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习方法 >三轮车夫1995(辽宁38岁三轮车夫)

三轮车夫1995(辽宁38岁三轮车夫)

发布时间:2024-04-15 22:06:54 学习方法 420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2009年,复旦大学招生领导小组决定破例,在2009年招收的博士生名单中增加一名38岁的男子,并决定让他师从古文字学大师邱锡贵。

38岁攻读博士学位其实并不罕见。这起事件的奇怪之处在于,这位38岁的博士。几个月前,他还只是一名三轮车司机。别说硕士了,高考的时候连大学都没有考上。他只有高中学历。

三轮车夫1995(辽宁38岁三轮车夫)

这位三轮车司机之所以能顺利考入复旦大学,是因为他的国学造诣极其高深,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很多专家学者。以至于三位国内知名学者联名致信教育部,推荐这位三轮车司机攻读博士学位。他也因此成为复旦建校以来第一个从高中生跨越到博士生的特例。

那么,这位三轮车司机是谁呢?他是如何成功逆袭,从一名普通三轮车司机转型为复旦大学博士的?

蔡伟

学无止境

1972年,蔡伟出生于辽宁锦州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虽然家庭条件远谈不上富裕,但蔡伟的父母却非常勤奋、踏实。在父母的教育下,蔡伟从小就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成功,学习非常刻苦。

后来,蔡伟接触了书法,并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放学回家后,他都会开始从各种书法书上临摹书法。在练习的过程中,他会遇到一些他不认识的稀有字符。他总是喜欢追根究底,通过各种方法彻底了解这个词后才愿意放弃。

正是因为学习非常刻苦,蔡伟的语文成绩在小学和初中都名列前茅。高二的时候,蔡伟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太少,无法满足他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他决定去市图书馆借书。

蔡伟

问题是,当时向市图书馆借书需要“资格”,而作为蔡伟的学生,他们不同意借书给他。于是蔡伟找到父亲,缠着他去单位盖章,帮他办了借书证。拿着借书卡,蔡伟跑到图书馆,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读了三百多本书。

一般来说,像蔡伟这样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人,一定会考上名校,过上辉煌的人生。然而,当年蔡伟高考失利后,却出人意料地落榜,没能进入大学。那么像蔡伟这样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为什么会考砸呢?

事实上,蔡伟确实很认真好学,不存在“假学习”,考试中也不存在表现异常的问题。他之所以没有考上大学,是因为他“偏科”严重。

蔡伟

也许是因为从小就练习书法,蔡伟对“小学”(古代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统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高二的时候,他去图书馆看的书都是古文。书本上,他的语文成绩也很好。问题是,高考不仅仅考语文,语文再好,其他科目差的话也没用。蔡伟的英语和数学成绩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就这样,蔡伟因为“偏科”高考失利,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场”。

小摊贩子和大学教授

由于我没有上大学,我只能赚钱养家。高中毕业后,蔡伟到一家软管厂当工人。当时,工厂实行三班制。值班期间,他赶紧去图书馆,把能看的书都看完了。一个如此痴迷于知识的工人,也成为了当年锦州图书馆的一把手。一道美丽的风景。

但值得注意的是,蔡伟是20世纪90年代的工人,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剧烈的变革。

裁员潮

随着改革浪潮的到来,全国大量旧式工厂倒闭,同时,大量新型企业在改革浪潮中蓬勃发展。不幸的是,蔡伟工作了三年的软管厂没能熬过这一波,破产了。于是,蔡伟成为1994年的下岗工人之一。

下岗后,蔡伟的家人很快陷入了困境。蔡伟没有钱,也没有手艺维持生计,找工作也不容易。经过一番寻找,蔡伟终于在一家食堂找到了一份工作,开始在厨房帮忙,月薪100元。

对于蔡伟来说,这100块钱太少了,而且厨房里的工作又复杂。他没有时间去图书馆看书。就这样,蔡伟工作没多久就辞职了。

路边摊

再次失业的蔡伟在家思考了几天后,终于决定“出海”,自己当老板。他花钱买了一辆三轮车,买了一批货物。每天早上,他骑着三轮车到商场门口摆摊。夏天他卖冷饮,冬天他卖炒瓜子。

与其他摊贩相比,蔡伟的表现很特别。他不像其他同事那样大声喊叫招揽生意。相反,他静静地坐在垫子上,静静地看书。

由于蔡伟为了学者的尊严而不愿发声,他的收入比其他人低得多,只能勉强保证家人的温饱。即便如此,蔡薇还是乐此不疲。因为摆摊的时候有空闲时间,蔡伟可以随时收摊,去图书馆找书看。有时一些珍贵的古籍借不到,蔡伟又没有钱复印,他就用在图书馆捡到的烟盒里的锡纸抄下内容,然后装订成册。回家慢慢研究。

蔡伟

《方言》和《尔雅》,这两本对普通人来说既晦涩难懂又难以理解的“小学”经典,被他一字不差地抄写下来。手写版《尔雅》的扉页上还写着蔡伟的人生格言:“积小言,立大功”。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小细节中积累,努力奋斗,最终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蔡伟的父母和妻子都是普通人。他们万万没想到,蔡伟有一天会出名。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干涉过他对古籍文字的研究。反正没花钱。

自学期间,蔡伟经常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这个时候他就需要向别人请教。以蔡伟的知识水平,一般人还真教不了他。问题是,以他的身份,根本不可能结识专家学者。那么,你应该向谁寻求建议呢?

邱锡贵

想来想去,蔡伟决定向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邱锡贵教授寻求建议。蔡伟和邱惜贵也是有缘的。正是因为蔡伟曾经在《文史》上看过一篇关于邱锡贵的论文,他才认识了“小学”,而邱锡贵也可以算是他的“引路人”。同时,邱教授严谨、务实的学术作风也在业内享有盛誉。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蔡伟主动给邱锡贵写了一封信,向他征求意见,并就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不到十天,蔡伟就收到了邱锡贵的回信:“你真的很喜欢传统的‘小学’,不顾功利,努力修炼,我很佩服你。”

邱锡贵的话并不是什么可笑的鼓励后辈的话。要知道,研究古文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努力十几年、二十年是不可能有任何成就的。所以,邱惜贵对于蔡伟的赏识可以说是非常欣赏的。

邱锡贵

与邱锡贵成功建立联系后,蔡伟开始经常写信给他请教问题,邱锡贵也愿意给他出谋划策,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熟悉。

1997年1月,邱锡贵发表文章《文物》。

《神乌赋初探》出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银湾村西南2公里处的一座小山上。成书于西汉。虽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竹简上的墨迹依然清晰可见。它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汉代手稿。给予一些实物。

蔡伟当然不会错过邱熙贵的这篇文章,赶紧找到来看了一遍。邱锡贵在《神乌赋》中表示,经过多次研究,他仍然不明白《神乌赋初探》中“坐子”一词的含义,对此他深感遗憾。从小就接触生僻字的蔡伟很快就看到了这篇文章中的问题,赶紧给邱锡贵写了一封信,说道:“‘左’字应读作‘嗟子’,是‘嗟’”,是感叹词。”

《神乌赋》

经过研究,邱锡贵证实了蔡伟所说的正确性,并在1998年第3期发表了一篇文章《“佐子”应读为“嗟子”》,他坦言蔡伟对他的启发,说“它(蔡伟)非常合理的。”

此后,蔡伟还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等专家学者保持着联系。在他们的指导下,蔡伟自2003年起开始在国学网使用“报晓”(意指“小学”)的名字,并以该网名发表少量文章,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社区。

邱锡贵等专家学者对蔡伟的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蔡伟对学术的态度非常谨慎,因此很少发表文章。尤为难得的是,蔡伟所写的文章总是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结合起来。他对古文字的一些想法非常有见地,他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甚至比一些专家学者还要先进。

蔡伟

例如,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文物》中,就有“莫指一根”一句。一般来说,“艮”字会被视为“恒”字。问题就出在这句话中的“”字,显然还有另外的含义,这让邱锡贵疑惑不解。这时,蔡巍提出:楚简中,“极”字常写为“亘”,有终极的意思,所以这个“”应该是“极”的意思。邱锡贵研究之后,也同意了他的意见。

然而,蔡伟虽然在学术界名声大噪,但他的现实生活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他的家庭条件还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生病也不敢去看医生。

蹬三轮车的大学者

进入2007年后,蔡伟突然“消失”,再也没有在网上发表过任何文章或观点。邱锡贵等与蔡伟关系密切的教授想方设法与他取得联系,但结果仍然一无所获。消息。正当他们担心蔡伟出事的时候,北大学者东山收到了蔡伟的来信。信中,蔡伟简单解释了自己“失联”的原因。

蔡伟

原来,蔡伟并没有“人间蒸发”,他是骑着三个轮子走的。

几个月前,蔡伟的妻子得了重病,需要大量的钱来治疗。蔡伟摆摊赚的微薄钱根本不够用。为此,蔡伟决定骑三轮车赚钱,比摆地摊赚的还多。然而,由于他每天需要骑三趟车,所以他读书的时间较少。

东珊得知采薇的情况后,非常重视。读过“小学”的人并不多。像蔡伟这样无师自通的天才级学者,如果被埋葬了,那就是大事了。损失。

于是,董珊赶紧找到了自己的老师刘钊教授,将蔡伟的情况告诉了他。也许是缘分吧,当时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碑刻研究中心正准备与中华书局、湖南省博物馆联合编纂《“佐子”应读为“嗟子”》,而邱锡贵当时就在这个中心工作。刘兆遂联系了邱锡贵,询问蔡伟是否也可以参与这次编撰工作。

蔡伟

邱锡贵充分认可蔡伟的能力,同意了刘钊的提议。

2008年9月,蔡伟来到上海,正式参与剪辑工作。这项工作并不是简单地写一本书,而是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修改和完善。其次,这些古字很难读。经过多年的侵蚀,上面的字迹看起来非常模糊,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竹简上标注的30个字中,至少有15个字需要重新解释。

蔡伟知道自己的工作来之不易,非常重视。他每天一大早就赶去上班,把竹简和照片仔细地读了无数遍,确定没有问题才写下来。笔记。正是因为他追求卓越,所以他的工作进度非常缓慢,一天基本上只能完成一张竹简。

蔡伟(左)

不过,蔡伟的进步虽然缓慢,但他扎实的国学功底还是给中心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研究人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找到资料或史实,但蔡伟总能很快地解释出来源,而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点。找到一本古书中的一页作为证据。他们一致认为,蔡伟的学识与在场的学者相差无几,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专家学者还要先进。

从高中生到博士生

这次编译工作历时近一年。当工作接近尾声时,蔡伟越来越困惑:编译工作完成后他能去哪里?虽然可以回到踩三轮的状态,但经过这一年的工作,蔡伟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再回到那样的生活了。

蔡伟

正是在这个时候,蔡伟的命运有了转折的机会。

中心的教授们一直都清楚蔡伟的能力,他们不愿意让这个宝贵的人才继续骑着三个轮子,埋葬他所有的知识。教授们一致同意推荐蔡伟申请博士学位,成为一名从事古文字研究的专业人士。

问题是,蔡伟是一个极其偏“极客”的人,英语水平太差,无法通过统一考试。如何让他申请博士学位?

很快,问题就解决了。原来,复旦大学从2000年开始实行:两院院士、优秀教授、全国100名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可以独立招收博士生。考试题目由导师自行决定,学生无需参加统一考试。

邱锡贵

邱锡贵是全国知名的古文字专家,自然可以收蔡伟为弟子。

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蔡伟的学历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必须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于是,邱锡贵与韶关大学徐保保教授、北京大学李家豪教授联名致信教育部,要求教育部专门批准蔡伟的博士资格申请。

由于蔡伟确实是相关人才,教育部最终同意了。

2009年4月23日,复旦大学决定将蔡伟列入今年的博士研究生名单。这一年,蔡伟38岁(虚构)。他也成为复旦大学建校以来第一位直接考入复旦大学的高中生。成为直接博士生的学生。

蔡伟

然而,复旦大学并没有录取蔡伟培养“特殊人才”或“怪人”。因此,他必须完成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所有学习,才能正式攻读博士学位。当然,考虑到蔡伟自身的情况,学校对他的学习科目进行了微调。

比如,考虑到蔡伟的英语水平确实不好,学校决定让他学习日语。首先,日语相对容易学。其次,日本也有与古代文字相关的研究。学好日语有助于蔡伟阅读这方面的学术报告。

同时,由于蔡伟自学相关内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为零,学校特意为他安排了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的教学。

正是因为蔡伟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所以他用了六年的时间攻读了原本需要三年的博士学位。毕业时,他已经44岁了。

蔡伟

不过,蔡伟虽然学历很高,但毕竟年纪还是太大了。毕业后,蔡伟回到东北,参加了多家公司的面试,但都因为年龄而被拒绝。

幸运的是,总有一条路。蔡伟毕业一年多后,贵州安顺学院决定聘请他教授古文、文字学和书法。采薇对此非常高兴,立即启程南下任教。

在学校,蔡伟过着非常平静的生活。每天认真给学生讲课后,他就去图书馆整理古籍和期刊。闲着的时候,他就练书法或者看视频。在学校里,他从来没有向同事或者学生提起过自己的前半生经历,也没有用它来炒作这段经历。结果很多师生并不知道他就是从三轮车司机一跃成为医生的人。一个有才华的人。

曾有人问蔡伟为何甘愿平凡。他说:“古代经典本来就是偏僻、狭隘的,既然不为大众所熟知,就没有必要总是让人知道。要学习,难道不是要能经受住长时间的浸泡吗?”?名利是致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