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十二种修辞手法及作用及答题(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
赏析能力是高考语文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一篇文章可鉴赏的角度也很多,包括语言运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人物形象,谋篇布局等等。而对于修辞的赏析是高中考试中的“常客”,而修辞中最常考的莫过于比喻了。对于比喻这种修辞的考察也是越来越灵活,之前我们常说看到比喻的修辞的表达效果加上“生动形象”准没错,答上生动形象就有一分了。可现在的考题不按套路出牌了,它会在题干中直接告诉你,比喻的效果就是生动形象,让你对此进行赏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真正理解比喻这种修辞,理解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理解这个比喻为何“生动形象”。那么是不是这类题就没有答题方法了呢?NO!只要是考试,就有标准,只要有标准,就有规律可循。无论是常规的考察比喻的表达效果,还是赏析比喻如何做到生动形象,都有一定的解题步骤。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任何题目的解题技巧都是建立在文章内容和情感理解的基础上,任何脱离文章内容来谈技巧的做法都如空中楼阁,一触即垮。比喻修辞的知识图表
从高考真题来赏析比喻这种修辞。
【2010年秋季高考上海卷】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她喃喃说,我要和你一起去。选自第二篇现代文阅读《天目山》第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2分)【答案】:形象生动(1分)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解析】:这个比喻形神兼备,首先是形似,用海水状满含的泪水,其次是写出了内心的巨大起伏,结合前面“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及后文对故事原委的叙述,可知,内心翻动的是极度的悲痛之情。比喻的效果是:形象。【答题方法运用】生动形象+对象(母亲的双眼)+特征(饱含泪水)+情感(悲伤)【2014年秋季高考上海卷】时值拂晓之前,那是众鸟还没有开始啼鸣的一段沉静。湖泊轻轻地喘息着,像是还在睡梦之中,一起一落;依我看,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将大地上所有的声音都吸了进去。那是宁静的时光——没有吹动树叶的风,没有泛起波浪的水,没有兽叫和鸟鸣。然而,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倾听,绷紧了所有的神经去听——我也不知道听什么——只是试图捕捉到当黑暗离去时那一瞬间的意义。选自第二篇现代文阅读《宁静》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答案】该句将湖泊比喻为“一块巨大的海绵”(1分),用海绵吸水来喻湖泊吸音,海绵“巨大”突出湖泊吸音能力强(1分),把作者微妙的主观感受用常见物品传递给读者,形象而生动(1分)。【解析】注意找出本体和喻体,并把比喻的作用解释清楚。【答题方法运用】(1)将···比作···(将湖泊比喻为“一块巨大的海绵”)(2)分析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喻体的特征(用海绵吸水来喻湖泊吸音,海绵“巨大”突出湖泊吸音能力强)(3)情感或总结(把作者微妙的主观感受用常见物品传递给读者,形象而生动)【2016年秋季高考上海卷】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选自第二篇现代文阅读《湖殇》第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3分)【答案】这个比喻,将“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的”感觉比喻为“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的感觉,十分形象逼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不光是疼痛的感觉,还有因为是自己的骨头而有痛心悔恨的心理;而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同样不仅有脚底的疼痛,更有因为这湖的干涸是人类自己行为造成的而产生的悔恨心理。【解析】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根据文本,辨识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然后再根据比喻修辞的特点,分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欣赏这样比喻的作用【答题方法运用】(1)将···比作···(将“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的”感觉比喻为“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的感觉)(2)分析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喻体的特征(3)情感(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不光是疼痛的感觉,还有因为是自己的骨头而有痛心悔恨的心理;而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同样不仅有脚底的疼痛,更有因为这湖的干涸是人类自己行为造成的而产生的悔恨心理。)【2017年秋季高考上海卷】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何等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生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你已经在这里奔波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帐篷,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是能"夜半到客船"吗?妻子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的一颗爱的心。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孩子已经六岁了,他的记忆里,你只是一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能回答,你的竹园里却生出了无穷无尽的黄蛉,它们在鸣叫着,窸窸窣窣的,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所以,她捉住一只,装在这精巧的盒子里,在你再一次回去的时候,送给了你吗?选自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相思》问:把帐篷比喻成“小舟”形象生动,而从第4段画线句整体来看,“小舟”这一喻体的选择另有巧妙之处,请加以赏析。(4分)【答案】画线句中的“小舟”与冷月清辉下广袤的沙丘沙海形成对照,/苍凉辽阔的环境突显帐篷的微小,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小舟”又让人联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想象寒山寺的钟声跨越万里,慰藉主人公的相思之苦。/选择“小舟”作为喻体,能将沙漠、冷月、客船、家乡钟声巧妙联系起来,/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六个点,答对一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解析】这道题除了赏析生动形象的特征,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小舟的选择另有巧妙之处”,那么如何巧妙的,需要结合句子的前后关系,作者的情感来进行理解。【答题方法运用】(1)将···比作···(2)分析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喻体的特征(选择“小舟”作为喻体,能将沙漠、冷月、客船、家乡钟声巧妙联系起来,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3)句子前后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对比,照应,铺垫等(“小舟”又让人联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想象寒山寺的钟声跨越万里,慰藉主人公的相思之苦。)(4)结合作者情感(画线句中的“小舟”与冷月清辉下广袤的沙丘沙海形成对照,/苍凉辽阔的环境突显帐篷的微小,表现主人公的孤独)【2019年秋季高考上海卷】骑着单车,我行在满是粗大石粒的乡间公路上。夕阳在祁连雪山的头颅上耀着碎金,细微的东风带着细微的黄尘,蛇一般急速游走。它们擦过了我的身体,进入到我的肠胃,但长久的沙漠生活,已使我逐渐习惯了尘土满面和呼吸憋闷的感觉。公路两旁的白杨紧密相挨,一棵接着一棵,它们的枝桠相互挽着。再庞大的树林,也是一棵一棵的树组合起来的,每一棵树的生长就是树林的生长,一棵树的死亡也是一个生命的死亡。树还有我们身边更多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和尊严。选自第二篇现代文阅读《流沙中的弱水河》问: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13段画线部分。(3分)【答案】(3分)答案示例:画线部分将沙砾比作皮肤,将流沙比作皱纹,将风暴比作张开喉咙向上天发出的嘶吼(1分),喻体选择贴切新颖又有视觉冲击力,与戈壁严酷(或强悍/充满自然的伟力)的环境特点相契合(1分),也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悲怆的情感(1分)。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3分为止。【解析】这道题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赏析比喻的修辞,需要我们对句子中的修辞有一定的判断,然后结合内容进行赏析【答题方法】(1)将···比作···(画线部分将沙砾比作皮肤,将流沙比作皱纹,将风暴比作张开喉咙向上天发出的嘶吼)(2)分析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喻体的特征(喻体选择贴切新颖又有视觉冲击力,与戈壁严酷(或强悍/充满自然的伟力)的环境特点相契合)(3)结合作者情感(也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悲怆的情感)十二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免费试听课
点击“在看”给我一个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