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职教集团(重庆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新职业教育法给重庆带来新机遇。
5月1日起,近26年来首次大修的《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亮点颇多。特别是新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定位是为产业发展提供有能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应当注重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一词取代了以前的“产教结合”,一字之变,大有深意。
重庆这座工业立城,产业,是最鲜明的城市底色,技能型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和竞争力所在。职教法这一字之变,不仅对教育,也将对城市的产业发展产生风向标作用。
重庆职业教育的基础和优势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将会做出哪些改变?连日来,两江观察在我市巴南、永川等职教区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
重庆高职城鸟瞰图(来源:巴南区政府网站)
突破生源壁垒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给来源。
当前,技能型人才的供给缺口较大。从全国范围看,中智咨询发布的《2021年技能蓝领人才吸引和激励报告》显示,我国高端技术人才缺口达千万人,预计2025年技能型人才缺口率将达48%,技术蓝领缺口达3000万人。
从重庆来看,目前共有技能人才约400万人。但人才梯队“脱节”、年龄偏大、“老少互通”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重庆要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拥有精干、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人才供给问题不容忽视。
职业教育要更好发挥对产业的支撑作用,首先要处理好“进口端”,即解决生源问题。当前,职业教育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普遍面临生源紧缺的巨大压力。
作为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城市,重庆近年来陆续引进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职业教育成为重庆一大特色和优势,为城市的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不断涌现。技能人才的“传统”就业方式受到很大冲击,不少年轻人的就业受到很大影响。意愿发生较大变化,招生阶段差距较大。
为此,新职业教育法从法律角度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为解决生源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支撑。巴南是全市最大的工业区和职业教育区。该区职教中心负责人黄毅认为,这是职教法大修最引人瞩目的一点,也是对家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影响最大的一点。这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机遇。
——抓住新机遇,首先要更加重视中职的“塔基”作用。时间上看,这是“普职分流”的关键节点,是职业教育的“基础阶段”。
目前,重庆市有中等职业学校170所,在校生44万余人。以巴南为例,全区中职学生3万余人,2021年招生规模将突破1.2万人,同比增长40%左右。12所中等职业学校中有3所是国家级示范学校。重庆五邑职业技术学院也于2021年成功纳入高职序列管理,实现重大突破。巴南区教委副主任苏建新表示,全区约80%的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实现学业升级。
近日印发的《重庆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措施》号文件提出,我市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双优计划”,到2023年建成50所优质中等职业学校、210个优质专业,建设一批优质技工学校和专业。
——打通高职进阶路径。新职教法提出要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规模不低于高职10%。这为构建“中职—高职专科—职教本科—职教硕士及以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法律支撑,将吸引更多学生选择“职业学历”这条进阶路径。
目前,重庆有42所大专、职业院校,其中10所进入国家“双高”建设行列,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六。重庆正在与“五年”试点、“3+4”试点、“3+2”试点并行,打造高等教育“立交桥”。“十四五”期间,重庆将建设一批本科级职业技术大学、20所市级高水平职业院校、6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逐步提高高职高专比例级职业教育。
——改善就业环境。新职教法提出,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业学校毕业生平等就业的报考、录用、聘用条件,为职校生进一步拓展职场空间。
近年来,重庆职业院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率达92%以上。例如,巴南区职业城就业率达95%以上,为华为、阿里巴巴、惠普、宗申、京东等提供数万名人才;永川西部职教基地2021年毕业生将超过3万,提供就业率也超过95%,受到长城汽车、雅迪电器、东鹏陶瓷等龙头企业的普遍欢迎……
“有很多学生从一线工人成长为企业研发人才甚至高级管理人员,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前景广阔。”重庆宗申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总监刘惠英说。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为学生讲解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崔莉摄/视觉重庆
专业设置“升级版”
让“专业”跟随“行业”,职业教育必须打造“升级版”。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新增一线员工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计,到2025年,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行业人才缺口将达到3000万人。
近年来,重庆职业院校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超过110万人,积极改造传统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新增云计算、工业机器人、现代服务业等582个专业点,对接支柱产业率达到86%以上,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但与全国一样,重庆在智能建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电子竞技等行业人才缺口仍然较大。
两江观察注意到,新职业教育法规定,根据产业布局和行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等行业所需的新兴专业,支持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
加快产业升级的重庆“同步”转型升级职业教育专业设置——
支撑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最近3年,正在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永川支持辖区内职业院校增设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专业51个专业;为了助推“江津制造”向“江津智造”迈进,江津携手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共建高端智能制造等产业学院;九龙坡则围绕服务中铝高端制造产业,在多所职业院校增设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专业……
支撑新兴产业绿色崛起。巴南高职城是一个例证。据重庆市渝兴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介绍,高职城依托职业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人才的成熟壮大,成功打造云计算产业园,吸引多创云、智人馨联等22家企业入驻并投运,累计实现战新产值约6.8亿元。此外,高职城还签约引进淘宝教育西南学院,线上培训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专业方向人才,计划在两年内培育20个具有产业带属性的直播基地,拓展电商直播为主、新零售、C2M为辅的新兴商业人才培训市场。
支撑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近年来,康养产业风头正盛,重庆众多职业院校纷纷布局。据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为民介绍,学校将把康养作为“十四五”特色和重点专业建设方向,预计2023年建成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永川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文旅康养学院着力打造康养专业集群,培养文旅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沙坪坝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开设了智慧康养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了大批广受认可的专业人才……
华为(永川)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图片来源永川发布)
让企业变“主人家”
除了生源拓展和专业匹配外,“产教融合”链条“出口端”的——家企业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他们不仅是职业教育理想的“投资者”,也是高校产业链接的“温度计”。
新职业教育法提出,充分发挥企业办学重要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这意味着企业与学校的关系从“帮友”转变为“东道主”,成为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订单班”大受欢迎。这种模式以企业出设备、出老师为主,学校为企业一对一培养紧缺人才。例如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组建了“长城汽车班”、重庆红江机械厂“红江班”、“华中数控班”,重庆财经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办了开源会计卓越人才班、跨境电商人才孵化班、直通英才班、信永中和审计卓越人才班等特色项目,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与中科建设公司成立“中科道桥班”等。
“校中厂”逐渐流行。这种模式企业的投资更大,包括资金、设备、人员、管理等要素,学校不仅可为企业提供人才,还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比如,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校长朱庆告诉记者,重庆安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学校修建了一个学习型”工厂”,每年可完成数百万产值;在永川,重庆卓鹏科技公司把SMT生产线搬到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创办“校中厂”SMT生产车间;在江津,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在重庆纳新科技公司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年产值达到300万元……
“企业学院”日渐成熟。这种模式以企业为主导,企业对专业水平高低起到决定性作用。比如,重庆财经学院先后与企业共建讯飞人工智能学院、软件产业学院、誉存金融科技学院等,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也与长城汽车、华中数控等大型企业建有5个产业学院,重庆工业职院与长安汽车共建汽车产业学院,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与携程共建文旅产业学院等。
可以预见,未来企业将越来越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主体的作用,“产教融合”将迎来变革性的“升级版”。
编辑/蒋成子责任学校/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