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苹果怎样培育而成果实(苹果培育方法)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问:如何培育好苹果?——听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专家讲科技助推苹果产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好苹果有什么特点?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曹永胜眼中,好苹果应该是好吃、好看、好种、好卖。味道鲜美,酸甜可口,脆嫩多汁,香味浓郁;外形美观,果型正确,大小均匀;品种优良,适宜轻简栽培,结果早,产量高;易销售、耐运输、耐储存、保质期长、价格适宜。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多措并举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农民增收,满足消费者需求:
——确保种子来源安全。研究所国家苹果种质资源园目前保存有苹果属24个种2400余份种质资源,挖掘出240余份优良种质资源,为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种质资源2万余份。此次,为我国苹果的科研、品种培育和生产应用提供了源头保障。
——优化品种结构。果树研究所长期开展育种技术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已自主培育60多个苹果新品种,并在陕西、甘肃、云南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
——集成创新优质苹果发育技术体系,推广优化品种结构、脱毒苗、无袋栽培、负荷精准管理、水肥精准调控、病虫害精准防治、光效高修剪、优质土壤改良、高效改良。园区及高标准园区建设等10项关键技术。
据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陕西、河北、新疆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有产业研究院、研发中心、试验站、专家工作站和成果示范基地,进行示范和推广。推广新品种、矮化密植等关键技术。项目30多个,累计培训农技人员和果农20万余人。
曹永胜介绍,当前,生产和消费不断呈现新变化。消费者更加注重质量、品牌和多样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鲜电商加速发展,线下、线上销售渠道不断拓展。种植户和生产企业更加注重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
技术创新是提高质量的重要途径。果树研究所加快高光效修剪、生态土壤改良、肥水精准管理、花果精细化管理、绿色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集成和推广,促进生产绿色优质水果。
我国是世界水果产业大国,但还不是水果产业强国。水果质量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所党委书记丛培华表示,要积极探索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新模式,强化国家果树责任使命做好为政府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农民服务、为科研服务的工作。通过在主产区设置专家工作站,提供四季服务,建立科技团队。
同时,我们将继续强化技术创新的领先地位。加快苹果种质资源采集保存,筛选创制优良种质,加快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持续研发关键技术,构建“山上果树”技术体系。
丛培华表示,果树研究所要进一步完善陕西延安、河北富平、山东栖霞、新疆伊犁等现有17个基地,加快新基地建设。在全国推广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新设备,支持和引领黄土高原、环渤海等地区苹果产业发展,大力开展果农培训,培养一批优秀果农。园艺家,并帮助振兴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