艾爱国带出来的。有的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也有不少学徒完成学业后,已成为国内各大企业焊接团队的骨干。

2003年以来,艾爱国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200多名下岗工人和农村青年授课。“我们没有工作服,所以师父到处寻找工人不再穿的工作服,还带来了自己的新工作服给我们穿。大家学习理论有点困难,所以师父一句一句地给我们解释。”现任中冶京城湘潭重工装备有限公司铆焊车间二班长刘四清说。

退休后,艾爱国被湘潭钢铁有限公司重新聘为焊接顾问。如今,71岁的艾爱国每天依然忙碌在攻坚克难、传授技艺的第一线。“井水不竭,力气不竭”。他想继续将这项技艺传授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