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学生阅读调查显示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大学生课余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21日,麦克斯研究院发布的《大学生阅读习惯调查报告》显示,纸质图书仍是大学生阅读的首选。此外,超过一半的受访大学生在课外花费了额外的时间阅读。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不足1小时,电子产品的干扰是主要因素。
资料图:南昌大学生在地铁上一起看书。刘占坤摄
纸质书仍是阅读首选,文学类书籍最受欢迎
本次报告的主题为“大学师生日常阅读习惯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大学师生日常阅读状况。用于分析的数据采集时间自2020年4月11日起至2020年4月17日止,共采集有效答卷926份。
研究表明,虽然电子产品可以轻松容纳大量文字,但纸质书籍仍然是大学师生的阅读首选,其独特的阅读体验是其他媒体难以替代的。
然而,无处不在的手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阅读工具”。35.6%的教师和40.3%的学生认为手机是主要阅读媒介。
从大学师生喜欢的阅读类型来看,“文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是大学师生工作学习后最常阅读的书籍类型。
图片来自Max研究院
超过一半的受访大学生每天课后阅读时间少于1小时。
从阅读时间来看,近90%的受访大学师生平均每天课余阅读时间不足3小时。
具体来看,42.2%的大学教师每天阅读时间少于1小时,46.6%的大学教师每天阅读时间为1至3小时。超过一半(54.1%)的大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少于1小时,34.3%的人阅读时间为1至3小时。
从阅读书籍数量来看,近70%的大学教师每月至少阅读一本书,超过一半(51.6%)每月阅读1至3本书。每月能读一本书的学生比例为58.3%,超过40%(42.8%)的学生平均每月读1至3本书。
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和数量?研究发现,电子产品可能是“罪魁祸首”。
影响学生阅读时间的主要因素中,“电子产品(手机游戏、短视频、电视剧等)干扰”位居第一(79%),其次是“学业负担过重”(58.8%),第三是“学校缺乏阅读氛围”(36.2%)。
图片来自麦克斯研究所。
图书以购买为主,校园图书馆的借阅比例不高。
对大学师生阅读图书来源的研究表明,师生图书的主要来源是“自购”,其次是“网络资源”。只有8.9%的教师和15.7%的学生从学校图书馆借书。
继续分析学生去图书馆的频率,发现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率略好于教师。33.7%的学生“几乎不去”,23.8%的学生“每周至少去2至3次”。
调查发现,“提供更多专业图书”和“营造优美的阅读环境”是师生对学校图书馆提出的两大改进建议。
此外,教师希望学校图书馆“制定更加人性化的借阅政策”,学生希望学校图书馆“增加畅销书数量”的比例也更高。(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