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奥数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变动(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探析)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变动(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探析)

发布时间:2025-01-12 03:44:21 奥数 337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原标题:2019年中考:专题《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知识网络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变动(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探析)

要点整合

一、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一、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斗争重新回到会议桌上。

2.建立标志:

1919年1月至6月,英、法、美等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凡尔赛体系形成。

1921年至1922年,美、英、日等九国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体系形成。

3、功能:

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体系协调了美、日矛盾,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局势,构成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但它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4、新的矛盾: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利品分配不均,加深了战胜国之间的内部矛盾。殖民地的瓜分,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5、结局:德国、日本成为法西斯,成为欧亚战争的根源。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二、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

一、背景:二战后,美国和苏联谋求世界霸权,双方力量均势。

2、形成过程:

序幕: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讲,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扩张:实施马歇尔计划,在经济领域援助欧洲。

形成:1949年针锋相对地反对北约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影响:

(一)严重威胁世界和平,给美苏造成沉重的军事负担;它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2)两大集团之间的力量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新战争的爆发。

4.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三、冷战后的国际格局:“一超多强”和多极化趋势

1、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俄罗斯实力逐渐增强,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2.世界主要电力中心:

(1)“一超”:美国。

(2)“多么强大”: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等。

(三)世界新格局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实力。

三、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四、发展趋势:一超多强的局面仍将持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五、当今世界不断变化,我国的应对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应对未来世界竞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六、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四、近现代影响国际局势的重要国际组织:

一、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

(一)性质: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

(二)成员:英国、法国、俄罗斯组成三国协约国;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组成三国同盟。

(3)影响:世界紧张局势加剧,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国际联盟:由美国发起,英法主导;实质上,它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维持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3、轴心国集团: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组成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4、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于1942年,由美国、英国、中国、苏联等26个国家组成,为反法西斯运动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5、联合国:1945年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

6.欧盟:

(1)时间和国家:1993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2)性质:欧洲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盟,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影响:提高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标志着欧洲一体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7.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美国与其他12个西方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号协议,建立北约。

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八个东欧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的形成。

8、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它成立于1989年11月。1991年11月,中国作为主权国家正式加入APEC,中华台北和香港作为区域经济体。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九、上海合作组织:

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自此,“上海五国”会议机制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6月正式成立,乌兹别克斯坦也加入该组织。《关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宗教激进主义公约》由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元首正式签署。该组织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专题感悟

一、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已发生三次变化。政治格局的前两次变化与两次世界大战直接相关。政治格局的第三个变化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关。它是冷战的产物。

2、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以强国主导为前提的,历来体现强权政治。多极化格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但也面临危机和挑战。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

3冷战虽然结束了,但冷战思维仍在继续。面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制约中国的因素正在增多。因此,增强内功,对外展示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利益是当务之急。

四、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根源尚未消除。我们在抓紧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居安思危、居安思危。

设计“反战”宣传标语:“世界是一家,和平靠大家”、“放飞和平鸽,世界充满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