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世界设计之都排名)
澎湃新闻记者于凯
经过“十年耕耘”,“上海设计”已成为上海一张亮丽的名片。
2010年,上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UCCN)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立足新发展阶段,上海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力,持续打造“创新设计之城”典范。
从浦江两岸45公里的滨江海岸线到“最美玻璃穹顶”亮灯,从上汽威马获奖车型的亮相到翱翔蓝天的C919客机,从““一米宽,一万米深”的晨光从文具到产品,“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三圈”的上海家化化妆品,上海的设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产业,与旅游不断融合,创意设计产业蓬勃发展,“设计之都”建设蓬勃发展。
2022年9月15日至18日,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将在上海黄浦江畔举办。本届展会以“设计无界,融合共生”为主题,旨在打造世界级设计行业盛会。通过这次会议,世界将更加了解创新、海纳百川、充满活力的上海。上海的设计也在不断走向世界。
工业发展较快
2021年7月,南京东路中央购物中心正式亮灯。五颜六色的灯珠犹如夜空中的星星,由四栋历史老建筑组成的内十字街被改造成了一个开放的广场,形成了一座“中华商业大厦”。“第一街”拥有百年未见的穹顶景观。
设计的魔力让“外滩最美玻璃穹顶”成为游客争相参观的城市地标。
2021年7月,“外滩最美玻璃穹顶”。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上海充分发挥建筑设计优势,鼓励和支持自主原创设计,在中心城、五新城、河流等区域精心设计城市地标,通过设计打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以建筑设计为例,行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1235.6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001.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36%。
包括建筑设计在内,上海创意设计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的各个环节,打造城市空间,优化公共服务,点亮美好生活,共同打造城市品牌。
上海成为汽车之都离不开设计,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设计等领域取得了突破。例如,上汽荣威RX5、eRx5荣获2017年德国iF全球设计奖;上汽纯电动智能超跑SUV荣威漫威交互设计也荣获行业奥斯卡“iF设计奖”。
以工业设计为引领,C919客机成功翱翔蓝天,在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诞生了一批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上海设计”产品。
在时尚设计领域,上海正在成为全球潮流的第一地,时尚智能产品不断推出。在数字化设计领域,上海正在加快人工智能、AR/VR、5G等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在网络视听、动漫游戏、数码等数字内容领域持续发力。出版;在服务设计领域,上海积极涉足医疗保健、商品零售等领域。提升银行、电信、餐饮、旅游、文化等各领域服务体验。
10年来,上海创意设计产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总产值从2012年的4724.6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621136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
品牌更响亮
上海荣获“设计之都”称号,也带来了知名设计企业不断涌现、设计成果层出不穷、文化创意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可喜局面。
作为上海民族文具品牌,晨光坚持“从一米宽挖到一万米深”的态度,攻克钢笔墨水的核心技术。每年投入1亿多元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文具品牌。制造商之一,拥有超过900项专利,其产品设计荣获国际工业设计四大奖项:——德国iF奖、红点奖、日本G-mark奖和美国IDEA奖。
今年金秋开学季,每年推出数千款新品的晨光推出了博物馆-濒危动物海洋系列,将濒危海洋动物的形象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澎湃新闻记者于凯摄
每年推出数千款新品的晨光今年秋季推出了“博物馆-濒危动物”海洋系列,将濒危海洋动物的形象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其中,植物残体中性笔的原料是甘蔗和小麦。杉木等植物残留物,减少不必要的塑料消耗。
1915年,上海家化凭借“双梅”牌粉红蛋糕荣获世界博览会金奖。在设计上不断创新,先后创作了“六神”、“佰草集”、“美加精”、“启初”、“雨泽”。“嘉安”等众多中国知名品牌见证并参与了上海本土企业一步步发展成为跨国企业的全过程。
上海家化先后创立了“六神”、“佰草集”、“美克萨明”、“启初”、“雨泽”、“家安”等多个中国著名品牌。澎湃新闻记者于凯摄
2021年,上海家化实现营收76.5亿元,净利润6.49亿元。其销售网络已覆盖全球五大洲。全球工厂年产能合计已达9亿件。连接后,其产品可绕地球三圈。
唐纳利(Donnelly)是一家总部位于芝加哥的世界500强企业,拥有158年的历史,是工业设计领域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实业和外资企业。出于对上海“设计之都”发展前景的看好,公司将亚太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上海。
当纳利亚太区总裁叶毅表示,设计创新不仅要服务时代,更要绽放未来。唐纳利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中国市场的发展。目前在上海、深圳、东莞、成都设有办事处。工厂、办事处和商务中心已部署在北京、苏州、广州、昆山、香港、台北等地。
面对国内外优质企业,上海通过优化“一轴、一带、两河、多圈”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市级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为上海文化创意园区建设提供载体。创意设计的发展。截至目前,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认定市级文化创意园区149个(其中示范园区25个)、市级文化创意示范建筑16个、市级文化创意示范建筑28个等。市级文创示范空间,“上海设计”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品牌响度更大。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市级文化创意园区总建筑面积达836万平方米,累计入驻文化创意企业近2万家,创造就业岗位超过70万个,贡献GDP超过300亿元。税收收入。
当纳利将亚太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上海。下图为该公司展出的部分创新设计产品。澎湃新闻记者于凯摄
为人才提供更多保障
2010年工信部等11部委《财富》、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等系列顶层设计文件相继发布,推动设计赋能制造及相关产业。
在国家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上海不断优化设计城市建设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动员全市力量推动设计城市建设上海设计之都建设。
其中,2022年发布的《上海市设计之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设计产业繁荣、品牌突出、生态活跃、氛围浓郁的“设计之城”。在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中,我们将展示上海理念,扩大上海影响力。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美誉度,全面建设世界级“设计之都”。
从河对岸看2022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主会场船舶馆效果图。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制定发布了《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提出了175类急需人才,其中设计类人才6类,以加大人才引进开发力度,创新人才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如今,一大批优秀人才活跃在上海设计舞台上。他们有的荣获院士,有的创造了独特的知名品牌,有的年纪轻轻就获得多项国际奖项,有的承担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项目和项目。
例如,飞机设计专家吴光辉曾担任国家重点项目空警2000(飞机)和ARJ21飞机的总设计师。现任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国家重大专项工程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他主持完成了新一代超大型客机。以关键机翼、飞控系统、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第三代铝锂合金等为代表的先进干线飞机研制,攻克了国外多项限制对华出口的技术难题,走出了一条完全自主化的新道路。知识产权。民用飞机发展的前瞻性设计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世龄担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解读总策划。主持完成了南浦大桥建筑设计、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上海格致中学教学楼、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上海外滩公共服务中心等。和其他项目。
2010年以来,上海新增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9人,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6人,设计领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者4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新锐获得者2人。人才。在全市现有18所创意设计学校中,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是上海第一所以创意设计教育为特色的中学。
即将召开的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还将评选出第一批“国际设计百强”智库名单,邀请国内外设计名人、知名学者、领先设计企业领导人组成高端智库阵容助力上海设计城建设。
回顾过去,上海设计城建设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上海设计城的蓝图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