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考复读生有多少人(2020年全国高考复读人数是多少)
近期,多省市陆续公布了2021年高考报名通知。对于新高考地区的复读生来说,新高考的挑战已经正式开始。新高考制度下,复读生该如何应对新高考、面对挑战?快来看看吧!
明年复读生多吗?
虽然近年来官方数据尚未公布,但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跟踪研究》发现:
2011年至2018年,第一代大学生(即父母没有上过大学,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进入大学的学生)在全国本科院校中保持着70%以上的比例。同时,与非一代大学生相比,多次参加高考(即复试)的一代大学生较多,占比19.91%。
此前,各省公布了复读生人数。从列表数据可以看出,河南作为高考报考人数大省,复读人数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复读生人数为46.74万人,复读生比例为40.36%,可见河南省2021年高考竞争将空前激烈。
此外,随着教育的普及,报考高考的人数逐年增加。预计明年复读生人数还将增加。
复读生面临新高考的挑战
新高考政策下的备考势必会带来以下挑战。
1
考试大纲
每年的考试大纲都会指明要测试的内容。这是教师备课、学生备考的重要依据。他们可以了解考试要点并确定考试准备的方向。
广东省明年将在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2021年高考很可能取消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将更加接近新高考。没有考试大纲来“指明方向”,这会给你的备考方式带来重大变化和挑战。
对于一些习惯“死记硬背、答大量题”的复读生来说,新高考将更加注重考生的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备考的学习方法上,这类复读生需要做出重大调整,改变学习方法,以适应新高考的考核重点。
2
新高考“3+1+2”选科模式
对于习惯文理科科目的复读生来说,新高考“3+1+2”选科模式是需要适应的部分。
可能大部分考生还是会沿袭原来的文理科学科模式,选择“纯文科”或者“纯理科”模式。但从大学专业选择要求来看,“理科”复读生的专业选择范围有所增加,而“文科”复读生的专业选择范围相对较小。如何权衡目标院校的选科和专业是一个大问题。挑战。
同时,准备时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应届毕业生在高一就已经选好科目,并用了近两年的时间适应新的高考制度。然而,对于复读生来说,这个时间只有9个月。除了适应体系之外,如果复读生不选择纯文学/纯科学,就意味着复读生要花9个月的时间去学习一门自己已经不熟悉的学科,重新学习、掌握、并掌握不熟悉的文科或理科科目。为了巩固,还必须参加相应的资格考试,这也会给备考带来更大的压力。
3
“行走课堂”班级典范
新的高考制度下,你可能要面临“转班”的班级模式。对于已经适应固定班级环境的复读生来说,备考环境的变化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也是一个时间问题。复读生只有9个月的时间需要适应新的人际关系。这也对复读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担忧:复读生就读学校的资源和师资能否跟上新高考全面推进的步伐,这将影响复读生的准备工作。不同程度。
4
数学不再分为艺术和科学
新高考将取消文科、理科数学科目。这一变化将更有利于主科复读生。内容范围会缩小,难度可能会降低。但对于已经适应了文科和数学难度的复读生来说,没有文科和理科科目的数学科目难度可能会增加。尤其是对于原本数学成绩较差的复读生来说,挑战会变得更加困难。
5
资格考试科目
新高考模式下,为了避免在夏季高考中与众多应届毕业生和其他复读生展开激烈竞争,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复读生会选择退而求其次,将“保住大学学历”视为“保住大学学历”。”作为明年考试的准备。唯一的目标是广东考生选择参加春季高考,即语文、数学、英语考试。
如果你只参加语文、数学和英语考试,你还需要参加以下科目的考试:
6
志愿者表格
此前,高考申请表以“学校+专业”的方式进行,但在新高考模式下,高考申请表改为“学校专业组”。
所谓“学校专业组”,是指同一学院有多个招生专业。如果学科要求相同,则组成一个学校专业组,并使用一个代码。多个大学专业组有多个代码。这意味着一个机构可以有多个代码。考生由学校专业组填写申请表。可以肯定的是,按院校专业组别填写申请的考生数量将比目前的15所院校还要多。考生将有更多选择,但填写申请的难度也会比旧高考模式更高。
复读生如何备考新高考
1
保持乐观
不可否认,复读也是实现理想、考入目标大学的一种方式,尽管这个过程中你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专家表示,复读生要学会自己减轻压力,也就是说要学会发泄、转移情绪。刚刚结束的高考成绩已经过去,我们需要尽快走出阴影。
其次,复读生要有决心和毅力。重读时要及时调整心态,保持自信、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最后,很多复读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基础知识存在漏洞、学习方法不明确、应试技巧不够等。这些都需要不断修正。
2
正确评估自己的潜力和实力
由于高考新政策带来的种种变化,复读生备考变得更加困难。如果你成绩一般,基础薄弱,听课困难,成绩不稳定,自信心低下,不妨改变——复读的方式,把重点放在“语文”上。数学、英语考试”,通过春季高考进入“保本大学”,再通过夏季高考“抵消你的资本”,考上优质大学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并且您不必担心失败。
3
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很多复读生在学习中存在基础知识漏洞、学习方法不清晰、应试技巧不够等缺点。这些都需要不断地修正。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适应高考新政策带来的变化,迎合高考新政策的考核重点和考核方式,“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复习,这样以便有效地利用剩余时间。准备考试。
同时,巩固提升优势学科,夯实薄弱学科基础,稳定一般学科。如果在选科上选择了新科目,比如原文科学生选择了理科,或者主修生选择了文科科目,那么重点要合理分配,不建议专攻一科。
4
确认目标
大多数决心复试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具体分数还是想要进入的大学。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将这个目标分解到各个科目,通过分数评估、阶段性目标设定、考试复习等,细化、分步骤地向目标迈进。
5
注意时间管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完成学习任务固然重要,但熬夜会导致白天的学习状态下降。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教导更为重要。把精力集中在课堂上,你就能更有效地理解和学习。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6
相信自己
与应届生相比,复读生已经经历过高考,会有更丰富的考试经验。他们必须相信自己。既然选择了复读之路,就必须坚守目标,端正心态,抛开杂念,专心学习。
声明:本文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快报团队、经纬教育、陈三硕科技、网络等整理,转载时请注明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