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奥数 >抗原检测的原理是什么(抗原检测技术)

抗原检测的原理是什么(抗原检测技术)

发布时间:2025-01-13 16:51:15 奥数 682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原标题:2023年高考考点:抗原检测原理(胶体金法)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2月8日发布公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明确所有人员本着自愿原则,可以随时进行自身抗原检测。那么您知道COVID-19抗原检测的工作原理吗?

抗原检测的原理是什么(抗原检测技术)

胶体金检测方法是一种定性检测方法,涉及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即某种抗体与某种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然而,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是肉眼看不到的,因此将抗体与胶体金偶联。胶体金是金盐还原成金元素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浮液。它通常呈红色,在碱性条件下表面带负电,因此可以与带正电的物质(如新冠病毒抗体)结合。COVID-19抗体的这两种肉眼看不见的特性可以通过胶体金的颜色来显示。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样品孔,第二部分是胶体金纳米粒子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缀合物,第三部分是固定有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试纸条(标记为T,即Test,检测线),第三部分是固定有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试纸条。这四个部分固定的是另一种可以特异性结合新冠病毒抗体的抗体(标记为C,即Control,质控线)。

T线显色的原理:

添加样品后,样品向前流动。当到达第二部分时,如果样本中含有COVID-19抗原,胶体金偶联的COVID-19抗体就会识别并结合COVID-19抗原,样本继续向前流动。当到达T线时,T一线新冠病毒抗体也会与新冠病毒抗原结合。即,形成“T系抗体-待测抗原-胶体金偶联抗体”的三元复合物。大量胶体金固定于此,并显示红色条带,判定为阳性。如果样本中没有COVID-19抗原,T线上的COVID-19抗体无法捕获胶体金偶联抗体。T线不显色,判定为阴性。

C线显色的原理:

样品的向前流动带动胶体金颗粒向前移动。多余的胶体金颗粒到达C线后,其偶联的新冠病毒抗体与C线的抗体结合,大量积累并呈现红色。如果C线上没有红色条带,则说明抗原检测板质量有问题,检测结果不可信。

“抗原检测”检测的是什么?

病毒就像包裹在软糖馅料中的各种软糖豆。

“软糖三明治”位于病毒粒子的中心,其主要成分是核酸(ssRNA),为病毒的复制、遗传和突变提供遗传信息。外面的“软糖”是病毒体的蛋白质外壳,称为“核衣壳”(N),它可以保护病毒核酸免受外界因素的损害,并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进入之前,包裹在“糖衣”上的“糖衣”可以理解为病毒粒子的包膜。它是围绕病毒核衣壳的双层膜。

新型冠状病毒的“糖衣”色彩极其丰富,其膜上有刺突糖蛋白(S)、包膜蛋白(E)和膜蛋白(M)。这些结构蛋白中,N蛋白在不同的SARS-CoV-2病毒株中高度保守,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它是病毒感染细胞后表达量最高的结构蛋白,是很好的检测生物标志物。目前,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一般以检测N蛋白为主。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原理

假设这是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原(N蛋白)的口咽/鼻咽拭子。拭子处理液释放并洗脱后,N蛋白随处理液一起滴入样品孔中。

待测样品在纸纤维形成的毛细力作用下从试纸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在这个过程中,N蛋白会经历三个层次。

注:第一级:金标抗体(金标2019-nCoV抗体);第二级:T线抗体(2019-nCoV抗体);第三级:C线抗体(“金标2019-nCoV抗体”二抗)。

样品在毛细作用下沿着测试卡的采样孔端向前移动。如果样本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抗原,该抗原就会与胶体金标记的COVID-19N蛋白抗体MAb1结合,形成新型冠状病毒抗原-胶体金标记抗体复合物。复合物随样本继续迁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被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另一种新冠病毒N蛋白抗体MAb2抗体捕获,形成紫红色检测线(T线),表明新冠病毒抗原是积极的;如果检测线(T线)不显色,则表明新冠病毒抗原呈阴性。检测卡上还含有一条质控线,即C线。无论样品中是否含有相应的分析物,都会出现紫红色质控线(C线),以判断层析过程是否正常。

质控:用于确定是否有足够的样品以及层析过程是否正常。当金标COVID-19抗体用液相色谱分离至质控区(C)时,被羊抗小鼠COVID-19抗体捕获,形成金标COVID-19抗体抗COVID-19抗体复合物。材料,在质量控制区域(C)中形成红色带。

【生物动画】病毒抗原检测原理(胶体金法)

新冠抗原居家自测步骤:

1.洗净双手,拿出检测卡、采样拭子、提取液等物品,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

2.头部微扬,插入双侧鼻腔(1-1.5厘米),轻轻转动(4次),并停留足够的时间(15秒)

3.将取好的拭子浸泡在样本提取液里面(20秒),挤压拭子(5次),使得拭子上的样本充分与提取液混合均匀。

4.折断拭子头,将加样的盖子盖回提取液管。

5.取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卡,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并将其水平放置在台面上

6.垂直加样4滴到加样孔中,计时15分钟并等液体自然扩散,在等待的时候避免移动检测卡。

7.等待15分钟后观察结果

C区

T区

结果判定

红条

红条

正(+)

红条

没有任何

消极的(-)

没有任何

红条

无效的

没有任何

没有任何

无效的

8.检测完毕,将所有东西收到垃圾袋里,妥善处理。

1胶体金

胶体金是胶体纳米金,由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如白磷、抗坏血酸、柠檬酸钠、单宁酸等)作用下聚合成一定尺寸的金颗粒,在静电作用下变成金颗粒。稳定的胶体状态,形成带负电荷的疏水性胶溶液。

2023年高考考点

胶体金标记主要包括三种力,即静电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和金硫键。胶体金在弱碱性环境中带负电,可以与蛋白质分子的带正电基团形成牢固的键合。由于这种结合是静电的,因此不会影响蛋白质的生物特性。

2个乳胶微球

乳胶法是以有色乳胶微球为载体的间接凝集试验。可溶性抗原吸附在其表面,特异性抗体与其结合,引起凝集反应。目前,免疫层析常用的彩色微球大多采用内包埋法制备。染料位于微球内部,不易渗漏,形态结构相对稳定。

免疫层析产品中使用的彩色乳胶微球粒径比胶体金颗粒大(彩色乳胶微球粒径为200nm-400nm,胶体金粒径为20-40nm),相对灵敏度为更高。

乳胶微球颜色鲜艳,可包覆氨基、羧基、硫基等多种官能团。因此,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通过吸附(胶体金)以共价键的形式与抗体偶联。抗体只能通过吸附结合)。对于含有多个硫原子的分子,乳胶微球的标记效果更好。

胶体金法和乳胶法的操作流程基本相似,以双抗体夹心法为例:

双抗体夹心法演示

3个荧光微球

荧光微球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标记在颗粒表面或嵌入微球内部的荧光物质,如荧光素。它们一般呈球形,直径从纳米到微米不等,可以被激发光激发。发出肉眼可见的荧光。

荧光微球的形状和尺寸比较稳定,粒径均匀,单分散性好,发光效率高,重复性好,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后的各种反应良好,吸附力强,比表面积大,表面积大。反应能力强,凝集作用大。基本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荧光物质光学稳定性好,荧光强度需要通过免疫荧光分析仪读取。荧光微球发出的荧光信号持续强且稳定,易于用仪器检测荧光信号。

荧光免疫层析是利用荧光微球表面修饰的官能团(如羧基)与抗原或抗体共价结合,利用荧光物质发出稳定、强的荧光信号进行定量检测。

总的来说,这三种免疫层析标记物各有优点。胶体金法和乳胶法的特点是不需要使用特殊仪器,通过肉眼即可判断。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其中乳胶法显色能力更强,结果显示更直观。与胶体金法、乳胶法相比,荧光免疫层析法灵敏度更高,但使用时需要配套的荧光检测器。目前尚无家用型,且仪器价格较高。此外,荧光微球的成本高于胶体金和乳胶,且其可及性存在偏差。

声明:本文合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规定时间内删除。

温馨提示

近日,微信官方更改了公众号推送规则,不再按照更新时间顺序排列。

所以如果您想尽快收到《品数学》的推送,可以在每次阅读后点击“在看”,或者“星标”,这样《品数学》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

点个“在看”,只要你想看,我们都在。

点个“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立即加星并立即阅读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