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黑体字总结(生物高中黑体字总结)
必修1
1.科学家根据是否存在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两类: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2.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载体。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突变和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是主要能量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能量储存材料。
7、各单体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相连形成聚合物。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其中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称为结合水。
细胞内的水大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称为自由水。
9.细胞内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控制物质进入和离开细胞;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12.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和其他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细胞的新陈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数据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学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是选择性渗透膜。
16.物质通过简单扩散进出细胞,称为自由扩散。
物质在载体蛋白的帮助下扩散进出细胞的过程称为辅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这种方法称为主动运输。
17、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正常状态转变为易于发生化学反应的活性状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更显着地降低活化能,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质,大部分是蛋白质。
21.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发生。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进行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利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5、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而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6、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27.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里面巨大的膜表面,不仅有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28、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并释放氧气的有机物的过程。
29、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阶段的化学反应需要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称为光反应阶段。
30、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阶段的化学反应可以在有光或无光的情况下进行。这个阶段称为暗反应阶段。
31.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间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生长。
32、细胞分裂前,必须做好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的整个连续过程。
33.对于连续分裂的细胞,细胞周期在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在下一次分裂完成时结束。
34、在个体发育中,一种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状、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定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35.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力。
36.细胞由基因决定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称为细胞凋亡。
37、有些细胞受到致癌物质的影响,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成为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继续分裂。这样的细胞就是癌细胞。
必修2
1、分离规律: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融合;当配子形成时,配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离的遗传因子进入不同的细胞。在配子中,它与配子一起传递给后代。
2、自由组合法则: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当配子形成时,决定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对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则自由组合。
3.减数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体中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量减少一半。在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仅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由于减数分裂,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减少一半。
4.减数分裂期间配对的两条染色体通常形状和大小相同。一种来自父亲,一种来自母亲。它们被称为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现象称为联会。突触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均含有四个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中。
6、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量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量,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7、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8、基因分离规律的本质是,在杂合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相互变化。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并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9、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本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在减数分裂期间,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0.有些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它们总是与性别有遗传关系。这种现象称为伴性遗传。
11、因为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2.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连接成单元组成的长链。这四种类型的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四种碱基:A、T、C和G。
一种双链螺旋,其中磷酸-脱氧核糖主链排列在螺旋外部,碱基排列在螺旋内部。
腺嘌呤(A)的量始终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始终等于胞嘧啶(C)的量。
在DNA中,A必须与T配对,G必须与C配对。这称为互补碱基配对原理。
13.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解旋和复制同时进行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材料、能量、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互补碱基配对,确保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14.遗传信息包含在四个碱基的顺序中;碱基不断变化的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碱基的特定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
15.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6.RNA是以一条DNA链为模板在细胞核中合成的。这个过程称为转录。
17、细胞质中游离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这个过程称为翻译。
18.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9.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0、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取代、添加和删除,导致基因结构发生变化,称为基因突变。
21.由于自然界中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很多,基因突变也可以自发发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22.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没有方向性。
23.在自然界中,基因突变的频率非常低。
24.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
25、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排列的数量或顺序,这可能会导致性状的变异。
26、染色体数量的变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量以染色体形式呈指数增加或减少组。
27.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分为三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8.杂交育种是通过交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然后进行选育、培育以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9、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处理生物体,使之产生基因突变。有机体。
30、基因工程,又称基因剪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从一种生物体中提取某种基因,进行修饰,然后放入另一种生物体的细胞中,定向修改该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31.生活在某一地区的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32.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包含的所有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33.在群体基因库中,某个基因与等位基因总数的比值称为基因频率。
34.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可能会改变人群的基因频率。
35、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变化,导致生物体不断向某个方向进化。
36.一组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体称为物种。
37.不同物种、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必修3
1、男性和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基液体,统称为体液。
2、由细胞外液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3、正常机体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体内平衡。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兴奋是指动物或人体中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显着活跃状态的过程。
6、人的大脑皮层除了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高级功能。
7、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的调节,即激素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自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来调节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法称为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常见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体内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9、激素调节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输送,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0、植物体内产生的微量有机物质,能从产生地点运输到作用地点,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大影响的物质,称为植物激素。
11、生长素的作用呈现双重性:既能促进生物体生长,又能抑制生物体生长;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既可防落花、落果,又可疏花、疏果。
12、人工合成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13.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人口数量就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人口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4.在理想条件下,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类似的细菌种群生长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人口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则曲线大致呈“J”形。
15、人口增长一定时期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形曲线。
16、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能够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称为环境容量,也称为K值。
17、同时聚集在某一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称为群落。
18.群落中物种的数量称为丰富度。
19.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社区被另一个社区取代的过程称为继承。
20.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21.由许多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22、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地经历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3、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4.信息还可以调节生物体之间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5.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至相对稳定状态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稳定性。
26、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7.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等。
28.生物圈中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有基因和各种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9.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30.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在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需要的同时,不牺牲子孙后代的需要。它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