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奥数 >梅清华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方华梅)

梅清华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方华梅)

发布时间:2025-02-15 15:46:51 奥数 398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在全国率先建立互联网医院。这一重大举措于2014年被列入《柳叶刀》杂志,当时药学人员也参与到互联网医院的工作中,率先在国内开展互联网药学服务。

除了发展互联网药房,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也在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以抗菌药物管理为例,医院通过选择抗菌药物目录、合理设置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限值指标、依靠信息化建设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等方式,科学管理抗菌药物。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梅清华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方华梅)

伟大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在新时代医改背景下,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梅庆华主任带领药学部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推动药学服务创新,努力履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第一责任。

理念和专业的转变

虽然与发达国家药学服务总体发展相比,我国药学发展还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但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师的职责也在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中心转型,开始积极参与临床药学工作。

在梅庆华看来,药师角色的转变意味着观念和职业两个层面的转变。对于药剂师的工作,大众固有的理解是“买药然后分发给患者”。工作内容以药品供应为主,没有任何专业价值。不过,经过20多年的努力,药师已经逐渐开始走近医生和患者,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这被称为哲学上的转变。此次职业变革是本质性的变革,意味着药师的职业价值得到了医生和护士的认可。当他们遇到与用药有关的困惑时,他们会想到药剂师并咨询药剂师。

“从社会角度看,公众对药师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当患者也认识到药师的职业价值时,才会证明药师的地位真正提高了。”梅清华说道。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梅庆华

医学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医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梅庆华看来,多学科协同诊疗疾病将成为常态,医生、临床药师、护士应作为一个团队,开展多学科诊疗。这就要求临床药师善于挖掘临床医生对药品的需求,通过提高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能够从药学角度分析问题,给出专业建议,树立临床药师的角色定位。在临床用药中。其中的权威。

强基+扩面+激励+创新

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是对“传统药师”的挑战。为了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采取了多项措施,梅庆华将其概括为“强基础、扩覆盖、激励创新”四个方面。

强基:强化临床药师的队伍建设,包括内部培训及人才引进。“我们的临床药师有严格的培训制度,必须经过一年的规范化培训。另外,我们现在临床药师的招聘标准也很高,都是硕士、博士。”梅清华告诉健康界。

目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拥有临床药师9人,其中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2人,学士学位4人。梅庆华直言,“只有团队素质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工作质量。”

扩面:拓展服务内容。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药师不仅要积极参与临床工作,还要积极参加药学门诊、社区用药安全等活动,例如参加药学科普宣教、药品安全合作联盟活动等。

药剂师耐心指导患者如何安全用药

激励: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并给予精神和适当的物质奖励。梅清华认为,绩效分配除了跟工作量指标挂钩外,更应该向工作成绩指标倾斜,也就是说药师工作的成果更重要。因此,梅清华对临床药师的架构和绩效考核制度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将工作成绩指标纳入其中,明显提高了药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创新: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类重要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现已成为胃酸分泌异常及相关疾病的一线药物。梅清华告诉健康界,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为更好地评估、控制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自主研发了一款软件,并已于7月份投入使用,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充分发挥药师的专业价值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虽然药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宝贵功能正在回归,但不可否认的是,药师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扭转这一局面需要多方努力,但打铁还需坚强。临床药师应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职业价值。

怎样才能成为“自强不息”的专家呢?梅庆华认为,这与专业技能、人文素质、职业规划三个方面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

一是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临床药师只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才能成为适应临床要求、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建议的合格临床药师。

二是人文素质的提升,包括工作责任心、与医生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等。

最后,临床药师要善于挖掘临床药学需求并制定职业规划。梅庆华指出,临床药师必须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临床医生能够认可的“突破”,才能在临床站稳脚跟,以合理的目标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用药。科学研究。

在接受健康产业专访时,梅清华特别提到了“可行的科研”一词。在他看来,脱离临床和患者的科学研究是“没有生命的科学研究”。理想的药物研究应该面向临床问题、与疾病相关、对患者有用。

医药服务正在转型,药师的工作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虽然药学特别是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还处于变革时期,但梅清华对健康产业表示,他坚信药学的未来一定是“人人都认识药师”“人人相信药师、人人尊重药师”。”任何与药物相关的问题首先向药剂师提出,任何与药物相关的问题最终由药剂师提出。这是梅庆华对药学的远大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