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强化学校教育扶贫档案管理规范化实施细则(学校教育扶贫档案目录)
随着教育精准资助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日益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精准扶贫档案管理是教育精准资助的基本保障。渭城区教育体系从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角度入手。围绕工作部署、工作机制、教育脱贫学生资助状况、工作创新等六个方面,加强学校教育扶贫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
——领导高度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为做好扶贫工作,区道南学校成立了学校教育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校办公室、会计室、教务处具体落实。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各年级多次开展贫困学生调查,摸清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做好贫困学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正确的工作态度是精准拨款的重中之重。教育精准资助学生分为不同级别的资助。道南学校工作人员对所有学生档案进行校对、修改不少于40次,实现纸质材料“零篡改”、数据材料“无打架”,档案材料标准化,这是道南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的一大特色。
——开展助养家庭政策宣传工作。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法是召开家长会。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了解扶贫政策和最新动态,赢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第二步,多与受助学子交流,不时与他们交谈,多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政策宣传。这样,无论是精准教育经费档案编制,还是其他扶贫工作,家长和学生都无形中得到了提振。
——事半功倍、少犯错误的秘诀,就是充分领会各项上级扶贫文件精神,做好文件分类存放工作。道南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经费档案的整理,本着不模糊、不似是而非的原则。一是文件要分类,不要随意堆放;二是规范档案内容,如上级信件、活动照片、举报材料等,尽量做到准确;三是校对准确的学生信息和学校留存的学籍信息。确保信息一致,无遗漏。上述标准化操作流程和方法,实际上是上级文件的工作要求。
——保存好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复印件进行检查和修改。即使上级信息发生变化,也不会偏离现实。对收到的第一手资料不做任何修改,并及时复印,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准备校对和修改,数据逻辑变得更清晰、更规范。
——开动脑筋,拓宽思路,在上级部门工作要求的前提下,任何能够解决学生学业问题和生活困难的方法都值得尝试。例如,道南学校开展“暖阳行动”帮扶活动,以实际行动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精准扶贫决策部署和要求,把温暖关爱送到每一位学生心中,传递爱心爱的正能量。到每个家庭。负责教育精准经费的领导和老师,通常会利用课间和自习时间为所资助的学生服务,不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多与学生交流。这可以对一些性格内向、沟通能力差或自卑的学生进行精准的教育,帮助他们慢慢改变心态,从而进一步让学生“阳光”地面对生活和学习。(文/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