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习方法 >钢铁业和化工业属于什么密集型产业(钢铁行业2024年发展趋势)

钢铁业和化工业属于什么密集型产业(钢铁行业2024年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4-08-11 03:21:51 学习方法 441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图:中国宝武马鞍山钢铁集团检测人员对车轴进行表面检测。徐亮摄

图:河钢集团唐山钢铁厂全景。资料图片

钢铁业和化工业属于什么密集型产业(钢铁行业2024年发展趋势)

回顾中国钢铁工业10年来的发展,“不变”与“变”值得关注。

不变的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的稳固地位。自1996年钢铁产量突破1亿吨跃居世界第一以来,我国已连续26年位居全球钢铁产量和消费第一。去年,我国钢铁产量达到10.3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3%。

改变的是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生产效率、企业效益等不断优化和提高。特别是经历了产能过剩的“摸一摸”后,钢铁行业告别了粗放式发展的老路。逐步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的新道路。以产品为例,从大型钢结构支撑柱、高速动车组轮轴,到厚度仅0.015毫米的“手撕钢”和加工精度比头发丝还细的“笔尖钢”。品种更多,性能更强。市场更广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钢铁企业,强调“产品和技术是企业生存之本”、“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开发生产更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过去10年,中国钢铁行业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未来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记者进行了采访。

实力跃上新台阶

行业提质增效,产品质量更高,自主可控能力更强

走进中国宝武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一卷钢带经过轧制、矫直、纵剪、光亮等工序,变成了不同规格的高强度“钢箔”。公司主打产品“手撕钢”在这里下线,进入航空航天、高端电子、新能源等领域。

“2021年‘手撕钢’产销量比2020年增长3倍,营业收入增长30%以上,利润增长近3倍。”公司经理王天祥汇报了这一喜讯。

将“百炼钢”变成“指尖柔”,并不容易,但意义重大。过去国内企业无法生产,进口每吨成本高达100万元。太钢开发出来后,价格立即降低了一半,供货周期从半年缩短到一个月,更好地满足了国内客户的需求。太钢技术中心主任南海告诉记者,目前,太钢特钢产品有18个为国内首创,40多个产品成功替代进口,高端产品利润占比超过85%。

攻坚克难、拼搏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钢铁行业在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上实现重大突破,更好满足千家万户的需求——

制造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离不开能够承受低至-165摄氏度温度的钢筋。为填补国内空白,我国宝武马鞍山钢铁集团自主研发了500兆帕低温钢筋,使我国LNG储罐使用国产钢材。

高铁运行快速稳定,离不开高质量的高速车轮。目前,马钢股份生产的“复兴号”动车组D2高速车轮已通过60万公里装载试验,最长安全运行里程超过274万公里。

如何让家电面板表面光亮而不留指纹?河钢唐钢有限公司在家电面板镀锌工序中安装了黑色防指纹膜,以满足其“精致”需求。

圆珠笔怎样写才能流畅?太原钢铁公司历时5年,探索微量元素适宜配比,成功掌握贵金属合金均质化等技术,研制出直径2.3毫米的“笔尖钢”。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全球产业链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钢铁工业体系,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工艺和技术,能够提供最丰富、最齐全的钢铁产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何文波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钢铁工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率。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投资效率、基础设施效率、运营效率、劳动效率等均位居全球前列。国内钢材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让下游产业享受到优质、低成本的工业原材料。

产品档次较高。近10年来,我国汽车用钢、大型变压器用电工钢、高性能长输管线钢、高铁、建筑桥梁用钢等多项钢铁产品先后进入第一梯队在世界上。第三代高强度汽车用钢、高等级管线钢等产品由“跟随”向“领先”转变。

自主可控能力更强。22大类钢材中,19大类自给率达到100%,其他三类超过98.8%,保障了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实施。

韧性得到新的提升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钢铁行业结构更加优化、更加高效、更加稳定。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2021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营业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32.7%,创历史最高;利润总额3524亿元,同比增长59.7%,创历史最高纪录。

“去年上半年,铁矿石、焦炭等价格和供应出现波动,下半年国内钢铁需求大幅下降。经受住两种不同情况下的‘压力测试’,反映出钢铁行业的韧性十足。”何文波说道。

既能以充裕的产能支撑经济运行,又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钢铁行业韧性的提升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

——化解过剩产能,推进兼并重组,优化钢铁产业结构。

说起公司这10年的变化,马鞍山钢铁集团运营财务部经理邢群力如数家珍:2012年、2015年,全行业亏损,马鞍山钢铁也遇到了经营困难;2016年2月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去产能,钢铁行业迎来转机,马钢当年扭亏为盈;2019年9月,在行业兼并重组大趋势下,马钢并入宝武集团,积极进军专业整合;2021年,马鞍山钢铁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利润首次突破100亿元。

去产能让一度亏损的钢铁行业出现了转机。“十三五”期间,我国压减粗钢产能1.7亿多吨,清理“地条钢”1.4亿多吨。“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要退出,市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优势产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产能利用率回归合理水平的同时,由于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也持续提高:2016年12月,原宝钢与武钢联合重组为中国宝武,随后马鞍山钢铁、太原钢铁相继重组。钢产量突破亿吨,成为全球第一大钢铁公司;2021年10月,鞍山钢铁集团重组本钢股份,成为全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钢铁公司……截至去年11月,钢铁10强该行业企业产量占全国总量的40.4%,比2015年提高6.2个百分点。

——推动信息化与智能制造融合,让钢铁行业更加高效。

来到马钢特钢公司优质合金钢棒材车间,看到加热炉、粗轧机、中轧机等生产设备正在有序运转,焊接标准机器人和取样机器人挥舞自如,批量的汽车轴承、弹簧产品陆续生产出来。离线。

“轧钢过程基本交给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人只负责远程控制和现场维护,每班只要6到7人就可以进行‘一键式’轧钢。”马钢特钢棒材分厂厂长丁静表示,生产线投产以来,产量和效率逐年提高,产品质量也显着提高。

信息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在新天钢铁集团,运营中心可以实时监控生产现场的各种数据。集团每天对旗下六家工厂的综合成本、烧结固耗、炼钢燃料比等关键指标进行对比,推动各工厂降本增效。与数字化转型前相比,集团炼铁和炼钢工艺成本分别降低了22%和26%。

一键炼钢、远程运维、工业机器人……近年来,不少钢铁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及行业场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商业效益。宝武、沙钢、南钢等企业建立“黑灯工厂”和智能车间,实现24小时无人化、少人化作业。目前,冶金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6%。

——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劲国内市场的支撑,使钢铁行业更加稳定。

去年,正在建设中的洛阳科技馆在全国建筑领域首次使用国产重型H型钢。

“过去,我国在建设大型钢结构时,要么采用进口H型钢产品,要么采用板材焊接方式,难度大、成本高。”马鞍山钢铁技术中心主任张健表示,过去建筑设计师对国内钢铁企业不是很熟悉。能提供什么产品?近两年,为拓展市场,马钢主动与国内近百家建筑设计院加强沟通、密切合作。高品质钢材也让马钢有了新的增长点。”

建筑、机械、家电、汽车、船舶、高铁、自行车、摩托车、集装箱、五金制品……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完整的产业体系,给我国带来了“先到先得”的独特优势。钢铁公司。

一方面,“燃料”生产。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钢铁装备水平已成为世界一流。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主要工艺的主要技术装备基本能自主开发。大型冶金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

另一方面,给需求“加码”。“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导致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2017年国内市场需求量仅为6万吨,预计今年将超过38万吨。”在南海看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为中高端钢铁产品带来广阔的空间。

发展迎来新局面

未来,我们要努力克服资源环境约束,实现高质量发展

利用脱硫、脱硝等130余项先进环保技术,实现生产装置烟气全面净化和污染物高效处理;采用新一代处理技术,“吃掉所有钢渣”;建设全封闭廊道和介质管道,最大限度减少焦炭、铁矿粉等对环境的影响……2020年9月,河北钢铁唐山钢铁新区投产,各项排放指标设计比业界最严格的标准低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相关监管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的推动下,钢铁企业普遍加大环保投入,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一批绿色花园式工厂、环保型工厂相继诞生。截至2021年底,钢铁行业已有34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公告,钢铁产能约2.25亿吨。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与2012年相比,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平均综合能耗由602.71公斤标准煤下降到2021年的550.43公斤标准煤,与2021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吨钢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也分别下降了81.41%和63.44%。

值得注意的是,超低排放改造主要针对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为实现峰值碳中和目标,钢铁行业仍需落实减碳新任务——。

“目前在我国所有工业行业中,钢铁行业碳排放量仅次于火电行业。”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认为,“双碳”目标将推动钢铁行业发展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性变革要求钢铁行业尽快研发和推广新能源冶金技术。

不少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宝武、河钢、建龙、酒泉等企业开展了富氢碳循环高炉、氢基竖炉等前沿低碳技术的研发,并取得了重大成果。进步。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并进一步细化相关要求。

前进的道路上,钢铁行业除了应对环保压力外,还需要解决另一个问题:突破资源约束,增强铁资源保障能力。

目前,我国铁资源来源主要有海外矿山、国内矿山和废钢三大来源。“我们要多措并举,建立稳定可靠的多元化原材料供应体系。”何文波给出建议:一是开辟绿色通道,加强国内铁矿石开发;二是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供给多元化;三是加快废钢回收利用、利用好废钢资源。

“利用好废钢资源”一石二鸟:不仅可以减少生产中的铁矿石消耗,还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与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的高炉和转炉工艺不同,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炉工艺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较低,仅为前者的25%左右。有关部门提出,到2025年,电炉钢产量占粗钢产量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

创新能力显着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低碳深入推进,资源安全大幅提升,供给质量持续改善……今年2月,工信部和信息化等部门下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号文件,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钢铁工业发展的目标路径。“在COVID-19疫情影响和全球产业链重组的背景下,我国相对完整的钢铁产业链和相对较强的技术自主权进一步凸显了优势。”何文波坚信,未来钢铁工业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更好地满足发展需要。(记者刘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