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出台的最新政策(今年最新政策是什么)
为切实改变普通高中长期“一刀切”的局面,培育和发挥改革试点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动普通高中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努力开创全省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新时代。“重要窗口”。近日,省教育厅下发《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实施分类办学促进特色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提出,到2035年,初步形成支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分类办学机制,形成区域内普通高中学校布局相对完善的办学格局。合理、各有特点,能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方案》基本原则和实现方法是什么?我们来看看具体内容
一、工作思路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省从2012年开始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2014年启动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2020年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推动普通高中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普通高中,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满足不同潜力学生的发展需要。2011年启动的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建设,打破了几十年来“千校千篇一律”的局面,高中学校多元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但长期以单一教育模式配置教育资源、按升学率配置生源的分层办学格局,日益成为塑造办学特色的制度制约。因此,有必要通过整合课程、教学、评价、资源配置等更综合的方法,促进本地区普通高中的多元化发展。不同学校将形成各自的发展优势,逐步由分级办学走向分类办学,实现错位发展,让更多学校成为特色鲜明的优质高中,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促进本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
2、总体布局
通过实施分类办学改革,改变了区域分级办学的现状,逐步形成了区域内支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分类办学机制。全区普通高中错位发展,已成为一所相对成熟的特色课程体系和实施体系、稳定且具有独特教育风格的普通高中。鼓励特色示范普通高中进一步巩固办学特色,形成一批全省具有办学特色、涵盖科技、人文、体育艺术、综合等领域的现代普通高中,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科技高中拥有较为成熟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和实施体系,形成了学术高中、数理高中、工程技术高中等科技人才培养的办学优势和风格。高中。人文高中具有相对成熟的人文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和实施体系,形成了培养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办学优势和风格,包括文史高中、外语高中。体育艺术高中拥有较为成熟的体育艺术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和实施体系,形成了培养体育艺术人才的办学优势和风格,包括体育高中、艺术高中、美术高中、音乐高中和其他类型。综合高中拥有较为成熟的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和实施体系,形成了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办学优势和风格。
2020年,全省选择设立6个改革试验区和30所普通高中分类办学试点学校,探索区域分类办学机制,培育涉及科技等不同办学特色的现代普通高中、人文、体育艺术、综合教育。学校。每个设区市最多可申请设立1个试点地区和3-5所试点学校(试点学校原则上在试点区内),建设期限为3年。
2023年,总结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逐步推广成功经验,扩大分类教育试点地区和试点学校。
到2035年,初步形成支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分类办学机制,形成区域内普通高中布局相对合理、各具特色、并能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基本原则
(一)错位发展原则。区域内普通高中应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实行错位发展,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同时实现普通高中多元化发展格局。该地区的高中。
(二)办学自主权原则。普通高中要根据办学实际、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自主确定学校定位和特色发展方向,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体系,逐步发展特色。
(三)区域协调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各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统筹安排教育资源,为学校提供改革所需资金,支持学校校际调整学科教师和提高教学质量。根据需要办学条件。
四、实施途径
(一)规划布局。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地区社会、经济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从普通高中的办学历史和传统出发,统筹布局本地区普通高中的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以科技类、人文类、体育艺术类、综合类等为主的办学类型,确定本地区普通高中学校所需的办学类型,指导全区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各地区确定自身特色建设方向,实现阶梯发展。
(二)学校设置。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选择特色示范高中或鼓励工作基础较好的学校自主申请分类办学试点。学校要根据办学类型,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规划构建丰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和实施体系,确定建设规划,梳理办学特色,落实创建工作。
(三)特色建设。学校要建立以特色课程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体系,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选课体系、班级教学体系、学分体系和评价体系为核心的实施体系,以及学科师资结构的调整,学科课堂和创新实验。核心保障体系是室建设和教学资源配置,是特色建设的重点。
特色建设可分步进行。在体现办学特色的学科中,可以选择一个学科,也可以结合两个学科进行特色建设。必修课、选修必修课、选修课可以有机结合,打造特色课程。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改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形成发展优势,提高整体素质,进而逐步拓展,直至形成稳定、独特的办学风格。
(四)办学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分类办学、配置教育资源的运行机制,根据不同办学特点的学校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强学校活力。普通高中的特色建设要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需求。学校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专业团体、职业学校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开设特色课程,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特色教学队伍。
五、申请与选择
(一)申请条件。
一、试点地区申请条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教育绩效观和科学的质量观,积极发展素质教育。具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积极推动普通高中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较高。课程与教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改革成果可借鉴和推广。课程改革组织能力和教学科研支撑能力较强,具备开展改革试验区工作的相应保障条件。
2.试点学校申请条件。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严格依法管理办学,近年来未发生违法办学、招生行为。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积极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较强的课程领导、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和校本教研能力。我们在推进教学改革、实施选课选班、优化教学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发展指导、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高度重视分类办学特色发展,工作积极性较高,具备开展试点办学工作的相应保障条件。
(2)遴选程序。
选拔按照设区的市、县(市、区)自主申请,省教育厅选拔确定的程序进行。
1.自我声明。设区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可自主申请填写《试点区申报表》(见附件1),并提出教育行政部门拟提供的具体支持措施。设区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本行政区域内最好的普通高中的,填写《试点学校申报表》(见附件2)。《试点区申报表》和《试点学校申报表》由设区的市教育行政部门汇总。
2、各区市推荐。设区的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对本行政区域内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筛选,将其中优选的推荐给省教育厅,为本地区1个试点区和3-5所试点学校,提供建议。
3.审核并确认。省教育厅委托相关专业力量对设区的市教育行政部门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并公布试点地区和试点学校名单。
6.工作保障
(一)加强对分类学校的领导。实施分类办学,推动本地区普通高中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兼顾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是提高本地区高中办学水平的有效举措。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普通高中分类办学作为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作为激发中学活力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统筹谋划,研究制定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建立多方协调机制,精心组织实施,营造良好氛围,使各所普通高中学校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增强办学活力,满足学生的需要。全面、个性化发展需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二)强化条件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赋予分类办学改革试点学校在教学安排、师资选聘、经费使用、科研培训评价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充分保障学校各项改革的需要。一要着力加强师资配置的统筹协调,在区域内实施“存量配置”、“增量倾斜”等方式,配置充足、实力雄厚、符合学校特色的师资力量。二要改革招生方式,允许试点学校根据学校类型和特点,在符合办学特色要求的地区(计划人数的15%-25%)开展专项招生——办学,招收适合办学特点的学生。三要支持试点学校推进特色配套优势学科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试点学校建设班级教学所需的教室、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以及所需的教学设施设备提供必要保障进行特色建设。四要统筹协调各项教育经费,为试点学校开发特色课程、购置设备、教师交流、学生活动等提供资金支持。我省将在“之江汇”教育广场开辟“特色普通高中”网络空间,跨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汇聚众多成功案例,不断提升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建设水平。
(三)加强业务指导。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分类办学试点学校的业务指导,特别是在学校课程体系规划、特色课程开发开设、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转变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对于省级试点地区和试点学校,省教育厅将组织专门力量定期指导,组建跨区域同类型试点学校联盟共同研究,规划省级精品选修课建设规划根据不同类型高中的发展需求,逐步打造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优质选修课程。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引导学生为选择普通高中类型做好个人准备。
(四)完善监督评价。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探索特色高中分类指导和评价监督机制,根据学校特色建设规划对学校进行监督评价,并将监督评价结果作为学校评价、经费资助的重要依据。分配和政策支持。
资料来源:教育之河
免责声明:转载本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若来源标注有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携带权属证明与作者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