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双减政策新闻(教育局的双减)
渭南日报记者姚培通讯员孟晓军刘建吉
韩志波,前进路中学八年级学生。自从进入初中以来,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却不太高兴。当被问及原因时,他回答说:“我太累了,没完没了的培训班、熬夜的作业、频繁的考试、没完没了的学习成绩比较,我就像一台机器。””
本学期以来,他的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他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时刻充满活力,言语行为都充满自信。当被问及变化时,他回答:“这学期实行了‘双减’政策!作业少了,考试少了,没有补习班。除了学习,我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打球、看书……现在,我的成绩不仅没有太大波动,而且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时间。”
经过多日的采访和调查,韩志波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家长、学生和老师的认可,用事实证明“双减”政策在临渭区取得了成效。
记者了解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临渭区教育局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减负主旋律,以优质课堂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减少作业总时间,充分发挥班级效能。加强“五管”监督,加强考试管理,坚持校内校外并重。学校主体作用凸显,学科培养负担明显减轻。
市教育局检查临渭区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优化作业提质增效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的核心点之一。临渭区教育局围绕作业管理发布《临渭区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号文,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再布置书面作业,但可以在学校安排适当的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平均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不应超过60分钟;初中平均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必须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同时明确教师是作业复习的主体。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代为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己批改作业。
“控制作业时间和总工作量”的硬性要求,成为临渭区中小学“双减”工作的首要切入点和落地点。各中小学建立了集体作业设计机制和作业公开制度。在严格控制作业总量的同时,要坚决克服机械性、无效性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小学生基本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主要是书面作业。
在临渭区朝阳路学校的教学楼,每层都设计有作业展示区,展示优秀学生的作业。“我们每周都会评选出优秀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这是学校实施作业管理的一项举措,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促进、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起到了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作用。”作业写习惯。促进作用。”朝阳路学校校长杨东说。
“秋季学期开学以来,孩子的大部分作业都在学校完成了。他回来后,我就陪他练书法、看书,我们的亲子时间更多了。”临渭区云章益福小学一名学生家长王女士说。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学习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作业设计中,我们要求精确。”渭南小学校长奚莉表示,学科作业注重层次性和关联性,在体育、音乐、美容等课程中适当设置了一些实践性作业。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孩子的能力。主观能动性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要认真审阅、点评,充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创建优质课堂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像备课一样备“作业”逐渐成为临渭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共识。
目前,临渭区教育系统已经形成了学科教研组作业分级监控、班主任协调当日作业时长、学校记录和检查作业公告的健全机制。下一步,临渭区教育局将利用“三个+”社区核心学校,征集各学校留存的优秀作业设计,打造区级作业超市,为教师作业设计提供更多选择。
于洪中学特班
课后服务丰富多彩
切实提高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是支持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成为临渭区教育系统推动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任务。各中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了各自的课后服务方案。
随着秋季学期的开始,临渭区中小学课后服务正式启动。各学校的特色课程成为课后延伸服务的主要重点。每天下午5点30分以后,中小学校园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俱乐部课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真正做到享受学习、学有所成。长的。
12月2日下午放学后服务时间,记者走进临渭区前前路中学。老师手中的哨子一在绿茵场上吹响,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拿起足球和篮球开始练习;他们在指导下练舞,舞姿优美,一颦一笑舞动青春;走进教学楼,粉笔书法教室里,30多名学生开始在小黑板上练习粉笔书法,从横竖、笔划开始;在“历史论坛”的社团活动教室里,一名学生正在用课件向同学们讲述金字塔的故事……各种个性发展课程犹如百花齐放,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
“每天下午推迟的第二节课,学生们最喜欢的社团课程都会同时推出。”前进路中学课程管理中心主任李进介绍,目前,学校共有学科、体育、学生发展等17个社团。每个俱乐部都有自己的特色,由学生自行选择,培养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的兴趣和爱好。
同样,每天下午,于洪中学的课后活动也丰富多彩。
“暑假期间,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查,学校确定本学期共开设40门特色课程。每天下午的第一个延伸是作业辅导,第二个延伸是特色课程。特色课程由校内体育、美术、劳动技能教师授课。主要是学生自己选择课程。半个学期下来,发现学生的参与度特别高,尤其是草编、陶艺、舞蹈、轮滑等特色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政治部副主任杨莉说于洪中学.
“拖一就可以做作业,拖二就可以上自己喜欢的特色课。这样,放学回家后,作业就少了,空闲的时候就可以看书、和父母聊天了。””。于洪中学八年级学生杨宇凡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该区小学课后服务参与率为95%,初中为97%,教师课外服务参与率为94%。同时,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响应家长需求,临渭区教育局还协调相关单位,克服各种困难,为全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晚点”服务在秋季学期的第二周。解决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北塘实验小学戏剧社老调演出
校外培训规范治理
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双减”政策的内容之一就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为此,临渭区教育局制定《临渭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区政府协调、教育局牵头、部门协作、联动治理”的监督治理机制,全面排查整改突出问题,严肃处理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处罚。重罚。而8月初,新建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学前儿童校外培训机构(含正在审批的各类情况)的审批已停止。目前,各学科培训机构正在重新审核注册。对不符合标准的,将予以停职处理。
冯可一是前进路中学八年级的学生。今年她度过了一个与往年不同的暑假。“今年暑假我没有去参加培训班,所以我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除了学习,我还可以看书、画画、爬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冯可依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她的母亲告诉记者,自从她不再参加培训班后,经济压力也得到了缓解。“往年,暑期参加培训班每个月要花几千元。”
像冯妈妈一样表示支持“双减”政策实施,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的整顿和规范的家长还有很多。
“现在的孩子太累了,从一年级开始就参加各种培训班。希望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家校教育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长赵老师说。
“减轻学生负担,更重要的是强化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教多少教多少,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只有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学校学到足够的知识,家长可以不给孩子报培训班吗?”前进路中学副校长田鹏说。
为解决补习班问题,临渭区教育局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创建“优质班示范学校”为抓手,逐班评估、逐校开展验收,有效促进了学校精品课程的优化。同时,积极发挥教研支撑作用,组织教材解读、复课讨论、课题研究、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等,有效指导一线教师,使教师教书育人。应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为进一步深化校外培训机构管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临渭区教育局制定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二十不准”。要求各中心学校把“二十不准”作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础工作,严格执行标准,严格执行,持续做好教育指导和督导指导;学科培训机构复审注册期间,实行“一票否决”。对有违规行为之一的培训机构,复审验收结果直接判定为“不合格”。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学科培训机构121家,已转型11家,拟转型2家,通过审核23家,不合格31家,已注销52家,待转型2家。计划取消。处理与校外培训机构纠纷50余起,退款7万余元。
“双减”不减责任;“双减”不降低品质;“双减”不减增长。临渭区教育局将继续坚持“减负”与“提质”并重,以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民群众利益为己任,统筹做好作业管理和校外培训主动担当、真管实效,推动“双减”工作做深做实,积极营造良好区域教育生态,真正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渭南市实验初中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优秀案例荣获省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