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是什么层次(技校俗称)
现在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相应的,大家对送孩子进职业学校却越来越抗拒,认为如果去职业学校,孩子将来一定没有前途。
我国高级技师的现状是人才缺口高达2000万以上。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巨大,技工学校应该挤满了人,但实际上没有人感兴趣。
这是为什么?技术人员真的没有前途吗?
工人不再是“上上签”
我国是工业大国。正如“中国制造”风靡全球一样,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制造业也在转型升级。因此,我国提出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技术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制造手段的进步,技术人才也必须与时俱进。
从历史的角度看,从建国至今,工人阶级一直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词一样,国家的高楼、铁路、铁矿都是工人建造的,也是无数工人的心声。
在工业化大生产的年代里,工人有着很高的地位,当时城市中最多的人群就是工人,他们建造了国家,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特别是技术工人,不仅吃香,更是得到大家的尊敬。
不过,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制造业的发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工业工厂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当前制造业转型时期,工厂里的普通流水线工人已经大量被机器取代。针对当前制造业,可以操作机器的高级技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可以说,拥有一名优秀的高级技术人员,是企业和经济的宝贵财富,是前景和未来。
高级技师与流水线工人不同。高级技师的主要工作是修理和操作机器。尤其是当今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懂得用机器修机器已是大势所趋。
对于制造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
优秀的高级技术人员可以让工厂正常运转并创造财富,因此拥有熟练的工人非常重要。只有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级技术人才,我国制造业才能走向高端,成为中坚力量。
然而,在高端制造前景广阔的同时,我国高级技师却处境艰难,高级技师严重短缺。据统计,现在我国高级技工人才缺口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越来越多的工厂表示,自己招不到人,车间的机器都没有人会使用,仿佛变成了只能放机器的仓库。
除了工厂招不到人,技工学校招学生也越来越难。按照目前的市场来看,高级技师的工资福利还不错,甚至比一些白领的工资还要高。但我国招不到技术工人,技工学校也没有学生。为什么人才差距如此之大?在就业压力巨大的社会,为什么没有人关注技工学校?
工人就真的“低端”吗?
古人云,身有三百六十技,则为第一。这意味着只要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就可以在任何行业大放异彩。但现在,很多人在就业观念上仍然做不到这一点,他们的职业选择仍然是传统的、过时的。
许多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读书是为了找到工作,为了纪念祖先。而且找的工作也应该是看起来稳定、体面的工作,比如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虽然工资相比其他人没有那么高,但这些工作听起来不错,也很“有面子”。当然,这些工作也是很多大学生的首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果去技校成为一名技术员,那将是一份非常“低贱”的低端工作。
当今社会,“重学历重技能”的社会风气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应聘公务员、教师等职位,而对于发掘技术工人越来越失去耐心。各种现象都在默默影响着人们。就业选择上,我国就业结构的天平已经发生倾斜。
现在本科生很多,大学生已经不受欢迎了。然而,很多家长宁愿花大价钱送孩子上大学,也不愿意去职业技术学校;他们宁愿让孩子在高楼写字楼里赚取微薄的工资。忍气吞声,不愿意让孩子经历风雨去获得高工资和成长。
由于种种因素,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等于失业。制造工厂开出更高的工资,但招不到高级技术工人。
其实,很多家长并不是没有考虑过技校,而是一搜索技校就被现在的技校环境吓跑了。
一方面,现在很多技工学校连办学资质都没有,甚至负面新闻频出,让家长不敢把孩子送去技工学校;
另一方面,许多技工学校的职业教育水平还没有跟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所需的高级技工的技术培训要求。技工学校教育基础设施严重缺乏,阻碍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完美结合。
而且,技工学校在师资方面投入的资源并不多。没有高水平、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无法提高。
另外,刚进入技校的孩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控能力也相对较差。如果学校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素质教育,不专门优化和改进学生的培养方式和教学内容,也会让他们苦不堪言。学生毕业后失去学习动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找不到工人,还有一个原因是企业不重视相关高层次技能工人。
培训高级技术人员是有费用的,但是企业不愿意付更多的工资。他们为了节省成本,只想选择那些没有技能也没有学历的员工进行压榨。企业的选择让很多人放弃去技校学习知识的机会,只愿意当一个底层的工人,导致现在的高级技工人才缺口严重。
如何补上这2000万的人才缺口?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工人的短缺将会更加严重,尤其是高水平技术工人的需求也将急剧增加。对于高级技术人员来说,他们掌握的是技术和技术,这是企业和国家所必需的。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拨打抛弃歧视。
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大学生。即使你考上了好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如果国家和社会鼓励部分人才到技工学校学习技能和知识,不仅能改善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还能改善人们对工人职业的歧视,扭转偏颇的职业观念。
国家重视宣传引导,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让劳动者找到自身价值,让更多人愿意成为劳动者。
当然,作为学校,我们也应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专业技能培养。作为企业,也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引进、培养、锻炼人才,使企业能够更加稳定、长远地发展。
对于国家来说,应根据人才需求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无论是金融手段还是经济手段,都应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面向市场,开展相关职业教育改革,培养专业化、有针对性的技术人才。
对于职业教育的制度改革,我们可以参考德国的双轨技术学校法。
所谓“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双元制”是指职业学校和企业。
这种“双元制”教育模式下的德国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就读之前,可以根据相关法律选择企业并获得培训职位。学习期间,大部分时间用于企业实习,小部分时间用于在学校学习知识。该体系可以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在企业接受的实践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培养出高素质、专业技能的高科技人才。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存在“单一制”的模式,即学生入学后仅在校学习,不配套实习。因此,我们可以参考“双元制”,确保技工学校的学习有保障,学校能培养更多的人才。
现在我国出台了“双高计划”,已将56所高校列入职业教育规划建设名单。这说明国家对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依然高度重视。相信职业教育水平会不断提高,职业学校能够发展得更好。
总之,当前高级技工人才缺口不利于我国高端制造强国建设。对于我们来说,对行业、职业的认识应该是全面的,我们应该消除对任何行业的偏见。只有懂得抓住机遇,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您对高级技师这个职位怎么看?如果是你,你想学习什么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