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高校典型示范案例(节水型高校建设,我在行动)
近年来,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创新教育。在建设节水校园的同时,还着力培育新一代节水节能人才,让节水“种子”在水学院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概览
一、基本情况
学院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贵州省水利厅。是贵州省唯一一所水利高等院校。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主要提供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兼营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和教职工人。
2、节水效果
用水单位水计量率、二次用水单位水计量率均为100%,节水器具安装率100%,管网漏损率为2.3%,人均用水量学校标准人口32.4立方米/(人·年),达到全国高校用水定额(南方地区)先进值。2021年用水量与2019年相比,总用水量减少立方米,下降2.7%,标准人数人均用水量减少15.6立方米/(人·年),下降32.5%。
先后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级节水型大学”、“美丽贵州绿色高效劳动竞赛先进集体”、“贵州省绿色企业”等国家级、省级荣誉。校园”。
三、主要措施
1、系统建设
学校成立学校节水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节水工作会议,制定节水目标和计划,负责节水工作的组织实施、跟踪监督。完善形成了《节水管理岗位职责制度》、《用水节水管理会议制度》、《用水定额管理及奖罚制度》等一系列节水管理制度。学校各水电用户单位计量管理以用水定额和用水指标为依据,按照“资源节约、效率优先”、“指标配置、量化管理”等原则,定期考核、实行奖惩,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
2、宣传教育
分别利用校报、学院广播、网络、宣传标牌等宣传阵地开展“社科宣传周(水文化)”讲座、“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班会和主题教育活动;建设省节水示范教育基地,每年设置“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固定参观日,向全省各级机关、学校、单位和企业开放;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节水社会实践活动,向社会普及节水知识和技能,传播节水新技术、新工艺。
3.水管理
学院成立了合同节水管理项目组,建立了日常巡检机制,全面负责全学院公共场所供水设备、设施和终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并记录完整台账;开展了供水管网系统普查和管网图绘制工作;建设供水管网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平台,对校园供水管网系统进行DMA分区监控和集中管理,实现学院分级用水在线计量,进行能耗审计、节能宣传,使学校节约能源用水管理工作达到了数据化、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4、设施建设
更换老旧落后的水终端,实现水终端电器覆盖率100%;低楼层安装先进的节水设备,控制水压和流量;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收集屋顶雨水,通过系统处理后,作为水利培训基地用水、绿化用水、清洁卫生用水;建设中水回用系统,收集宿舍、教学楼厕所、洗浴废水。经一体化设备处理达标后,在建筑内重复使用。抽水马桶;推进“海绵”校园建设,将校园路面改造为校园生态透水整体路面,将地表径流直接收集进入中水处理系统,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亮点
一是将节水理念融入校园建设,通过海绵校园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相结合,实现节水。二是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践行“节水第一”新理念,为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做出表率模型。三是结合水利专业院校特点,将节水型大学建设与水利专业特色相结合,积极探索节水教育基地建设,利用多媒体平台和实物展示,多角度开展节水教育、教学和宣传。(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