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新中考(天津新中考各科分数都是多少)
#天津头头#
考试形式的每一次变化都会留下太多的东西需要总结。2022年天津新中考也是如此,总分由590分提高到800分,并新增两门开卷考试科目;体育成绩由590分提高到800分。从30分提高到40分以及增加球类等必修项目,对家长和孩子备考中考产生了很大影响。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运动表现进行突击训练。不仅占用了孩子大量宝贵的复习时间,而且还花费了很多钱。最终的成本效益可能因人而异,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催生了时下相当流行的各种类型的运动训练。
今年新中考,上下两极分化明显,高层次分化竞争日趋激烈。这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讨论过。运动表现的变化被认为是影响因素之一,但事实绝对不是这样。主要因素是,毕竟运动项目的变化来自于新球赛的考核,但也只有7分。相信只要参加过体测的同学,都会对如何获得这7分有深刻的“理解”。对中考成绩的影响肯定是文化课程的差异造成的。
新中考高分聚集、竞争激烈,清楚地表明一些家长和孩子在文化课上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这体现在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和支持,包括寻找有效的课外辅导和提供中考高频考点指导。规划复习和高效答题策略,调整孩子的心态,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新中考趋势的另一面,上下两极分化,说明不少家长和孩子在当下要求下,真正选择了“躺平”,减轻负担。否则,天津中考作为二合一的初中毕业,就是“横向”的。“考试”,不会有几千个只考了500分以下的学生。分数这么低,与能力水平无关,而是态度问题。
数据不会说谎,真实情况如下表所示(由于全市六区统一招生,且有明确公示的分数数据,因此仅采用市区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上表数据,我们可以得到:
1、2022年中考,全市六区共31374人参加中考统一招生。教育部门公布,分数在500分以上的有26725人。因此,有4649人中考没能达到500分。城镇中考学生总数为14.82%。这近15%的学生在城里几乎没有高中可以上,除了少数出现意外情况的私立高中。
2、再看另一个低分指标,城市中考成绩在600分以上的学生有23233人,那么总成绩未达到600分的学生有8141人,占总人数的25.95%城市中考学生。除少数私立高中外,25%以上的学生很难考入市内高中。
3、从1和2来看,虽然试题难度没有明显变化(至少没有变难),但与双剪教改前相比,处于中低段的学生数量城市中考正在向超低频段发展。2021年市区超低分(当年公布最低分360分以下)学生人数占比10.39%;2022年超低分(500分以下,当年公布的最低分)学生人数占比14.82%。此外,低分(含超低分)学生比例也由2021年的24.39%小幅上升至2022年的25.95%。这种低分向超低分发展的情况足以说明学生的两极分化。更加明显,学生和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和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还是在天津中心城区,非城区的情况就更糟糕了。人们可以想象。
4、2022年城市中考成绩分布中,760-765分段考生人数最多,占公开分段考生总数的4.32%,该分段对应的是高中在市内五所学校之后(如二十中、四中等);尽管笔者对高分抱有一定的期待,但在计算数据之前,他并没有想到会得到如此高的五分分数。这将是今年的中考。结果数量最多的一个。在这个分数区间下,如果上下看,在770分到740分的范围内,每个五级分段的人数都接近或超过4%,是所有公开分数分段中最高的。对于某个地区,可以看下面的曲线图,会有更直观的认识。也就是说,高区域每五段范围的人数远高于低区域每五段范围的人数。单位范围内人数增长的曲线越陡,表明增长速度越快,候选人之间的竞争越激烈。
5、再看另一个高分指标,2022年城市中考得分759分及以上的人数为4791人,达到城市中考总人数的15.27%;达到城市中考成绩745分及以上的人数为7895人,占总人数的25.16%。720分及以上的人数为12581人,占市区中考总人数的40.10%。这三点分别对应市区前10名高中、前15名高中和前30名高中。打个比方,想想怎样才能拿到进入前10名高中所需的759分,假设体育课满分,那么文化课总共要扣41分,也就是说每门课的平均扣分是多少?科目不会超过6分,什么概念?你不能把两道多项选择题做错。看起来确实不容易,但事实上,超过15%的学生做到了。高分背后,比拼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自律,更是家长对教育认知理念的比拼。
6、由于毕业考试职责的限制,天津中考只能采用基础题占比极高的能力测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应该是两端小、中间低。它有一个很大的橄榄形结构,但目前的现实是它两端臃肿,中间结构很小。向两端发展表明,家长教育观念的分化日益明显。天津中考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会通过增加试题难度来筛选学生。因此,在未来几年双减的要求下,各科固定考点的出题模式不会改变。这也使得中考尖子生能够通过高效的复习,缩小与尖子生甚至尖子生的成绩差距。
7、面对中考,全市六区整体形势分化明显。如果细分到各个区,差异就会明显放大。对于追求孩子教育的家长来说,选择学校和学区只是问题的结束。最关键的第一步,然后参与孩子中考备考的全过程将成为常态。双减政策实施一年后,不少家长对初中的要求变得“更加丰富”。课堂分层教学、课后期末题辅导、针对性小组(小班)学习等各种要求纷纷涌现。但此类需求:目前学校很难根据政策提供。这就引发了很多家长私下“找班”的诉求。
综上所述,从小学到初中取消考试后,中考成为毕业和升学的第一次集中考试。它承载了太多的东西。不仅要评判一个人能否毕业,还要筛选人才。除了招生功能外,还要落实减轻学业负担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考点还是题型都没有回旋余地,中考将继续规范化。在这种趋势下,选择一个区、一所学校,和孩子一起备考、备考,远比上课回天津参加中考更有效、更实用。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父母对未来的了解和愿意付出。“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应该说的是不能穷孩子的教育!对未来思想的贫乏和无知,往往是今天缺乏教育的结果!
作者得道Albert专注天津教育政策、学业规划、报考择校、片区分析等方面,欢迎交流咨询。
本文为得道Albert原创,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并关注。
作者其他文章,可点击:
摘要:今年的天津中考两极分化。各区、各学校都在激烈争夺优秀学生。全市五个实验班参赛
中考总复习中如何用好真题和模拟卷?问答训练也讲究方法
在中考总复习阶段,考生能否高效提高成绩,需要家长的帮助。
(极其重要)全面解析中考数学难度,提前掌握命题套路和知识点,拿高分不是梦
家长们不要低估“直接回天津参加中考”的诸多困难。天津中考并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