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习方法 >陕西新兴产业(陕西新工人)

陕西新兴产业(陕西新工人)

发布时间:2024-09-07 09:24:14 学习方法 767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物联网设计、VR相关产品、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劳动力需求增长加速。记者昨天从省统计局获悉,上半年“新常态”下全省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初步核算,城镇新增就业23.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7.3万人。

传统行业失业

陕西新兴产业(陕西新工人)

今年以来,陕西化解过剩产能成效显着,行业用工需求良莠不齐。去产能行业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煤炭)从业人员同比减少1.26万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钢铁行业)从业人员减少同比减少约8000人,非金属矿制品行业(水泥行业)从业人员同比减少472人。

受新技术广泛应用影响,新兴市场主体和新兴产业就业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8.76万户。全省物联网、智能装备、VR相关产品、新能源汽车等设计制造产业加速增长,人才需求增加。据智联招聘统计,新兴行业就业需求增长约10%,而传统行业就业则呈现下降趋势。制造业和房地产企业从业人员较年初分别下降5.7%和5.23%。

优质岗位数量大幅减少

今年,我省应届大学毕业生约36万人,比去年增长9%,成为全国增幅最大的省份。截至5月底,全省36万应届大学毕业生中,签约24.3万人,签约率67.16%,同比增长2.95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

虽然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趋于稳定,但由于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就业岗位特别是优质岗位数量大幅下降。制造、加工、能源等大型国有企业等传统优质岗位需求减少。西安人才市场举办的一次综合招聘会显示,企业开出的工资大多在1800元至2200元之间,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大。

当地就业增加趋势明显

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省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522.2万人,同比增加21.1万人,增长4.2%。农民工劳动力快速增长,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非农就业继续增加。二季度末,非农就业比重由上年的50.3%提高到52.6%,提高2.2个百分点。本地和外来非农劳动力呈现“双增长”趋势。

与此同时,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正在加速回流省内。二季度末,省外劳动力就业比重大幅下降,省内就业劳动力比重大幅上升。从农民工地域分布看,省外就业人数占比70.7%,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省外就业劳动力比重均下降,分别下降1.6、1.6和0.4个百分点。分别达到20.5%、2.2%、6%。

存在“安置难”、“招工难”

虽然上半年陕西整体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陕西省统计局表示,就业市场结构性因素叠加更加突出,企业用工减少趋势显现。就业压力和潜在矛盾不容忽视。

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存在就业供需压力。受市场效率、生产任务不足、机器替代劳动力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在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逐步减少用工。当前,去产能已进入关键阶段。随着企业转型转型的加快,不少员工面临二次就业。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将通过市场转移到其他相关行业就业,但部分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密集型人员仍存在潜在的就业压力。

与此同时,“安置难”、“招工难”给就业结构带来压力。随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不同行业的就业形势也存在差异。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出现“搬迁难”,一些小微企业依然存在“招工难”。

求职者在选择职业时面临着“高要求”、“高期望”等潜在的现实压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员工对工资、个人发展前景、生产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对薪资的期望逐渐提高,小微企业特别是一线员工对薪资的期望更高。在企业用人调查中,50%的企业认为应聘者的素质和技能不符合岗位要求,技能不适合岗位;54%的企业认为求职者过高的薪资期望影响企业招聘。与此同时,体面的职业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首选。一些比较累、苦、脏的行业正面临代际危机。比如镗工、车床工等技工月薪可达七八千元,铣工、氩弧焊工、铆工月薪也有四五千元,但很难招到合适的人们。

对此,省统计局建议,保持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要瞄准重点群体,防止“群体性失业”。化解结构性矛盾,实施“精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