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需要什么能力(做行业研究需要具备什么)
这里主要讲一下卖家研究员的一些技巧和知识:
一、金融财会知识
1.金融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员,必须涉及基础金融知识,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计量与定价、固定收益分析、投资科学、股票市场运行机制等。
金融知识的深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决定了报告的思想深度。
2、财务会计知识
研究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与大量的财务报表打交道,因此掌握报表的编制规则和相互联系是最基本的技能。
此外,研究人员还必须具备财务比率的计算和理解、财务数据的趋势分析、公司估值以及财务数据欺诈检测等相关技能。
掌握财务会计知识会让你的研究如虎添翼。
总之,财务会计知识是分析的基础。如果掌握不好,一切研究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二、行业相关的认知
1、熟练了解所负责行业的基本特点。
行业研究人员必须了解行业的整体供需状况、行业的主要技术经济特征以及市场对现阶段供需水平的一致预期。
例如,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是否具有规模效应、主要竞争手段(技术、品牌、渠道、管理)、波特五力模型要素等。
2、熟悉行业估值的历史区间。
行业研究人员必须熟悉纵向历史区间,并能够将其与当前的经营或利润状况相对应,以把握行业生命周期。
3、熟悉行业内主要公司及其经营状况,并对当前估值进行横向比较。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人员的基础积累阶段会持续一年左右。在此期间,要详细梳理行业的基础数据和竞争特征,明确行业和主要企业的纵向和横向比较。推荐标的往往是根据基本面和估值(尤其是横向)比较来进行的。
三、沟通技能
1、只会写研究报告的研究者不是好研究者。
科研人员的价值来源于市场影响力。因此,他们不仅要洞察行业规律、发现股票的价值,还要懂得如何向基金经理和市场传达自己的投资理念。
2、此外,与上市公司的良好沟通也是发现公司价值的重要前提。
具体包括:
(1)与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或证券代表,甚至总经理或董事长)和同行(买方和卖方研究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2)通过沟通,及时获取上市公司及行业整体的最新信息,如业绩大幅增长或下滑的判断、资产重组、配股信息、产品/技术突破、再融资、股权激励等、增持或减持股份等。
(3)能够判断信息的价值并提出合理建议,同时及时跟进长期信息。
(4)掌握判断信息价值的技巧。
以下是可用于识别信息质量和价值的两个原则:
首先,信息与行业、公司基本面不存在逻辑偏差。
以下情况存在逻辑偏差:例如,投资金额较大,但公司实际资金短缺;比如,号称是技术突破,但缺乏足够的技术积累;声称业绩大幅增长(分配比例较大)但大股东或高管并未减持;号称业绩大幅增长,但在同行业中表现不佳,且公司缺乏足够的个性化因素。
其次,关注信息套现的时机,套现前要综合考虑与市场整体的互动。
例如,有时信息是真实的,但提现时间太长。在此期间,市场表现疲软,可能会提前止损。
因此,不仅要广泛了解信息,更要及时、密切跟踪信息,做出或调整相应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