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习方法 >敏而好学的成语解释及意思(敏而好学的典故)

敏而好学的成语解释及意思(敏而好学的典故)

发布时间:2024-09-03 18:31:31 学习方法 496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一个关于敏感、好学、不耻于提问的人的成语故事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儒学创始人。

敏而好学的成语解释及意思(敏而好学的典故)

孔育,与孔子同时代,字中书,卫国官员。孔宇为人正直,聪明好学,而且为人谦虚,不耻于提问。

孔羽为魏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表彰他,让后人学习和弘扬他的好学精神,魏王在他死后赐谥“文”。

谥号是一个人一生言行的概括。

后人尊孔宇为孔文子,尊孔子为孔夫子。在古代,谈及文化和武术,历来非常看重“识字”。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卫国人。他不服气,无法理解孔宇竟然有“孔文子”这么高的荣誉称号。他觉得孔宇获得这么高的荣誉称号,似乎有点高估了。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为什么赐“文”字,孔子说:“老师,孔宇的知识和才华虽然很高,但比他优秀的人很多,为什么要赐“文”字呢?“?他的头衔是什么?”

孔子回答说:“孔羽非常好学,好学,聪明,灵活,有不懂的地方,他会慷慨地、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即使别人的地位或知识不如他。”他一点也不感到羞耻,而羞耻,正是他难得的地方。所以,封他为文公,也并无不妥。”

在古代社会,等级观念是非常严重的。地位高的人很少与地位低的人交往。地位高的人往往羞于向地位低、地位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寻求建议。

地位高的人要“不耻于问”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孔子认为卫国大夫孔侑在这方面尤为可贵。

只有心胸开阔,善于向别人请教,不断完善自己,才能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