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广东产教融合)
陈学文(左一)在广州港技工学校担任培训老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学文是广州港新沙港有限公司的首席技术员,今年是他入行第30个年头。从一名普通的内燃机技工到首席技师再到技术带头人,陈学文在工作中力求创新。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完成技术创新项目62项,节约维护成本832万元,创造经济效益5000万元以上。还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南粤工匠”等荣誉称号。在此期间,他创办了广州港集团首家技师创新工作室——“广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2016年开始,陈学文成为广州港技工学校兼职教师,根据公司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集“勤工俭学交替”和“产教评价”于一体培养行业“新工匠”的广州港技工学校,是我省建设以城市为节点、以产业为纽带的产教融合型学校。以企业为支点、以企业为重点、以学校为基础。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东职业教育步入发展快车道,“产教融合”成为社会热词:全省76%的高职院校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规模全国最大;校企合作共建省级教学标准80余项,联合开发课程5665门,教材2581种。“1+X”制度试点工作规模走在全国前列。广东还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在职业院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目前,广东已有“产教融合”企业建设培育标的1200多家。
多年来,从企业下单、学校培养的“订单班”,到“双核男女同校、勤工俭学”的现代学徒制,再到“产学结合”的综合技能生态组织。广东正以世界一流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广东特色产教融合“新模式”。
校企融合
实现人才产出“适销对路”
广东省首个高校产教融合示范园区————广东(岭南)产教融合产业园于2021年7月获得立项立项,入驻企业与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设大型产教融合产业园。校园保健食品产教融合基地。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工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不断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新模式。这种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使得人才输出真正“有市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许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期间都被检测机构和食品企业“预订”。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期间深入参与企业实际工作。
张子君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食品质量安全班的学生。由于宿舍和实训室距离很近,她经常去实训室进行专题研究作业。实训室位于学校明德楼四楼。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玻璃器皿和实验仪器。移液器、烧杯等玻璃器皿均贴有标签,帮助学生识别相应的检测项目。
“整个操作过程必须非常小心,也许一个小细节就会导致最终检测结果出现错误。”张子军表示,在平时的课程中,老师会强调使用仪器的过程,保证学生发展规范。使用仪器时的良好习惯。实验完成后,她按照要求,仔细清洗每一个玻璃器皿并摆放整齐,这样测试过程就彻底完成了。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技能,学校还帮助学生到校内产教融合示范园内的企业实习,进一步掌握专业技能。
“我们校企合作有两种模式,一是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汇森产教融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设立材料工程系实习班二是采用班级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系统开设培训课程,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祥鑫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瑞阳介绍,根据公司发展要求,校企双方大力深化项目合作,从科技研发、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下功夫。工程项目建设等领域充分激发了双方优势,促进了企业人才结构的良性发展。
工学交替
促生产端和教育端互利互通
广东产教融合不是“一端热、一端冷”或者“学校和企业有两张皮”,而是生产端和教育端互利互通,学校和企业“两头都是甜的”。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邹华东作为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组建了专业师资团队,选拔优秀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师生齐心协力,将项目落地企业。在清远连南盛达钙厂,邹华东发现,由于空气阻力、粉体流动性差异等因素,纳米钙粉常常称量不准。针对这一行业痛点,他和他的师生技术团队设计了三代单片机和PLC智能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钙粉称量的准确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传授和培养技术技能,而且传授专业态度。为了提高机器内粉剂灌装的精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二学生王堂奎和李兰田三天内对算法进行了近20次修改。当这份劳动成果得到公司认可时,团队成员感到特别自豪。
为加强新员工岗前培训,帮助新员工快速上岗,2015年以来,广汽本田通过校企合作、勤工俭学等方式大力开展企业技能型人才培训,推出了“广本冠名班”培训项目。公司先后走访广州高级技工学校、广州交通职业学校等专业技工学校,与技工学校合作提前培养人才,为“准员工”提前送去广本特色课程,培训学员312人。同时,公司工会联合广州员工教育网,于2014年启动员工学历和技能提升计划,为员工提供在岗不离岗、不离开岗位的在岗学历和技能提升机会。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工会牵头,以广州员工教育网为平台,与广州职业教育及各高校合作,为员工提供专属的学习教育和技能培训服务,建立“广汽本田学生班””,并指定老师跟进员工的学习情况。考核、认证、申请学费补贴一站式服务,帮助500多名员工获得学历或技能提升。
2019年至2022年,广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多家企业陆续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项目。目前,通过校企合作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合作专利1项。接下来,集团将继续加强校企对接,共同开发技术研发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解决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问题,为“老产品”增加附加值。
切合需求
校企合作成果不断走向市场
产教融合效果如何,企业有发言权。在东莞,一些校企合作成果已经进入市场。
“我们长期与东莞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联合成立‘AGV智能机器人联合实训室’,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广东宏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宝勤介绍,目前,学校与企业联合研发的独立消毒机器人等设备已投放市场并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企产融合”的践行者。和教育”。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与广州真彩服饰有限公司深度融合,将平面设计、色彩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进行创作并面向企业需求深入企业第一线体验服装材质的特性和设计效果,设计出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服装。
今年7月12日,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与肇庆冠宇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成功开发电力传动控制系统成套产品新闻发布会。学校首台大功率深海1500米铺缆ROV水下机器人。在培训中心举行。据了解,这套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100%的国产化率,让中国企业不再采购此类国外深海电缆敷设ROV设备和电气传动控制系统,并提供我国深海-海上ROV水下机器人。而电气化的发展和国家海洋水下工程装备的发展又增添了又一亮点。(来源:南方作业报作者:全媒体记者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