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轨道交通专业有哪些学校(广东省 轨道交通)
原标题:广东:拟将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列为全省紧缺人才
轨道交通用户专属视频账号,敬请关注
关注【RT轨道交通】视频号,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城际轨道交通是城市与外界的重要纽带,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和广深都市圈综合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湾区步入正轨’是规划推进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重点。”广东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华兴会计师事务所广东分所合伙人(特殊普通合伙)冯坤聪说。
广东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于1月20日在广州开幕。冯坤聪计划向会议提交《关于强力推动大湾区进入轨道时代的建议》。她认为,现阶段,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仍面临缺乏强有力的执行部门统筹协调、缺乏高层领导的问题。质量统筹规划稳定管控,缺乏专业人才队伍持续推进。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由省统筹规划和管理——各城市建立轨道交通协调机制
冯坤聪经过调研发现,轨道交通建设由部委发起、省级统筹、地市实施。项目审批集中在国家、省级等高层部门。各城市轨道交通协调机制不同,行政级别有高有低,人力、财力、物力差距较大。这不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横向交流、协调和融合,也不利于各城市之间的关系和上级的纵向联系。
“轨道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一些地市虽然建立了临时协调机制,但不能发挥统筹协调和有力推动作用,特别是在轨道规划、空间管控、征地拆迁等方面、建设、运营等,由于缺乏专职执行部门,进展困难。”冯坤聪说道。
与此同时,大湾区各城市高度重视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发展形势从各城市单打独斗升级为围绕项目构建利益共同体、共同行动。这需要高质量的统筹规划和稳定的项目。控制。“十四五”期间,根据《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各城镇要及时编制印发市级交通发展规划。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当及时修改。缺失的轨道交通线路网规划亟待编制并报批。冯坤聪指出,“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进度不一,甚至有一定的确定性。大湾区很难实现统筹规划和协调,更谈不上稳定的轨道交通空间控制。”
在冯坤聪看来,广东应加强轨道交通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省级统筹规划。她在建议中提出,一方面,在省高层协调管理下,大湾区各城市应设立专门的轨道交通管理机构,建立日常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协调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全链条。管理,综合协调轨道交通推广相关的各类问题,打通审批流程,畅通实施路径。同时,城市间建立轨道交通协调机制。对此,香港和深圳政府成立了“推动香港和深圳跨境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专班”。
另一方面,各城市要抓住010-3万机遇,根据大湾区发展要求,整合交通资源,及时编制“十四五”交通规划,大力推进规划、审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管控和建设,以及通过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大湾区城市空间,引领产业布局。
她特别提到,要利用国家推广城际铁路的契机,既强化大湾区城市内部城轨功能,又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借力区域轨道交通建设,推动大湾区互联互通。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与高校合作培育建设与运营人才
随着我国近百个城市开展轨道交通建设或规划新线,高层次轨道交通建设人才成为抢手货,竞争日趋激烈。
冯坤聪指出,根据国内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的经验,施工期每1公里应配备1.5名专业管理技术人员(不含行政部门人员),管理人员60名左右(不含相关保洁人员)运营期间应配备。及其他人事职位)。
“面对轨道交通人才短缺的情况,大湾区大力推动轨道交通,能否在短时间内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满足建设和管理的需要需要经受一定的考验。”对此,冯坤聪提出建议,省政府将完善人才政策体系,集聚轨道交通中高层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方面,要把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纳入广东省企业紧缺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吸引力,加快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专业化轨道交通建设队伍。另一方面,要与省内高校合作,提前谋划,共同培养和储备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相关专业人才。
分享更多人,请点“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