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名校联盟联考2020(河北名校联盟二模考卷)
#高考作文##距离高考还有13天#
今天的范文分享,将为大家带来一篇基于“年轻人的童年”现象的作文。命题角度还是很独特的。
我们的作文系列也正在更新。敬请期待我们的高考作文作文第三辑——新时代青春主题素材。
之前错过第一辑和第二辑的同学和老师可以点击往期文章:
《冲刺2022年高考作文01》《中国航天精神》精选教材,考前必读
《冲刺2022年高考作文02》《审美与美育》精选教材,考前必读
【原题再现】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生活在消费主义和娱乐环境中的一代人被“热闹”宠坏了,越来越失去忍受无聊、在无聊中学习知识的能力。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习惯了把时间消磨在清爽、碎片化的笑话和信息中。“每一刻都是快乐的。但读完之后,我却感到失落,不知道自己收获了什么。”有学者把这称为“青年的童年”,其标志之一就是对延迟满足缺乏耐心。
材料二: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一生写下了超过1000万字,这需要坚强的意志来克服无聊。李普曼刚开始写作时,他的老师威廉·詹姆斯就教导他要严格要求自己:一个作家每天至少要写1000字,无论他想不想,甚至无论有没有东西可写。
这会引发你什么想法和联想?请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的见解和经历。
要求:结合素材,选择合适的角度,确定概念,明确风格,准备自己的标题;请勿复制或剽窃;不泄漏或披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解析】
这是一篇双材料的社会思辨论文。材料一描述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青少年幼稚化”现象。——年轻一代缺乏“忍受无聊”的意志和“延迟满足”的耐心。在“爽文化”和“碎片化”信息中,他们逐渐消磨时间,感到失落。材料2引用了作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的话,讲述了他如何克服无聊并取得卓越成就。两种材料形成对比关系,核心关键词是“延迟满足”和“克服无聊”。
通过分析两份材料的关键词,本文的主题就很明确了: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脱颖而出,就必须学会忍受长年累月的无聊和无聊,并用高度的自律去实现他无法实现的目标。如果你一味沉浸在网络的“感官快乐”中,无法抗拒“乱花渐迷人”的诱惑,你就会错过更好的自己。
事实上,耐烦、专注、专注事业是优秀者更深层次的品质,也是他们与平庸者最大的区别。“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无论是在职场打拼,还是科研攻坚,抑或是艺术创作,都须经过一番“板凳敢做十年冷”的磨砺,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成果的果实。从这个角度,我们似乎能窥见这篇作文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
在撰写具体文本时,考生应从材料1开始,指出当今存在的“消费主义”和“娱乐环境”的社会危害和后果,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自律品质,培养专注精神。在人物素材方面,除了引用素材二中的例子外,还可以举出各行各业坚守初心、选择一件事一辈子的例子,以增强故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
参考思路:
(一)警惕在“酷文化”中失去忍受无聊和追求卓越的能力
(二)年轻人必须培养延迟满足的耐心,才能成为不平凡的人
(3)保留失去的耐心,学会延迟满足
(四)抵制“十年板凳坐”的无聊,是成就卓越的必要前提。
【段落素材】
初心是奋斗的“原点”,坚持就像“半径”。只有两者兼备,才能画出事业与生活的圆环。现实中,很多人一开始有着远大的目标和美好的愿景,但最终却未能到达目的地。究其原因,要么是他走得太远,忘记了自己为何出发,逐渐偏离了正常轨道;要么是他走得太远,忘记了自己为何出发,逐渐偏离了正常轨道;或者他无法忍受“坐十年板凳”的孤独,无法抗拒“挥霍渐成迷人的花朵”。如果你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去挖一口深井,你自然很难品尝到成功的甘泉。事实证明,所做的一切都是从初心开始,靠坚持才得以实现。只有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做事,才能积蓄力量、取得进步。
——摘自人民日报,原标题《始于初心成于坚守》
【参考范文】
越过枯燥,获得愉悦
在平淡的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承受淡淡的孤寂与失落,承受挥之不去的枯燥与沉寂;在许多的领域里,努力不是一个跌宕起伏、激动人心的过程,而是一个枯燥的过程。
很多时候,成功不是“刀山火海”,也不是“人间炼狱”,而是枯燥的训练,持续的输出,累的时候“坚持久一点”,多一点执行力。每一个令人敬佩的专业成就,每一个行业内外公认的专业人士,都经历过常人无法忍受的无聊。
最近,我读到学者刘庆的一篇文章。在谈到“忍受无聊”的能力时,他指出,学生如果在娱乐文化的背景下成长,就不能容忍没有笑声、没有兴奋、没有生动的说话方式。时间很短,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在下降。手机上那些又短又快的东西破坏了他们深度阅读的能力。年轻人对“无聊”的容忍度很低。
确实,对枯燥的忍耐力,可能是一个优秀的人最深层次的素质,也是他与平庸者最大的分野。生活在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环境中的一代人,被“精彩”惯坏了,越来越失去忍耐枯燥、在枯燥中学习的能力。人们热爱爆梗、段子、笑点、包袱的感官刺激,习惯被消耗自己时间的娱乐文化所“喂养”,难以越过枯燥门槛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学习越来越依赖如社会学家伯格曼所说的各种“装置范式”,这些阅读装置以友好而人性化的方式帮你消除各种“枯燥”,将费力的文字转化成轻松的视听语言,植入笑点。这个过程生产着让人躁动和焦虑的欲望,而不是用厚重的知识思想去驯服欲望,并让人安静下来。
但能真正滋养一个人的事物,往往都带着某种枯燥的性质,需要理性的主体忍受一定程度的枯燥,投入深度注意力。枯燥是一个门槛,是为不学无术者、浮躁者、消遣者设置的障碍,越过这个门槛者,才能慢慢获得愉悦。精彩,不是一个被动获得的结论,不是让别人“喂养”,一下子就提起你的兴趣,而是在孤独静观、克服枯燥后“先涩后畅”,习得新知,解开困惑。
就学习而言,写作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一举成功的人很少是那些从一开始就有写作冲动的人,而是在克服了前30分钟的无聊过程之后酝酿出来的。读书也是一件无聊的事情。读一本好书需要有资格。你必须有耐心放慢脚步,坐在板凳上才能获得这份阅读资格,而不是读完一两页就扔掉。上好课也需要忍受无聊。评判一门课程的好坏,不能以“10分钟能不能吸引我”的消费者傲慢为标准。这是对好课程的侮辱。
看看那些能让人成功、滋养他人、处处令人钦佩的优秀品质。事实上,大多数都与忍受无聊有关。延迟满足、专注和自律都是为了克服无聊。勤奋、努力、坚持、节制、谨慎、珍惜时间、独立、耐心、适应能力。其实,从这些品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无聊的超越性。
接受并克服无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这些让我们终生受益的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