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校本教材编写方案(高中化学校本课程题目)

高中化学校本教材编写方案(高中化学校本课程题目)

发布时间:2024-10-30 02:46:23 学习方法 408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高考化学选择题是化学考试的主要题型之一,约占总分的45%。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加强对化学选择题的解答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拟简单谈谈该类题的特点、类型及解答方法,供读者参考。

化学选择题的特点是:知识覆盖面广,题与题之间跳跃性强,知识跨度大、信息储藏量多;答题简单、方便,评卷容易、准确;且具有小巧灵活等特点。

高中化学校本教材编写方案(高中化学校本课程题目)

化学选择题的类型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补充限制型选择题,即是主命题意思不够完整,一定要有供选答案的补充和限制才能有完整的题意或确定的答案,否则就漫无边际,无法解答;另一类是类似于填空题式的选择题,即主命题有完整的题意,无须供选答案的补充就能解答。

化学选择题的解法,我认为可分为以下三类基本方法:即筛选分析法、推演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所谓筛选分析法,就是利用问题给出的条件(或思维加工转化的条件)作为“筛子”,对答案进行一一筛选,排除错误,确定正确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一般用于补充限制性选择题。这个方法;演绎分析法是直接从问题给出的条件出发,通过必要的推理或计算得到正确答案,然后与备选答案进行比较,确定正确答案。此方法常用于填空形式的选择题;综合分析法是把筛选法和演绎法相互结合使用,既筛选又演绎,综合分析,确定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第一、筛选分析法:用筛选分析法解题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直接筛选

直接筛选回答的大部分问题是关于物质的名称、成分、结构、性质、制备方法、用途或概念以及定义描述。这类题涉及的问题往往非常简单、基础,多作为低级铺垫题。回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记忆。在日常学习中,只有牢牢掌握课本上的双基知识,才能直接从现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例1)(2001年上海市高考题)下列科学家中,谁对我国化学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A邓稼先B李四光C华罗庚D侯德邦

【分析】:根据记忆可以直接筛选出正确答案:C。

二、估算筛选

有些选择题表面上看起来需要繁琐的计算和推演分析,但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它们只需要指出一个大概的范围,粗略的估计一下就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实施例2)用蒸馏水将1ml0.01M盐酸稀释至1000升。所得溶液的pH值为

A8B7C6.9D6

【分析】:盐酸稀释后,溶液只能接近中性(即pH接近7),不可能由酸性转碱性。因此,无需计算。答案:C.

(例3)(2000年高考题)密度为0.91g/cm3的氨,质量分数为25%。假设氨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12.5%B大于12.5%C小于12.5%D无法确定。

【分析】:采用“1”法:假设1体积氨用1体积水稀释。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氨的密度,因此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小于25%的一半,即小于12.5%。答案:C.

三、分次筛选

有些选择题有不止一个限制条件,需要对答案和问题条件进行多重筛选才能确定答案,即多重筛选。

(实施例4)下列化合物中,能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是

A甘氨酸B碳酸氢钠C硫酸铜D己烯

【解析】:这道题有三个“筛子”:“能与稀硫酸反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机化合物”。必须分阶段筛选答案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答案:A.

四、组合筛选

目前理科、综合化学、高考“3+X”选择题的答案一般都是正确答案。为了增加知识容量,会结合一些相关的知识。对于此类选择题,一般采用组合筛选法。

(例6)(2005年全国高考题)目前可采取以下措施:去除煤炭燃烧产生的尾气中的硫,b减少使用原煤作为燃料,c燃煤时吹入大量空气,d发展清洁能源。可以减少酸雨发生的措施包括

AabcBbcdCabdDacd

【解析】:本题是一道选择题。按要求对措施进行一一分析筛选,筛除错误,将所有正确的措施组合起来,得到正确答案:答案:C。

五、比较筛选

对于像这样的多项选择题,其中“……是最小的(或最大、最多、最小、最强、最弱等)”,通常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要筛选出正确答案,离不开对备选答案的比较。即通过比较、筛选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例7)(1986年全国高考题)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之比最小的是

ACsIBLiICCsFDNaF

【分析】:由于阳离子半径为:Li+Na+Cs+,阴离子半径为:I-F-,再与所选答案比较,可筛选出答案为:B。

六、匹配筛选

有些选择题只从某个角度看是正确的,但与先决条件匹配起来就不一定正确,这就需要匹配和筛选。

(例8)(2005年高考题)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为

A甲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HCOO-+H+=HCOOH

B硫化钠水解第一步:S2-+2H2OH2S+2OH-

C醋酸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D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反应:Ca2++OH-+HCO3-=CaCO3+H2O

【解析】:本题只分析了离子方程式,全部正确,但配合前面的限制条件,B、C、D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第二、用推演分析法解题时,以下几种技巧或分析方法可以大大的提高解题速度。

一、直接推演

有些选择题往往涉及最简单、最基本的内容,如基本概念、性质、计算等。此类选择题的答案通常可以直接推导得到答案,所以不要胡乱猜测。

(例9)(1997年高考题)等体积的0.1mol/LNaOH溶液与0.1mol/LNH4Cl混合后,离子浓度的正确顺序为

AC(Na+)C(Cl-)C(OH-)C(H+)BC(Na+)=C(Cl-)C(OH-)C(H+)

CC(Na+)=C(Cl-)C(H+)C(OH-)DC(Cl-)C(Na+)C(OH-)C(H+)

【分析】:这道题即使没有答案也能回答,可以变成直接填空题。只要两者等体积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答案可选为:B。如果不进行推导分析就胡乱选择,就会不知所措。找到正确的答案并不容易。

(例10)(2003年全国高考题)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氦气,质量数为3,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这种类型的氦原子应表示为

A43HeB32HeC42HeD33He

【解析】:本题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化学素养。这是一个典型的“高起点、低终点”的信息给出问题。只要掌握了原子核素组成的表达方法,就可以直接推导出氦3的表达方法,即答案:B。

二、逆向推理

这种方法从你要寻找的未知数开始,把结论当作条件,一步步推向起始已知条件或潜在已知条件,即从未知数的线索逆推得到答案。

(实施例11):分子式C6H12O2的酯水解后得到A和酸B。A氧化可得到羧酸C。若已知C可发生银镜反应,则酯的结构式为

ACH3CH2COOCH2CH2CH3BCH3COOCH2CH2CH2CH3CCHCOOCH(CH3)CH3

DCH3CH2CH2CH2COOCH3

【解析】:由本题中羧酸C的特征推知C为甲酸,则A为CH3OH,酸B为戊酸。最后,由酯的水解推论出该酯为戊酸甲酯,其简化结构式为:CH3CH2CH2CH2COOCH3,答案:D。

三、草图分析

草图分析法是用简单的草图来表达问题的意思,在草图上实施思维活动,使问题一目了然。这种方法没有固定的格式,随主题的不同而变化。适应性强,小题、大题均可使用。它是最适合回答多项选择题的分析方法之一。

(实施例12)a元素的阳离子、b元素的阳离子和c元素的阴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壳层结构。a的阳离子半径大于b的阳离子半径,则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abcBbcaCbacD出租车。

【分析】:1:a、b阳离子、c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2:a离子半径b离子半径。草图:上一个周期|

c结论:根据元素周期表

————|——————

下一个周期|ab可用答案:(D)。

(例13)A盐A与酸B反应,放出刺激性气体C。C与NaOH可生成A,C被氧化生成D,D溶于水生成B。A、B分别为

ANa2S、HClBNa2S、H2SO4CNa2SO3、HCl

DNa2SO3、H2SO4。

【解析】:虽然本题提供的各种物质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但是如果用草图来表达这些关系就会清晰很多。

______氢氧化钠______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C被氧化为D,D溶解在水中形成B。由此可见,B必须

A+BC是含氧酸,硫酸,不是盐酸。C为SO2,D为SO3,A

O2是Na2SO3,不是Na2S。答案:D。

|___H2O___D

四、关系式解析

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之间某种数量关系的简化表达式。一些选择题的计算往往只需要突出其中一种关系的数量,而不涉及总关系的数量。解决问题时,需要计算这个关系级数,利用关系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正确提取关系表达式。提取关系表达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从一组化学方程式中提取关系式,记为始终态法。

在多步反应中,该方法可以表达初态反应物与终态产物之间的关系,将多步计算简化为一步。

(实施例14)让足量的浓硫酸与10克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剧烈热反应,将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溶解在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使盐酸完全氧化,通过反应生成的氯气进入人体。在KI溶液中,得到11.6克碘。尝试计算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已知:2Na+H2SO4(浓)=Na2SO4+2HCl)

A8%B23.4%C46.8%50.8%

【分析】:根据相关化学方程式:MnO2+4HCl=MnCl2+Cl2+2H2O,2KI+Cl2=2KCl+I2,可得关系式:4HCl~I2,并根据元素守恒,我们可得:4NaCl~4HCl;综合2则可得如下关系:

4氯化钠~I2

4mol245g解关系式得:n(NaCl)=0.08mol

n(NaCl)11.6/2g因此,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0.08molx58.5g.mol-1/10g=46.8%,则答案为:C。

(2)从化学式中提取关系式,缩写为相关量法。

该方法可以表达化学式中粒子与问题含义之间的关系,简化计算。

(例15):V升硫酸铁溶液含m克Fe3+离子,溶液中含SO42-的物质浓度为

A56m/V摩尔/LB3m/56V摩尔/LCm/56V摩尔/L

D3m/112V摩尔/升

【分析】:从题中我们得到关系式:Fe2(SO4)32Fe3+-~~-3SO42-

23

m/56vx由关系式可知答案:(D)。

(实施例16)MnO2与浓盐酸反应,若产生1摩尔Cl2,则被氧化的浓盐酸的量为

A4摩尔B3摩尔C2摩尔D1摩尔

【解析】:本题只求浓盐酸与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不涉及浓盐酸中未被氧化的物质的量。解决问题时,只需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可。2HCl-------Cl2

1

21mol一看就知道答案:C.

(3)提取实质与差异之间的关系,简称差量计算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的变化来寻找所谓的“理论差异”。这种差异可以是气体的质量、体积、压力、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该方法利用这种比例关系来解决某些定量变化的计算。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异”,然后根据问题提供的“实际差异”,列出比例公式并求出答案。

(例17)(1987年高考题)二硫化碳(CS2)在氧气中能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现用0.228克CS2在448毫升氧气中完全燃烧(标准条件下)。反应后标准状态下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A112mlB224mlC336mlD448mlE201.6ml

【分析】:根据反应CS2(g)+3O2=CO2+2SO2,理论上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没有变化,即“理论差”为0,所以反应前氧气的体积448毫升必须等于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总体积。一看就知道答案是:D。

(实施例18)将1g含有脉石(SiO2)的黄铁矿样品在氧气中反应后,得到0.76g残渣。该黄铁矿的纯度为

A52%B65%C72%D78%

[分析]:矿样反应后成为残渣,质量减少。减少的原因是2FeS2Fe2O3的差异,因此可以通过:2FeS2Fe2O3m(反应前后质量差)来解决

2x120=-160=80理论差值

X1-0.76=0.24实际差值

解为:X=0.72(g)因此:纯度=0.72/1=72%。答案:C.

(实施例19)将10mlNO和NO2的混合气体缓慢倒入装有水的试管中,并倒置在水槽中。完全反应后,剩余气体5ml。求原始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

A1:3B2:3C3:1D2:1

【分析】:当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时,只有NO2与水发生反应。气体体积减少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应的差异。根据题意:3NO2+H2O=2HNO3+NOV

313-1=2

X10-5=5(毫升)

溶液:X=7.5ml。因此,原始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体积比为:(10-7.5):7.5=1:3。答案:C。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任何涉及NO2与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NO、H2、N2等)混合的计算,体积比可以视为量的比值。物质的数量(其他问题类型也是如此)。然后用上面提到的差分法来求解。这是快速解决此类问题的捷径。

五、守恒分析

化学中有很多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物质守恒、价代数守恒等。用守恒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可以避免编写繁琐的化学方程组,提高解题速度,同时也避免了在复杂的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例20)(2001年高考题)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发生如下变化:Fe3+Fe2+;MnO4-Mn2+;Cl2Cl-;硝酸。如果使用等量的这些物质来氧化足够量的KI,哪一种物质会得到最多的I2?

AFe3+BMnO4-CCl2DHNO2

【解析】:本题是一道信息题。解这道题的时候,写出四个反应方程,然后列出解——的比例,可不容易啊!但如果使用守恒分析方法,利用电子转移守恒,根本不用写方程就可以快速求解。——太厉害了!

从问题来看:Fe3++1eFe2+;MnO4-+5eMn2+;Cl2+2e2Cl-;HNO2+1eNO。显然,当KI用等量的这些物质氧化时,MnO4-传递最多的电子,因此它必须氧化最多的I2。答案:B。

(实施例21)(2002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题)将甲酸(HCOOH)和氢氧化钠溶液在室温下混合。所得溶液的pH=7。然后是解决方案

Ac(HCOO-)(Na+)Bc(HCOO-)(Na+)Cc(HCOO-)=c(Na+)D无法确定两者之间的浓度关系。

【分析】:由于甲酸钠水解成碱性,此时甲酸过量;溶液pH=7意味着c(H+)=c(OH-)。电解质溶液中正负电荷的守恒关系为:c(H+)+c(Na+)=c(OH-)+c(HCOO-),所以c(Na+)=c(HCOO-)。答案:C.

六、择优演算

当遇到需要大量计算的多项选择题时,使用基于绩效的算法可以让事情变得更简单,更快地找到答案,并节省时间。这种方法是优先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正确的答案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分析比较来确定答案。

(实施例22)某元素的氧化物含有44.0的氧。已知该元素的原子量为51。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XOBXO3CX2O3DX2O5。

【解析】:这道题如果一一计算的话太费时间了。如果我们先把氧化物按氧含量从小到大排列,它们是:A、C、D、B。然后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的答案并计算它。例如,计算答案C(X2O3)的氧含量,结果为:32%,因此可以排除A和B,确定答案为D,然后重新计算D。结果正好是44.0%。因此答案为:D。

第三、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常用于解答复杂、曲折较大的选择题。

(实施例23)(1986年全国高考题)100毫升0.6mol/LHCl与等体积的0.4mol/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APH=2BPH=0.2Cc(OH-)=1x10-13mol/L·D

c(H+)=0.2mol/LEPH=0.1

【分析】:虽然从主命题可以直接推导出混合溶液的c(H+)=0.1mol/L,但这只能筛选出D。还需要由c(H+)推导出PH=1=0.1mol/L,然后筛选出A、B、E。最后根据水的离子积公式推导出溶液中的c(OH-)=1x10-13mol/L。即可得到答案C.

当然,回答选择题和回答其他类型的化学题是一样的。分析题意是正确回答化学选择题的第一步。选择答案和分析问题的意义往往是同时进行的。正确的分析就是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必要条件、适当的解决办法是正确分析问题的必然结果。只有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才能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分析题意时,一定要仔细读题,正确理解题意。还要仔细思考,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问题的关键。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此外,全面、系统、熟练、准确地掌握中学化学基础知识更为重要。这是回答化学选择题的基础,因为化学选择题往往侧重于化学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故意制造考试性质、结构等基础知识,制造混乱,设置障碍,迷惑考生。因此,考生只有充分掌握了中学化学知识,并具有正确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方法,考试时才会自信、稳重不慌乱、准确不乱。

参考文献:《特种导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周红杰、李立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