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奥数 >以陶瓷器为中心的作文(以陶瓷器为中心的论文)

以陶瓷器为中心的作文(以陶瓷器为中心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10-02 07:21:20 奥数 131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几千年来,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四大发明的出现和传播,推动了世界物质文化史的伟大发展,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的飞跃。科技文明;尤其是陶瓷。光彩夺目的中国陶瓷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赞誉和推崇,“瓷国”的美称蜚声世界。陶瓷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和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商品,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载体,影响着技术更新和文化变迁。

以陶瓷器为中心的作文(以陶瓷器为中心的论文)

清乾隆青花黄地龙纹天球瓶

陶器是世界性的,而瓷器是中国性的。中国以农业为基础,历来与土地有着深厚的关系。土地可以孕育生命,土、水、火也带来无限的创造力。基于此,中华先民本着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合一的“和”精神,率先创烧了——件陶器。后来,他们创造并烧制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瓷器。从泥台搭建到慢轮修整,从露天平台烧制到棚内平底粘土封烧;红陶、白陶、黑陶、灰陶、印纹硬陶、原始瓷器……中华文明以陶瓷为己任,在自己创造世界、揉捏泥土、塑造世界的过程中,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不同文化无数次的碰撞、交融、融合,从而形成了包容、包容的文化品质。这就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精神和行动中的“和”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和谐、秩序、仁爱的向往和追求。

因此,每当中华文化遇到其他文化时,往往能够与其他文化和平共处:善于吸收其他不同文化的养分,促进现有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将外来文化纳入自己的体系,增添民族化。最终形成了具有深厚传统和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形态。最典型的例子是宋明时期的中国化佛教和儒家新儒学,它们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教义的新发展。

陶艺路漫漫,瓷韵悠长。从陶到瓷,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不同时代,创造出不同造型、纹样、色釉、气质、功能的器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中国陶瓷向世界传递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万邦和睦的世界观、和而无异的价值观、和为美的审美观,成为了不朽的象征。不同时代、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交往。证人。

彩陶,神韵生动,沟通人神,是亚欧大陆史前文化艺术的第一高峰。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彩陶产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中国和西亚,以及东南欧、东欧、北非、中亚南部和印度河流域,受到西亚彩陶的影响。

据考古学家韩建业介绍,中国彩陶的主要发展大约发生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起始时期(约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5000年);

发展时期(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200年);

繁荣时期(约公元前4200年-公元前3300年);

变革时期(约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3000年)。

中国彩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也传播到了辽河流域西部。鼎盛时期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以仰韶文化半坡型和仰韶文化庙底沟型最具代表性。公元前3000年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彩陶已基本退出日常生活社会,但西部甘肃、青宁、宁夏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却更加发达和优秀。历经马家窑、半山、马场等不同阶段,影响不断扩大。到川西、西藏东部、新疆东部,并与克什米尔、中亚南部等地互动。

仰韶文化半坡式(约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4300年)人面鱼纹彩绘陶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马家窑文化半山型(约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200年)双变女纹二耳彩陶壶(“巫”纹彩陶壶)

西亚地区的彩陶,以及受其影响的东南欧、东欧、北非、中亚南部和印度河流域的彩陶的主要发展,大约在公元前6800年至公元前3500年之间,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期间,即:

起始时期(约公元前6800年-公元前6500年);

发展时期(约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6000年);

繁荣时期(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4000年);

衰落时期(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500年)。

与中国的彩陶相比,西亚早期的彩陶在产生后的短时间内就得到了较为发达的发展;约公元前6000年以后,彩陶的出现对东南欧、东欧、北非、中亚南部和印度河流域产生了影响。整个亚欧大陆不同地区的史前民族之间的交往范围之广,超出了今天人们的想象。

萨迈拉文化(位于今伊拉克,约公元前5700年至公元前4900年),几何鸟纹陶器,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巴格达

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古城苏萨(今伊朗南部)出土了一件直绘陶杯。

在中西彩陶发展的这一时期,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史前彩陶在器皿造型和装饰上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中西彩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原始的宗教内涵,使其成为世界史前艺术中的瑰宝。

史前“彩陶之路”示意图,图片来自韩建业《再论丝绸之路前的彩陶之路》

一、中西彩陶的各自发展

中国彩陶代表:仰韶文化半坡型、庙底沟型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独立起源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彩陶上神秘的图案,从鸟类到潜水鱼、神兽、日月星辰,代表了史前先民的信仰和想象。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超越时空,一睹祖先精神世界的秘密。世界。

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和青海东部地区,是中国考古发现和证实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至此,中国传说中的洪荒时代,拂去了历史悠久的尘埃,展现了星空的辉煌。半坡型和庙底沟型是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和花卉成为了这种文化的主角。鱼纹、鸟纹、蛙纹以各种独特的造型展现了先民的想象力。

半坡式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早期遗存,崇尚黑色,造型规整,典型器皿有尖底瓶、尖底罐、盆、钵、瓶等。装饰意象独特,具有简洁、综合的艺术效果。常见的鱼纹、鱼鸟纹、人脸鱼纹等装饰题材,流露出童心。鱼是半坡彩陶最具代表性的图案。原始人类是从采集、渔猎中走出来的,鱼是他们认识世界时与生俱来的记忆。这种能在水中自由游动的生物,不仅使人们免于饥饿和寒冷,还启发了原始宗教的开始和繁荣。

仰韶文化半坡型(约公元前4800年-公元前4300年)

左:鱼纹彩陶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右:西安半坡博物馆藏鱼鸟纹彩陶瓶

庙底沟式彩陶是仰韶文化中期的遗物。也以黑色为主,少数也用红色陶器。还有彩陶配白衣。与半坡类型相比,彩陶的质地更加细腻,表面光滑。其形状以平底为主,取代了主流的圆底半坡形状;纹饰较为复杂多样,以条纹、漩涡、圆点、方格组成的花瓣纹为主。还有鸟纹和青蛙纹。有专家认为,庙底沟式彩陶可能是构成中华民族核心的祖先的遗骸。花瓣纹彩陶是庙底沟式彩陶的主要特征,可能由“花”变为“花”,成为中华民族的名称。起源。庙底沟的花瓣图案是我国特有的原始文物。

仰韶文化庙底沟式彩陶(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500年)

左:甘肃省博物馆藏彩陶人头瓶

右:花瓣纹彩陶壶,河南博物院藏

西亚彩陶的代表:哈拉夫文化、乌贝德文化

公元前5000年,西亚各地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到公元前4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市文明和区域贸易在中部地区兴起。贸易促进了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融合,这在彩陶艺术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由此,西亚的彩陶经历了一段繁荣时期。其华丽的彩陶装饰被称为“地中海信号”,一些专家认为它是西亚楔形文字产生的基础。

在西亚众多的文化遗址中,位于两河流域北部的哈拉夫文化(约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4500年)所生产的彩陶可以说是古代两河流域地区最精美、最杰出的,具有享有“美索不达米亚”的美誉,被誉为“手工陶器之冠”。这是因为哈拉夫文化的彩陶壁薄,造型变化丰富;其次,它的色彩也非常丰富、明亮。人们通常在器物表面施以乳白色或淡黄色的泥釉,然后饰以黑、白、橙等色彩图案。图案多为几何形状,尤以角形、方格、正方形、十字形、扇形和小圆形最为流行。还有动物图案和花瓣图案。经过高温烘烤后,陶器具有接近瓷器的光泽。典型的器皿有平底碗、盘、钵、壶、流器等。哈拉夫文化在公元前4400年至4300年左右被晚期乌拜德文化所取代。

哈拉夫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4500年)的彩色彩陶

乌拜德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500年)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并逐渐向北传播。它分布在美索不达米亚和现在的沙特阿拉伯东部。公元前4000年左右,乌拜德时期在制陶过程中引入了慢轮和高温技术,给制陶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奥贝德彩陶以黑色和棕色为主,纹饰有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和几何图案。典型的器皿包括瓶子、碗、椭圆形盘子和流动容器。有学者认为乌拜德文化是苏美尔文明的源头,提出萨马拉文化-过渡陶器型-乌拜德文化的发展谱系,并在冲积平原寻找最早定居者的故乡。

乌拜德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500年)的彩陶

2.中西彩陶的异同

中国和西亚彩陶的发展极为丰富多彩。这些不同地区出土的彩陶图案所表达的文化意义,都同样代表着对天之神力、大地的生长力、两性的生殖力的深深崇拜,进而演化为图腾符号。

西亚卍字纹彩陶(上两张图,公元前5700年-公元前4000年)和马家窑文化(下两张图:公元前3700年-公元前2700年)

受仰韶文化影响,距今约5000年,甘肃、青海等地演化出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700年—公元前2700年),主要经历了马家窑、半山、马场三种文化的不断发展。类型。中国彩陶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具有绚丽绚丽的艺术风格。他们以几何图案为主,达到了彩陶文化的巅峰。马家窑彩陶在工艺、造型、装饰、符号等方面与地中海沿岸、东欧、中亚等地受西亚彩陶文化影响的彩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埃及内加达文化(左图,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100年)和马家窑文化(右图,公元前3700年-公元前2700年)的青蛙图案

漩涡之美:东欧马家窑文化和的黎波里-库库泰尼文化时期的漩涡图案

东欧的黎波里-库库泰尼文化(约公元前5200年—公元前3500年)是分布在黑海西部和北部的重要史前文明。其时代与我国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相似。马家窑时期也大致如此。相隔千里的两个农业文明的彩陶图案惊人地相似。以漩涡图案为例:

左:的黎波里-库库泰尼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200年至公元前3500年),漩涡彩陶

右:马家窑文化马厂型(约公元前2350年-公元前2050年)卷轴纹彩陶,甘肃省博物馆

漩涡纹又称漩涡纹,最早出现于仰韶文化晚期,流行于马家窑文化早中期。是一种具有很强表现力和艺术魅力的图案形式。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螺旋图案是太极图。中国史前彩陶上有大量的螺旋图案。先民可以把任何物体变成螺旋,比如旋转的眼睛、旋转的花朵、单螺旋、双螺旋、螺纹……可以说,螺旋图案是史前艺术中最丰富的。梦的创作几乎涵盖了所有史前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有学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传播,很可能是一种认知系统的传播。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约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900年)

左:甘肃省博物馆藏漩涡纹尖底彩陶瓶

右:青海省博物馆藏同心圆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时期的漩涡纹多以同心圆为中心形成图案。他们利用直线和曲线的结合,产生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画面也有一种飞扬、流动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同时,的黎波里-库库泰尼文化的彩陶上还绘有大量的漩涡图案。这两个相似的漩涡图案是独立发展的吗?还是相互影响的结果?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它们之间联系的直接证据。

左三图:的黎波里-库库泰尼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200年-公元前3500年),带有旋转太极图案的彩陶

右栏自上而下:仰韶文化庙底沟型(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500年)、阴阳彩陶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约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900年),底部有漩涡纹彩绘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式(约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900年)旋纹二耳彩陶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古代舞蹈:西亚马家窑文化与锡尔克三期文化的舞蹈形式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甘肃、青海彩陶文化向西扩展至河西走廊以西,并向西南渗透到青藏高原乃至克什米尔地区。随着文化西传,彩陶文化也应该有沿着同样的路径从西向东传播的可能性。

马家窑文化宗日型(约公元前2650年—公元前1900年)舞纹彩绘陶盆,青海博物馆藏

彩陶上的人物形象是原始先民现实生活的反映。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人物的集体舞蹈图案。此类图案均画在彩陶盆上。集体舞者分成两组或三组,手拉着手跳舞。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式、宗日式彩陶盆多绘有此类图案。据考古发现,这种舞蹈图案以前在中国文化中从未发现过,但自公元前约9000年以来在西亚和中亚南部就很常见。锡尔克三期文化的彩陶与马家窑文化年代相近,最为接近,其舞蹈图案细节不同,但情景相似。因此,舞蹈图案有向东传播的可能性。

上面两幅画:锡亚克三世文化(约公元前3500年)、舞纹彩陶碗、舞马彩陶残片,法国卢浮宫收藏

中国银行上的两张图:锡亚克三世文化(约公元前3500年)、舞纹彩陶残片示意图

下图从左至右为:马家窑文化马场型(公元前2350年-公元前2050年),舞纹彩绘陶单耳高颈壶,古陶文明博物馆藏;马家窑型(约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900年)舞纹彩绘陶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装饰图案的配角:中亚南部马家窑文化的半山型和纳玛兹嘎二至四期文化的锯齿纹

锯齿形图案是马家窑半山式彩陶(约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200年)的标志性特征。流行于整个半山式时期,结束于早期的马场式。之字形图案主要由黑、红复合色组成。一般用红线勾勒出图案的主框架,两侧加黑线。考古学家李水成曾将半山式和马场式的早期锯齿纹划分为五个小时期。一般来说,锯齿与齿尖的夹角由大变小,由大直角锯齿变为小锐角锯齿,最后退化为细毛状锯齿。

马家窑文化半山型(约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200年)锯齿纹彩陶

为什么会出现锯齿线?关于它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有学者认为,它源于史前先民对自然界荆棘的认识或古代羌族对山的崇拜;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受到中亚文化的影响,与当地文化结合而诞生的。

在位于中亚土库曼斯坦南部的NamazgaII至IV文化中,之字形图案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开始盛行,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早期。锯齿形的总体演化趋势是其与齿尖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小。因此,那些认为受到中亚文化影响的学者推测,马家窑文化的锯齿纹彩绘陶器很可能是受到纳马兹嘎二至四期文化的影响。

左两张图:纳马兹加文化第二至第四期(约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锯齿形彩绘陶器

右栏从上到下: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锯齿形彩绘陶器;新疆苏北西文化(约公元前2000年)锯齿纹彩陶

这些中西彩陶的相似图案表明,很可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一条中西彩陶交流的道路,被称为“彩陶之路”。“彩陶之路”很可能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随着“彩陶之路”的形成,欧亚大陆和地中海地区许多不同地区之间也形成了玉石、青金石、青铜、黄金、小麦、小米、马羊等多种交流。沟通和互动的途径。多重路径构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网络以及始于史前的早期“全球化”。他们是“丝绸之路”的前身,对东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

1.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青海柳湾彩陶选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2.李学武编:《河湟陶韵》,民族出版社,2014年

3.何春妮主编:《远古之花:甘肃省博物馆彩陶精品》,文物出版社,2013年

4、韩建业:《彩陶时代与前文明社会》、《社会科学》2021年第06期

5、韩建业:《再论丝绸之路前的彩陶之路》、《文博学刊》2018年第01期

6.李新伟:《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彩陶与中国史前彩陶的相似性》、《中原文物》2019年第5期

7.彭博社,杨建华:《北部欧贝德文化的形成过程》、《考古》2020年第08期

8.郑云云:《瓷上世界:瓷上文化——东西方造物观的神秘链接》,西方美术出版社,2017

9.张国刚:《文明的边疆:从远古到近世》,中信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