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电竞不打职业有什么出路(不打电竞职业选手在干什么)
高考那年,我偶然看到一本招生简章,上面的报考条件写着:“热爱游戏、电子竞技”。在此之前,我一直想学动画,“拯救中国二次元”。然而,对于一个玩DOTA长大的“电竞男孩”来说,很难不引起我对宣传册上这个新设立的专业的关注。最终,一半是心愿,一半是错误,我报考了“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专业。直到开学我才发现这个在学校俗称“数字娱乐”的专业可以在网上学习了。它被称为“电子竞技专业”。
当我大一的时候,高中同学经常来找我问:教学大纲不是要求你每天打游戏吗?高等级有积分奖励吗?专业课程是否教授如何维持伤害以及如何生产装备?我什么时候能在联盟见到你?有些人确实不明白情况,有些人只是在取笑我。面对这些烦人的误会,一开始我会仔细解释,后来基本就只是炫耀了。——哎,既然外界称我们为“电竞专业”,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迎合他们呢?想象力和期望又如何呢?
其实,所有数字娱乐专业的学生都非常清楚:我们来大学不是为了“玩电子竞技”的。而且,电竞选手首先靠天赋,其次靠训练,并不是在大学里培养出来的。绝大多数没有特殊天赋的电子竞技爱好者,如果也想谋生,就必须去行业,而不是去比赛。在专业课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道坎就是线性代数,这让很多尖子生都想要它。
说到人才培养规划,很难说数字娱乐专业的培养规划有多明确。与更加成熟的专业相比,数字娱乐为我们提供的前景充其量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具体的形态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和完成。在本科四年的时间里,我的职业规划改变了八次,课程的重点自然也随着我的想法的变化而前后摇摆。幸运的是,对于数字娱乐专业的年轻学生来说,学校虽然不确定方向,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资源。以专业选修课为例,我们可以沿着coder路线选择AI编程和图形特效,也可以学习项目管理和游戏设计,向游戏策划方向发展。当然,还有更多诸如——体育解说、赛事导播、赛事管理等“电竞为主”的选择。只要你想学,这些都可以学。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学生,我们在毕业前也有过很多的迷茫或者迷茫。有些人怀着“电竞梦”而来,但事实证明这只是年轻时的一时兴起。另一些人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但学得越多,就越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数字娱乐”给我带来的最大困惑是:我的教育背景真的是电子竞技和游戏行业所需要的吗?在实习期间,我发现“英雄不问出处”的理念在这个行业很流行。代码优秀、想法多、对数值敏感、会拼会写、懂得“整理事物”……与“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电竞专业人士”等标签相比,这些个性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行业的基础。我们专业往年的毕业生可以被游戏公司“打包”。但喜欢电子竞技、喜欢游戏的人更愿意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往更高的地方。对这失去兴趣的人也可以考研。
在业内,我确信的很多业内前辈都有多种大学专业。具有“科学背景”的人很少,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看不到太大的优势。因此,我要问自己:大学四年我学到了多少有用的东西?有时候,我们并不喜欢“电竞专业”这个词,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把电竞推到风口浪尖,可能根本就不会出现“数字娱乐”这个新专业。无论是我所读的专业,还是其他大学的类似专业,都受到了电子竞技产业快速扩张的“催化”。学校和老师都觉得我们不上车就晚了,但没有人有一个非常成熟的想法,知道我们上车后该做什么。我们学生一次只能迈出一步。
进入一个几乎全新的专业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后悔做出这个选择,我很珍惜、很珍惜这段大学生活。回想过去,我可能因为职业定位不明确而走了一些弯路,但最终我找到了工作,进入了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一路上看到了各种不同的风景。如果让我提出期望的话,我希望我们过去的迷茫和困惑能够帮助这个专业找到更清晰的定位,让未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就像“为游戏中的后续玩家打开地图”一样。(停止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