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习方法 >双非考研逆袭(双非逆袭)

双非考研逆袭(双非逆袭)

发布时间:2024-10-17 17:20:55 学习方法 887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定于12月24日开始,与2021年的377万人、2022年的457万人相比,2023年考研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新东方大学赛区考研项目总监李林增预计,2023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可能突破520万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逆向考研”成为新的流行语,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2023年考研已进入倒计时,江苏某学院学子正在备考)

双非考研逆袭(双非逆袭)

学术进步和专业才是王道

成为“逆向考研”推手

所谓“反向考研”,是指部分本科毕业于“双一流”院校的学生,将目光投向非“双一流”普通院校。也就是说,考生在选择申请大学时,会选择一些不如自己本科生的学校读研究生。

在更符合大众期待的叙事语境下,考研应该是“积极向上”、“向上”的,所选院校的综合实力应该“大于等于”本科院校。虽然仍有不少考生选择“向前”考研,但大量考生已经开始向“向下”方向扩张。

“反向考研”的背后,是激烈的考研竞争。以比较热门的新闻传播学硕士为例,该专业2022年全国A-level复试成绩为367分,比上年提高了12分。按照全国线,各院校新川硕士考生初试成绩必须达到400分以上才有希望进入面试,新川硕士满分为500分。如此激烈的竞争压力不言而喻。

(2021年12月,长沙一名考研生在路灯下学习备考)

考研每年举行一次,并不是所有考生都能一次性“进入”名校或热门专业。因此,降低考研成本、提高考研成功率的自然选择就是报考普通大学考研。此外,部分“双一流”考生因分数高而“落榜”,转入“双非”大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逆考研”比例。

从办学角度看,一流大学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科、专业都是一流。同样,一些综合排名较低的大学在某一学科或专业上却表现出色。

根据我国大学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学科实力,并非所有“双一流”大学在所有学科、每个专业都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相反,很多“双非”大学拥有A级学科甚至A+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社会资源丰富,在行业内拥有非常好的专业声誉,其毕业生在工作中很受欢迎市场。因此,“双非”大学的强势专业很容易受到“反向”青睐。

(备战2023年考研,合肥一所大学校内自习室很难找到)

“反向考研”打破“名校论”

推动教育理念和行为创新

“反向考研”一词的出现,也是基于人们对高校之间存在水平差距的认识。仅看其学历是否属于“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部分来全面肯定或否定一所大学是不科学的。对个人学历的歧视是应消除的旧观念。

“反向考研”的出现,是打破“名校论”的良好开端。“双一流”本来就不是一所学校的身份标签。一些普通院校的学科、专业、办学质量并不比“双一流”大学差,甚至更有特色,就业前景更好。

各高校平等竞争,摆脱唯学历论、名校论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今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大学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该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2023年考研已进入倒计时,江苏某学院学子正在备考)

一些名牌大学学子克服世俗评价和各种压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非“双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向社会传递了积极意义和新指导。学生多元化的考研选择对高校人才培养竞争产生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教育理念和行为的创新。

向前冲刺或反向追击

只要你理性选择,就值得尊重。

“反向考研”某种程度上是从“择校”到“择科”的观念转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理性的考研不应该以追求学历为首要目标。如今,不少“双非”大学走的是“专而专、专而精、专而优”的路线,与名校同类学科相比更具竞争力。

“反向考研”现象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必然选择。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褚朝晖认为,选择“双非”大学报考研究生,客观上割裂了就读学校与个人能力的关系,打破了只求名校的理论。对于已经拥有“双一流”地位的高校来说,相当于多了一次选拔学生的机会,这显然更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增加流动性。

(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二天,考生考场外复习)

“反向考研”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人主动选择“反向考研”,看重“双非”大学的强势专业或地理位置。有些人无奈,只能选择“反向考研”。当他们考不上“双一流”大学时,他们选择“主动降级”来实现升学愿望;还有一些人则被迫选择“反向考研”,即转入“反向考研”。“双非”大学。

无论何种情况,“逆向考研”都是务实、理性的选择。在考研的“十字路口”,考生无论是选择主流考研“圆名校梦”,还是选择反方向追求,其背后的本质都是“前进”。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符合自己期望的选择,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认识,就会有积极的人生。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蒋凯宁综合光明日报、中国经济网、澎湃新闻、海报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