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习方法 >告别培训班学员的话(培训班告别语)

告别培训班学员的话(培训班告别语)

发布时间:2025-02-18 13:14:39 学习方法 918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中新网北京8月10日电(魏向辉)暑假已过半,这也是“双减”实施后的第二个暑假。摆脱了学校作业和校外培训的繁重负担后,孩子们对于父母曾经担心的假期安排有了自己的想法。但与此同时,一些培训班继续以暑期主办的名义运营,这一现象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孩子们制定自己的暑假时间表

告别培训班学员的话(培训班告别语)

张秋月和女儿张雨萌家住江苏一个县城,距离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有一个多小时的高铁路程,靠近优质教育资源。独生子女家庭居多,经济收入稳定,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

暑假还没开始,几个家长就拉着张秋月商量如何安排。一位朋友打算让她的孩子提前学习五年级的课程内容。问她为什么要晋级,她回答说怕跟不上。

孩子的父亲也打算让女儿更加努力的学习。张秋月却认为,她报这个班只是因为暑假没人教她,而不是为了优秀。经过讨论,家人决定尊重孩子的意见。

张雨萌给自己制定了暑期日程。除了完成假期作业外,她还每周二、四、六安排素描和写作课。“我喜欢挑战新事物,凡是没学过的东西我都想尝试。”她喜欢画画,并对素描产生了兴趣。其他时间,张雨萌给自己安排读书和体育锻炼。

这样的行程让张秋月和丈夫都非常满意。现在,张雨萌每天都按照作息时间,通过微信与妈妈联系。我早上8点左右起床,上午10点看书,下午练习素描,和朋友打球,空闲时间去图书馆。

张雨萌的暑假行程。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告别教育培训机构?

2021年7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号文件明确提出,“一年内有效减轻学生过多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费用以及相应的家长精力负担,三年内取得明显成效,人民教育满意度显着提高。”

今年2月,教育部的一组数据显示,“双减”后,原来的12.4万家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减少至9728家,减少率达92%;原来的263家在线校外培训机构减少到34家,减少率达87%。

7月,新华社报道称,根据对全国各省份75万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第三方调查显示,79.42%的学生没有参加学科培训;93%的家长表示学科培训支出减少,其中76%的家庭培训支出减少了一半以上。

告别教育培训机构,家长们更加关注家庭教育。“双减”要求家长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张秋月和班上几位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的学生家长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我们有几个孩子,平时自我管理能力都很好,所以这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担心。”

张秋月一直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她只让女儿按要求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以“小考试小乐趣,大考试大乐趣”的心态对待考试。

披上托管“外衣”的培训班来了

今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安排2022年暑期校外培训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强调要严防暑期科目培训机构违规开课隐性突变,3至6岁学前儿童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学科培训、非学科培训机构超范围开展学科培训等问题时有发生。

为了逃避监管,一些隐形关怀班在课程名称中体现素质教育,但课程内容仍然以学科辅导为主,让孩子提前学习高年级教材,安排课外作业和教材。比如张雨萌上的写作班也被称为“小记者班”,号称培养孩子与他人沟通、表达自我的能力。正式上课后,老师会在课堂上安排写作,教学内容也会以应试作文为主。

除了日托班,家长也成为家教。放学后,张秋月的很多朋友都会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考试前一个月,张雨萌每天都把作业写到晚上9点左右。“学校为他们准备了两份作业记录,一份供检查,一份供家长阅读,”她说。

但这些“擦边球”现象并没有让家长感到排斥。张秋月记得,“双减”政策刚实施时,一些机构按照政策把学科培训班改成了兴趣班,入学率立刻下降了一半。“换汤不换药”后,招生名额再次爆满,主要靠家长相互介绍。

“大多数家长只是希望孩子过得好,未来有更多的选择,这一点不会改变。”张秋月说道。(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已化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