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习方法 >智慧工地的建设(智慧工地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工地的建设(智慧工地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4-12-20 22:26:55 学习方法 218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智慧工地是指信息技术在工地的应用,使工地减少对人的依赖。智慧工地需要新兴信息技术的支持,包括传感、传输、计算、存储、分析等。我们正在熟悉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都是智慧工地的关键支撑技术。”清华大学教授马志良表示,目前出现的众多与智慧工地相关的信息系统,基本涵盖了工地人、机器、材料、方法等主要任务。管理对象以及计划、进度、成本、质量等主要管理环节都已应用到实际过程中。

2020年7月,国家13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号文,指出“要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形成全产业链融合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高智能建造水平。”项目的质量、安全、效率和质量。”。

智慧工地的建设(智慧工地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工地如何保障当今工程建设的安全?6月30日,盛夏时节,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北京通州,探访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建的两个重大项目。

在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智慧工地平台将“京华”大型盾构机的全部作业流程显示在中铁十四局项目部的监控屏幕上。

“该项目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建筑信息模型等先进信息技术与施工技术的深度融合,采用电子围栏、分段车辆跑偏预警设备、吊装作业声光报警、人员隧道内车辆定位、车辆测速、违法抓拍等先进技术,构建了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体系,极大提升了现场安全管理能力。目前已顺利实现安全生产943天。”中铁十四局北京东六环工程总工程师杨哲表示,目前“京华”盾构机已顺利通过17个重大风险源包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通燕高速、京哈铁路在内的二级及以上隧道,实现单月最大掘进542米,打造16米超大直径盾构机创下月度录像新纪录,实现了本质安全和零伤亡、零事故的目标。

距离东六环改造工程不远,北京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在建设中。地下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信息指挥大厅大屏上,智能安全生产管控平台实时显示当日项目运营的各项信息,包括安全监管、安全隐患、风险管理、视频等。监视和应急管理。

中国铁建集团北京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基坑最深达32.5米,基坑安全管理形势严峻。中国铁建集团北京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总工程师宋晓告诉记者,项目部特意采用了基坑自动化监测系统,随时掌握基坑变形数据,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项目部的安全管理。

在智能安全生产管控平台上,可以实时观察关键管理人员的位置。“现场安全、质量技术等管理人员工作时必须佩戴智能头盔。头盔应具备定位、短信、语音对讲、视频交互、近期轨迹、AI自动识别等有效功能。”宋晓表示,智能头盔将安全头盔检测到的位置、人员等信息在移动端进行实时整理分析,清晰了解作业人员现场分布情况,为项目经理提供科学的现场管理和决策依据。

据介绍,截至6月30日,北京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已实现安全生产943天。

专家认为,智慧工地弥补了传统监管方式的缺陷和低效,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安全网,有效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利益,极大提高了现场安全水平。管理能力。(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