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节的唯美句子祝福语(教师节关于教师的短句)
一根粉笔,一座三尺讲台,四季坚守,孕育万千桃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人民日报教育版长期关注教育相关报道,“教师说”栏目为教师交流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提供了平台。本期研究聚焦近期教育版,摘录一些好句分享给读者,庆祝第38个教师节。
大学之大,在于聚大学者,在于成就大学,在于培养伟人。“中国教育可以培养大师”。要坚定信心,把美育融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过程向美而行、以美育人,探索并建立培育美的素养、滋养美的心灵、涵养美的品味的美育方案,努力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1月9日《向美而行以美育人》
一所有品味的学校,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也应该是一所美丽的学校。清华大学荷塘上的月光让师生们感受到了美丽。花落叶间教授们走来上课的身影,藤蔓荷花下学生们的读书声,也让人感受到美。给美的感动和审美意趣渗透到全体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使每一位清华人都能在清华园里构筑起多彩、丰盈、积极的精神世界。
——1月9日《向美而行以美育人》
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爱因斯坦曾说过:“照亮我道路、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快乐地面对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致力于促进学生打破学科分类和知识结构的界限与隔阂,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青年学子在“新旧合冶,殊途同归”的思想碰撞中,在科学、人文与艺术的融合中启迪智慧。
——1月9日《向美而行以美育人》
仪器知识第一,必须崇德明理,五育创新并举;文艺其从,更启智润心,一生向美而行。
——1月9日《向美而行以美育人》
像一棵小树一毫米一毫米地生长,是非常美妙的过程。而育人的过程,莫不如是。
——5月26日《攀登之路勇者不孤》
“黄老师就像一个绝望的人,有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建设观测站时,黄建平亲自带队,用人力车拖着观测仪器上山。为了验证监控数据,他带着学生去追风沙,亲历“大漠风尘日色昏”的萧瑟和苍茫。
——5月26日《攀登之路勇者不孤》
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的带头人既是教育家,又是科学家。一侧,像园丁,在花圃育花;一面,要让花朵经风历雨、抗暑耐寒。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只为后来者成为“年轻的巨人”。
——5月26日《攀登之路勇者不孤》
冷门但不冷门,独特的知识尚未用尽。孤独的风景里,这些人如此执着,以至于痴迷。面对精美的古籍、古文、古文明,他们甘于寂寞,却内心充盈,超越个人志趣,只为守住初心。
——5月26日《攀登之路勇者不孤》
时间的流逝记录着工匠们的巧思。时间的长轴反映了学者的愿望。谁说只有站在光明中的人才是英雄?如果冷门秘技吓跑了很多人,那么守营人就像星火,最初只是细微的光,但慢慢壮大、蔓延,温暖、明亮。
——5月26日《攀登之路勇者不孤》
他们向村里的长辈学唱童谣,了解常见的中草药……行走在村落之中,学生们逐渐对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希望在孩子心里播下热爱家乡的种子。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家乡都是他的根,系着思念与牵挂。”张平原说。
——6月19日《让每个孩子都闪光》
在农村教书30多年,张平原一直在思考农村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他的部分答案写在办公室的一张纸上:——“育阳光少年”。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光亮闪耀出来。”张平原说,要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让每个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
——6月19日《让每个孩子都闪光》
今年,苏正民本科毕业,选择回到梁山任教一年,然后继续研究生学习。“这几年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巨资,有书已经不是问题了。但是怎么办?转变山里孩子的观念,让他们爱读书、会读书,这是我接下来想做的事。”
——7月3日《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
火车向西行驶,承载着梦想。经过从西安到乌鲁木齐近30个小时的路程,陕西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甘嘉源回到家乡,加入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出贡献。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8月14日《强化党建引领激发青春力量》
中午,孩子们又在图书馆门口排起了长队。南开大学研究生支队队员李佳音打开图书馆门,孩子们冲了进来,跑到书架前,抓起自己喜欢的书,坐下来看书。
午后高原的暖阳透过窗子照射在孩子们的脸上,看着这群孩子,李佳音的心里也升腾起一阵阵暖意。
——8月14日《7年接力,帮助孩子们拥抱美好未来》
帮助住在学校的孩子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支教队员刘晓彤的日常工作。每个周末,孩子们都会聚集在宿舍楼前。老师们准备好热水,帮这些幼儿一一洗头。刘晓彤一开始不太习惯,有些不知所措。但看到孩子们干净的样子,她心里很高兴,也渐渐熟悉并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孩子们也看到了老师们的辛苦。卓玛央金看到老师洗长发遇到麻烦,就趁着放假回家把头发剪短了。当她回到学校时,老师问起此事时,她说:“短发舒服,也省了老师的麻烦。”
——8月14日《7年接力,帮助孩子们拥抱美好未来》
内驱力是一个人坚定目标、克服困难、自主成长的内生动力。如何唤醒和提升孩子的内驱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如何科学地给予孩子爱与支持,帮助他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人格?这是每个家长、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8月14日《呵护孩子的成长内驱力》
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家长和老师请拨打良好的情绪管理者,并将积极情绪传导给孩子,既要防止骄纵溺爱,更不能指责谩骂。当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与不足时,要学会因势利导,以支持者的角色,将问题转化为孩子下一阶段的成长目标,设计能够激发孩子兴趣的、有挑战性的发展任务,鼓励孩子克服困难,自我成长。
——8月14日《呵护孩子的成长内驱力》
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能够获得关注与积极反馈,这是激发和维持成就需求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里,家长和老师要对孩子的积极行为细节保持敏感,通过创造积极反馈,让孩子拥有积极向上的成长体验,让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被看见、被关注。
——8月14日《呵护孩子的成长内驱力》
面对家庭的困惑,孙一飞一次次向他们介绍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在孙逸飞眼里,学前教育是以爱与成长为目的的教育阶段。
——9月8日《用爱浇灌祖国的花朵》
走在福建师范大学的校园里,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林梦婷常常想起一群山里的孩子。
“老师,您现在在做什么?”“老师,您什么时候再来见我们?”林梦婷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任教一年多了,她仍然经常接到学生的电话。“孩子们话不多,有时只是说‘我想你’。但我知道,这是跨越2000多公里的牵挂。”她说。
——9月8日《用爱浇灌祖国的花朵》
点击“立即打开”,伴随着轻快的音乐,一张电子贺卡缓缓展开……“这是三年级学生送给我的生日礼物!这里的翻页效果是孩子自己完成的”勘探。”林梦婷向记者展示。很多学生不仅主动学习,还告诉她长大后想当老师。“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我们的光可能很微弱,但也能点亮孩子们的梦想。”
——9月8日《用爱浇灌祖国的花朵》
“我们面对的孩子可能在言语表达和智力上有一些缺陷,但他们的情绪和普通孩子是一样的。他们特殊的表达方式,更需要被人倾听、被人关爱,这正是特教教师的意义。”张庆德说。
——9月8日《用爱浇灌祖国的花朵》
“当有人处理过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时,触摸过那种与众不同的生命,自然会对人生有更深的认知。因此特殊教育老师更需要有理想、有使命感。”张庆德感慨,“当我看到残疾孩子能够生活自理了、掌握一门技术了、露出会心的微笑了,我就会由衷地感到,我的付出是有价值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9月8日《用爱浇灌祖国的花朵》
“让同学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不低头、不退缩,以弱小身躯,坚守贫困山区四十余载,改变了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她是50后教师张桂梅;
》我愿站在他们人生的起点,为他们加油。”克服自身听力障碍任教特殊教育学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无声师爱激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她是70后教师付心知;
》看着教的学生一个个走出大山,就觉得值。”多年前,河南南阳市镇平县黑虎庙小学还不通车,他靠着一根扁担为孩子挑来学习和生活用品,坚持上课。他是80后教师张玉滚;
——9月8日《为孩子们点亮人生梦想》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四季坚守,育万千桃李。和几个年轻的师范生坐下来,聊一聊,就能感受到他们心中澎湃着的激情和理想。好老师不是天生的。对于他们来说,未来的路还长,但只要珍惜学习时光,多学知识,多学道理,多学本领,一定会握住未来的“接力棒”。
——9月8日《为孩子们点亮人生梦想》
老师的工作电话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以教师为业,就是为未来作画。从经师到人师,从教书老师到大国良师,好的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9月8日《从耕耘当下到关怀未来》
新一代教师需要的不仅是深厚的学术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需要的是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在保持未来关怀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超越固化的思维方式和学科切割的知识边界,超越师生关系的刻板认知。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激励与管理的过程,需时刻要求自己不仅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并保持时时处处学习与自省的能力。
——9月8日《从耕耘当下到关怀未来》
如何在第一线钓到“活鱼”?来看看人民日报记者的调查版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