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奥数 >教育局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

教育局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

发布时间:2025-02-16 03:52:41 奥数 335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陕西教育信息网讯2016年,略阳县教育体育局基于准确分析判断、深入调查研究,亮出五套“组合拳”坚定不移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改善设施条件。统筹教育经费使用和管理,继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全面落实教育经费的15%专门用于中小学校信息化设施建设偏远农村地区。争取中央省教育信息化计划专项资金支持,对传统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进行改造,优化升级终端设备,逐步提高活力比例。统筹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二期、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有序消除新建公园数字化校园建设盲点,填补校园电视建设空白1000人以上的车站。在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开放校园网络,逐步实现中小学宽带网络全覆盖,缩小学校之间的数字差距,确保城乡师生共享信息服务。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机制,制定学校购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开发,加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化资源。

教育局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

二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按照“强化应用、深化培训”的方针,坚持应用驱动原则,科学编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分批、分期组织在职教师进行全程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化培训、考核、认证一体化机制,倒逼教师参加全日制、高质量培训。开展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命名试点,着力打造一批信息化应用示范资源。定期举办校际信息化应用交流、现场观摩、名师示范等专题活动,推动形成教育信息化竞争发展新格局,加快赶超。灵活的信息化培训形式,依托多媒体教学竞赛等载体,采取“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的方式,磨练教师掌握信息化新技术的能力。

三是创新科研训练教学模式。广泛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水平,促进信息资源建设、实际应用和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推进网络化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探索构建网络化远程协同教学、远程协同学习、远程协同教研新模式。逐步普及骨干教师主导的在线教研,提高教师在线学习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学资源建设,创新教师教学模式和教育模式,打造一批高质量网络视频课程和一批优秀教学应用成果,带动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提升。定期开展“一师一课、一课一师”活动,确保每年平均有30%以上的教师参与数字教育资源库建设,促进线上线下共享资源。

四是提高管理防护中的安全技能。严格执行网络信息安全法规政策,规范网络信息安全监管、运行和维护。充分发挥电化教育单位的技术优势,落实技术人员的运维保障和技术保障责任,保障基础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继续加强网络接入、容灾备份、数据共享等方面的安全建设,提高防病毒、防入侵能力,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可靠。改进信息使用和管理方式,有效避免因过度依赖、沉迷网络等负面因素造成能力下降、精神懈怠等现实风险,让信息技术高效服务教育改革。规范教育网站建设、维护和管理,丰富宣传内容,营造绿色、文明、安全的在线学习空间。注重电子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对技术人员和学科教师实行平等待遇。规范电化教育职能部门管理,让多功能电化教育部门规范运作、服务教学需求。

五是形成监督评价长效机制。参照省级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价机制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保障激励机制。制定符合全县信息化实际情况的推进办法,分阶段布置信息化建设任务,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对全县中小学信息化推进工作开展量化考核评价。分批次、鼓励先进、激励落后,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完善信息化教学应用指标,将信息化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职称晋升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教师主动参与信息化建设的新常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建立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的激励机制,重点对信息化推进优秀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挂牌示范,对信息化推进缓慢的学校进行公开批评和严肃处理。依托教育督导手段,将信息化纳入督导工作框架,根据年度发展目标统筹协调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行动,建立定期报告督促督导制度,共同推动教育产业在“窗口”腾飞的信息化。走得更高、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