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戛生态博物馆旅游(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
“我们之间的友谊与合作现在看来就像一个美丽的梦想。中国现在是一个全新的国家,我相信也许索家的青庙村也是如此。
我和我们都在变老,但有一件事一直伴随着我……”
今年春节前夕,61岁的上海大学教授、国际博物馆理事会亚太联盟主席安来顺收到一封来自大洋彼岸挪威的电子邮件。信的最后附有几张他和家人的照片,署名“莱顿维亚”。
这位多年未联系的朋友想找我做什么?信中的“索加”二字,勾起了安来顺二十多年前的生活回忆,他久久不能平静。
中国生态博物馆“实验场”
“通往村庄的道路都是泥泞的,到处都是茅草屋。村民们害怕陌生人,孩子们到处躲藏。”回想起1995年第一次参观贵州六枝特区索家苗族、彝族、回族乡,当时我在中国博物馆学会(现中国博物馆协会国际合作项目协调员、翻译安来顺,仍记得它。
1995年初,贵州省文化厅向中国博物馆学会提出请求,希望在贵州发展新型博物馆。对此,中国博物馆学会组织了课题组,邀请了国际知名的挪威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罗姆(JohnJestrom)。等专家赴贵阳、黔东南、六盘水等地考察。
调研组来到六盘水考察时发现,在六枝特区与织金县交界处的一座海拔1400米至2200米的高山上,居住着一支不到5000人的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支系,——青苗,因男女佩戴独特的牛角状头饰,成为这个苗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又称“长角苗”。
这种头饰是先将牛角状的木板绑在头发上,然后用麻线、羊毛、头发等捻制而成。“头发”重达2公斤多,头发长度有3米长。据说,清朝初期,不少苗族为躲避战乱,逃往织金、郎岱交界处的密林中。后来,他们逐渐在方圆近百公里的索家落户。为了吓唬迷惑森林里的野兽,他们穿着奇怪的衣服。帽子。
“环境封闭,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在后工业化席卷的北欧等发达国家很难看到。”安来顺说,“课题组长苏东海研究员、Jestron老师等课题组成员一致同意在索嘉建设贵州全国首个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诞生于法国。与主流博物馆将文化遗产转移到特定的博物馆建筑不同,生态博物馆在其所属的社区和环境中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原始状态。社区的面积相当于博物馆。范围。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试图在传统文物保护框架之外探索新的路径和工具,融入到文化保护和博物馆事业中。”安来顺说,“当时在中国,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全新的保护模式,索家就是第一个‘试验田’。”
《在贵州省梭嘎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中国和挪威专家共同编写,经国家文物局、贵州省政府批准,正式列入中挪文化交流项目。
索家生态博物馆由青庙社区和信息中心组成。青庙社区由高兴寨、龙家寨等12个自然村组成,面积120多平方公里。数据信息中心位于龙家寨,相当于一个博物馆的信息数据库,记录和存储这个社区的文化信息。1997年,建设项目破土动工,挪威政府为该项目提供了88万挪威克朗(折合人民币80万元)的无偿援助。
安来顺是该项目的具体联系人和执行人,曾多次在苏我居住。这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和他的团队需要自带方便面,这引起了村民的嘲笑:“安老师,你生活真舒服,每天都能吃方便面。”
1998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索嘉生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
索加生态博物馆信息中心建成后的六七年里,因为挪威在索加推广一些项目,安来经常往返于北京和贵州之间。
“2000年左右,我陪同挪威文化遗产局官员莱顿·维亚拜访了索我,村里的妇女们非常热情,主动送了她一套漂亮的青苗服饰。”安来顺说,“这种服装是当地妇女纯手工制作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份礼物如此珍贵,我万分感激。我一直相信,这件衣服是属于青苗人的,总有一天,我应该归还它。”在2023年1月6日写给安来顺的信中,雷顿维亚吐露了自己的想法:
“我从心底里觉得,我应该回去,再看看青苗人,亲自把这份礼物还回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我再也无法成行了。来顺,我可以吗?”这件衣服送给你?我相信你能帮我给它找到一个好归宿。”
安来顺很快回复道:“如果您愿意,我很荣幸为您保留,并且我会找到合适的机会,然后将其转让给索家。”
让身在异国的莱顿薇娅难以忘怀的青苗服饰艺术,近年来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索家的屋前屋后,今天我还有机会观看苗族妇女表演的绝技。
沿着石板路走进龙家苗寨,路边屋檐下有摊开的麻秆。撕碎的麻丝通过古老的纺车横竖织成厚厚的麻布。经过苗族妇女,一双巧手就能用蜡染细白布缝制出独特的苗族服饰。
“在青苗社区,女孩子五六岁就开始学习刺绣,八九岁就开始学习蜡染。”索加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付伟说。青苗妇女“善五色衣”,多穿色彩缤纷的百褶裙,尤其是原始质朴的彩色蜡染艺术,一直保留至今。妇女的纺织、蜡染、挑花艺术,在服装上化为极其丰富的图案、线条和各种表意、象征符号。从中我们可以读到民族迁徙的过程、重大事件、神话传说等,形成了青苗文化。重要内容。
20多年来,许多当地人不遗余力地参与索加的文化遗产保护。
傅伟就是其中之一。早在2011年,他就与索嘉生态博物馆结下了合作关系。当时,六枝经济特区委宣传部、文化中心、索甲生态博物馆合作,参加贵州省举办的原生态歌唱比赛。在六枝经济特区文化中心工作的付伟多次来索嘉采歌,参与青苗原生态唱腔的编曲。歌唱作品《果山果者》。“果山果者”在苗语中是“我爱我的家人”的意思。随后又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
他对索嘉独特的风土人情非常着迷。2021年,付伟主动申请借调到索嘉生态博物馆工作。傅伟走遍每一个村庄,收集青苗社区遗留下来的文化碎片,并取得了许多惊人的发现。
“苗族为了躲避战乱,多次迁徙,所以苗歌的曲调大多低沉委婉,但青苗不同,她们的女声高亢。”付伟说:“这可能与青苗妇女勤劳乐观的性格有关。”
“苗家的美酒等你喝,苗家的歌等你唱,苗家的笙箫等你演奏……”付伟一边哼着自己在索家收藏的创作。歌曲《苗山古寨请你来》首,沉醉其中。
变化与不变
索加生态博物馆信息中心依山而建。院子很小,石子路古朴古朴。最有特色的是木茅草屋顶的房子,它是根据当地传统民居风格建造的。感觉就像进入了童话世界。
“以前石漠化严重,山顶上几乎寸草不生,现在植被茂盛,绿油油的。一方面是退耕还林,另一方面是退耕还林。”,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索嘉生态博物馆馆长罗刚介绍,“每年有7万至8万名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今年正月初十花舞节期间,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有一天,人们进来了,村里的路都被水堵住了。”
生态博物馆让索加名声大噪。村民们纷纷与外界接触,外出务工。村里江浙车牌的私家车较多,但外界也对山上产生了影响。
2014年,星星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当时,罗刚敏锐地捕捉到了村里的一个新情况: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家用纺纱机和织机被损坏然后被丢弃。会纺纱、织布、制作青苗服装的人越来越少。
“我向贵州省文化厅和六枝特区政府申请资金,制作了50台纺纱机、织布机,免费分发给村里的村民。我请求懂行的妇女们,制作青苗服饰一定要传授她们手艺,家里其他年轻妇女中,目前高兴村四个村子里有200人会纺纱、织布。”罗刚说。
高兴村党支部书记王兴红的妻子是青苗服饰非物质传承人。她家开了一家青苗服装加工厂,但一直很难招到工人。“这几年,村里会纺纱、织布的妇女越来越多,一年前我雇了6名工人,做了1000条裙子、100件男式上衣,价格不便宜,都卖光了。”王兴红说道。“看到我生意兴隆,村里有20多人来我家测量纺车、织布机的尺寸,找木匠定制。我也想发展服装产业。”
索家的传统民居主要有三种类型:木结构茅草屋顶房屋、土墙茅草屋顶房屋、石墙茅草屋顶房屋。罗刚遗憾的是,传统的房子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人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星星村的房屋全部是砖混结构,星星村的传统民居基本消失了。
罗刚向贵州省文化厅申请保护资金,对星星村仅存的10栋传统民居进行了修缮,力求保留原貌。“看到这10栋房子,我就想到了索家的过去,也算是保留了一点文化记忆。酒吧”。
“由于索嘉长期经济社会封闭,其文化保留了原汁原味,但随着与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和提升文化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生活质量可能是一个挑战。比其他地方更加突出。”安来顺说,“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作为中国生态博物馆的第一个‘实验田’,丰富了中外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研究的‘工具箱’。这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即使现实中有些不尽如人意,我们也不应该否认它的探索价值。可以说,它的缺陷是无法掩盖的。”
在索加当地人眼中,索加生态博物馆是为当地带来人流、物流的“金字招牌”,未来一片光明。正在建设中的纳庆高速公路将在索嘉设有高速公路出口。一旦建成通车,将为当地带来前所未有的交通区位优势。
“老百姓都知道,索嘉的生态和文化都是财富。”王兴红说道。龙嘉逸夫小学不仅成立了刺绣、三眼笛、芦笛舞等特色社团,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校,村里还与生态博物馆合作,培养青苗人才。服装制作、三眼笛演奏、民族歌舞表演。“高速公路开通后,大量游客涌入,有表演可以看,有衣服可以买,人们不用出去上班,可以在家开手工作坊、开民宿,而且将会有更好的生活。”
“城市的主流博物馆更多地体现精英文化。农村生态博物馆的意义在于让文化遗产留在当地,而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也值得珍惜。”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考古学、博物馆学系教授潘守勇表示,“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将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起来,保护好它,同时提高科学利用,将是生态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方向。”(记者李静雅、周宣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