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额到校 综合素质评价(中招2021校额到校)
近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高中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明确今年“学校名额”名额提高至50%,综合素质评价初中学校正式纳入“学校名额”名额。“招生标准,综合素质评价最高分可达162分,这是2019年招生政策的重大变化。
首次将形成性评价纳入中考成绩,体现了北京中考招生多元化的趋势。那么,学校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呢?综合质量评价操作中应避免哪些误区?今天,关教军与朋友分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文平的文章,让我们听听她对一线校长和教师提出了哪些建议。
综合素质评价真正浮出水面
北京一直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探索。2006年,北京市教委发布《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2012年修订,发布《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生升读高等教育的基础,是北京中考改革的一项举措。同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引导作用,将评价的教育功能和选择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和要求。
近年来,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发挥教育作用,即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它基于“北京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由学生、同学、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组成。评价主体随时记录、存储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的代表性评价信息。相对而言,前几年综合素质评价的评选功能并未体现出来。
《年小升初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2019年优质高中名额分配采取校内选拔方式,录取结果由中考文化课、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和体育成绩。
至此,从政策层面提出了综合素质评价为招聘成功服务的定位。这次改革实质上把教育功能和选拔功能结合起来。
2019年招生新政明确提出,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正式纳入“学校名额制”招生标准。“学校名额”招生采取校内选拔方式,主要根据考生意愿和成绩录取。这样一来,综合素质评价就占了540分的30%,也就是162分。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成长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将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到校”招生的参考依据,改变长期以来以考试录取的做法以分数为唯一标准,体现了招生方式的多元化。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用于校内学生选拔推荐
随着新一轮高中、高考改革,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市教委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制定了《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项目组》。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应用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改进教育教学,为学校、教师、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和学生自我反思和提高提供依据;二是明确发展目标,为学生初步职业规划和建立长期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三是纳入中考评价。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初中升学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关于综合质量评价,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主要用于校内选拔和推荐学生。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自行制定的评价标准确定。成绩主要用于校内选拔和推荐学生。学校和地区之间没有进行比较。
因此,每个记录要点的评价标准由学校自主确定,学校将完善将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评价的具体实施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积极探索,科学制定和创新使用要点记录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应体现基础性和选择性,可以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如一年内至少参加4次社会课堂活动;学校可根据各记录点事实记录的汇总,自主探索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结果的量化。评价,但必须坚持育人、注重发展的原则。
此次改革明确强调,学校负责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实施,并对评价的实施效果和真实性负责。即以学校为实施主体,将评价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师评价能力。
综合素质评价避免流于形式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是衡量学生是否毕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招生的参考依据。北京中考的这次改革,应该从理论层面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和选拔功能,这两方面都不能有偏颇。
但实践中,存在两个最令人担忧的认知现象:一是综合素质评价已成为“名额到校”的依据,不参加“名额到校”的优质学校是否可以不开展或不开展“名额到校”活动?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参与“名额到校”?基于“办学指标”的公立学校校内评价仅起到总结性评价的作用。这种认识忽视了对全体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以及评价的诊断、激励、教育功能。
第二个只是形式而已。这次改革赋予了初中自主权,但学校领导却不敢承担责任。大家好,我,大家好。最终,学生根据学习成绩进行排队,形成“校对校”名额。完全偏离了改革的目标,又回到了“唯分论”的死循环。综合素质评价和评选功能是空中楼阁。
真实性是综合素质评价的生命线
学生评价材料的真实性是这次中考改革的生命线。没有真实性,就无法评价。那么,学校如何保证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结果的真实性呢?
首先,《关于加强和改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的主要内容将由电子平台自动生成,减少了对《报告册》内容的人为修改。其次,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职责。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领导部门,明确校内分工,合理分配任务。不同评价主体应当对电子平台记录的事实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评估结果最终以学校确认为准。三是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承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学生、教师和学校对评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违反诚信的后果。四是加大监管力度。学校要建立监督机制,畅通监督渠道,加大监督力度,建立校内抽查制度,进行过程监督。建立健全评审制度,明确评审程序、主体、时限,妥善处理评审结果有异议的。五是坚持常态化落实。学校要围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同学、班主任、教师、家长、资源单位等多方参与评价,及时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注重日常填写和积累,并避免在学期(学年)结束时进行集中攻击。
评价方法的可行性需要科学研究
评价指标框架设定了20个记录点,加上学校的X个记录点。这些记录点的表现体现了学生关键能力的水平。这些记录点虽然属于某个一级指标质量维度,但大多是通过学生参与的某类活动来呈现的,而活动在教育过程中是整体性的,某项活动反映的是同时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
因此,不仅要细化综合质量维度和评价要素,还要找出某类活动中需要考察的关键质量要素。例如,一级指标“学术水平”的记录要点是“B4.参加学科实践活动的科目、时间、频率、任务和表现”,主要考察“掌握和运用学科实践活动的基本思想和表现”。学科方法、利用信息手段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活动是对解决问题、合作能力、沟通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考察。
因此,有必要考虑如何观察和评价学生在一项活动中多个质量要素的表现。因此,每个记分的评价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学校需要根据学校的特点以及学校长期积累的有效评价方法进行探索。
总之,北京市中考改革是深化评价体系改革的一次探索。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适应教育综合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对教育理念、质量和评价的重新思考。深刻的反思和实践。
文字|杜文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新闻
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