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奥数 >月满中秋师恩永铭(中秋韵长,师恩永荡)

月满中秋师恩永铭(中秋韵长,师恩永荡)

发布时间:2025-01-11 16:36:48 奥数 428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当神仙十四号成功启动时,刘洋母校郑州十一中的师生们为她欢呼。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刘洋的母亲牛喜云正在数着等待女儿归来的日子。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月满中秋师恩永铭(中秋韵长,师恩永荡)

9月9日晚,河南工程学院软件学院老师到宿舍看望新生,并向新生赠送月饼。刘宇摄

编者注

秋色均分月圆,云常明朗。从盛夏到金秋,从新月到满月,又是花团锦簇、月圆之年。

今年中秋之夜,我很高兴遇到了教师节,遇到了明月。有两种情感,一是对团聚的期待,二是对老师的感激。

明月无价,山有情。祝全体老师双节快乐!

愿人们的生活像中秋月一样圆润、完美!

宇航员陈东

请接受父母的想法

本报记者田一龙河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季小平

陈树林和儿子陈东之间,最深刻的中秋记忆发生在北京的解放军航天员旅。那是中秋节的晚上,航天员大队食堂正在举办美食展。宇航员陈东打算买一些半成品带回住处,让三代祖父母一起过一个简单的团圆节。

跳跃的双胞胎男孩看到羊肉串正在烤,拉着爷爷陈树林和爸爸陈东往前走。

看到羊肉串,陈树林犹豫了,不知道要不要让孙子吃。毕竟吃多了就很难消化了。面对孩子们兴奋的脸,陈东无法拒绝。此时,陈东的母亲黄艳远在广东,但陈东却很少能和家人一起过节。

围着火堆,祖孙四人站在烤架前边吃边聊天。这样的一幕在洛阳也发生过。当时,陈树林带着陈东和他的兄弟。父子俩站在洛阳涧西长春农贸市场外,这样吃着烧烤。

按照洛阳中秋节的习俗,家人团聚时要一起吃月饼、吃石榴。小时候,陈东很喜欢吃蛋黄馅的月饼。这种江南风味的食物在洛阳很少见,但陈树林总是会特意买几样给他。

陈树林和妻子黄艳都是原洛阳铜加工厂的员工。他们经常“轮班”工作,包括节假日。因此,每年到了吃月饼的时候,父母一方总是不在家。陈树林曾经告诉陈东和他的兄弟们,如果中秋节爸爸妈妈不在家,吃完月饼就可以跑到院子里看看天上的月亮,这样父母就可以放心了。会从远处“感觉到”它。

今年,黄岩完成了在广东抚养孙子的“任务”。有了“空闲时间”的两位老人回到洛阳,搬进了陈东给他们买的新公寓。

9月1日晚,陈树林和黄艳坐在洛阳家中,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刘洋和陈东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出舱活动。由于这是陈东第一次走出船舱,老两口对儿子深感怀念。

“这是宇航员第一次从气闸室离开舱,也是第一次使用前臂,也是我和02第一次离开舱。”陈东隔着电视屏幕说道。“感谢同志们的帮助,感谢全体科技人员的支持,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注。”航天员刘洋继续说道:“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9月6日,黄艳在家中给陈东写了一封家信:“中秋节即将到来,节日期间我们更加想念亲人,我们非常想念你,看到你离开小屋,第一次就完成了任务,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你高兴又自豪!”

他们知道,中秋之夜,远在中国空间站上的陈东也能通过舷窗“感受到”父母的思念。

三代师生,祝福穿越时空

本报记者冯俊富

“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9月2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完成首次飞船出舱。河南航天员刘洋在浩瀚星空中向地面“表心”,送上中秋祝福。

今年的中秋节恰逢教师节。刘洋的思念和祝福也被送回了河南家乡、送回了母校郑州十一中。

“中秋节到了,不知道刘洋吃月饼了吗?”郑州十一中党委书记杨志娟表示,特别关心学生们的太空生活。

办公室里,杨志娟从抽屉里翻出了她珍藏多年的照片和回忆册。其中有一张刘洋的个人照片。照片中,她留着及耳短发,温柔优雅,笑容如花。

“这是2014年我们学校师生参观北京航天城时,刘洋特地送给我的,你看,上面有她的字迹,多漂亮啊!”杨志娟指着记者,言语中满是言辞。喜欢。

老师对刘洋的成长影响最直接。她曾说过,师恩是值得珍惜一生的财富。

我高三那年,空军在河南首次招收女飞行员。刘洋当时的班主任吴秋月为她报名。“上大学的机会有很多,但成为飞行员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在吴老师的劝说下,刘洋更加坚定了报考的决心。

生活中的这个小插曲改变了刘洋的人生方向。

作为神舟九号、神舟十四号的“双”航天员,刘洋是母校郑州十一中的骄傲。

姚丹阳,23岁,曾在这所高中就读。今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母校担任语文教师。

“几年前,我坐在同一个教室,听老师介绍刘洋学长的事迹。虽然我不能像学姐一样飞向星辰大海,但她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学习。”我的平凡立场……”姚丹阳说道。

和姚丹阳一样,离开校园的刘洋也在努力扮演“老师”的角色。

2020年,刘洋被国家航天局聘为“中国航天公益大使”。此后,她经常出现在青少年航天公益科普论坛上,分享航天经验,传播航天知识,鼓励青少年努力拼搏、勇敢追梦。

“青年学生应该学习刘洋的精神品质。”在杨志娟眼里,刘洋是一个特别懂得感恩的学生。

2013年1月,听说吴秋月老师生病,刘洋专程到郑州看望他。在学校建校60周年之际,她还专门发来贺信,并向学校捐赠图书、航天模型等。

时光荏苒,教诲之恩令人难忘;师生之间的友谊越来越深厚。

9月6日,为纪念刘洋时隔10年重返太空,姚丹阳特意组织了一场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共同探讨刘洋精神。

“2012年6月,我在电视机前目睹了刘阳学长的第一次太空探险。十年磨一剑,刘阳学长重返太空,而我也开始了新的高中生活。虽然前方的路充满荆棘。”虽然有困难和挑战,但我想像她说的那样,前进的每一小步都是朝着梦想迈出的一大步。”高一年级学生顾依琳说。

一轮明月,两种情感,传三代。

“人生必须有梦想,它们是你生命中的光明。”刘洋出征前写给孩子们的信也深深影响了其他青年学生,激励他们心有山海,眼中有星。

航天员刘洋父母通过空中为女儿送去中秋祝福

“此乃天地同在之时。”

本报记者王艳辉、河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浩

94天、95天、96天……窗台下,一张日历上,圈着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太空停留的天数。

自6月5日神舟十四号升空以来,航天员刘洋的母亲牛喜云就一直在数着日子。

“今天是96天,后天的中秋节是98天,如果你记得够183天,也就是12月5日,那姑娘就会回来了。”9月8日晚,牛喜云和妻子刘诗琳站在窗台前清点女孩们。归来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思绪和喜悦在眉间流淌。

这几个月来,老两口的神经仿佛安装了“雷达”,时刻关注着有关宇航员的新闻,追踪着女儿的动向。

9月1日晚至9月2日凌晨,中国航天员首次走出问天实验舱气闸室进行出舱活动,圆满完成各项预定任务。牛喜云和刘士林看着电视直播到深夜。

中秋节的月亮特别亮,节日期间我们更加想念亲人。但细数细节,刘士林和牛喜云已经记不起上次和女儿坐在一起吃月饼是什么时候了。“自从那个女孩成为宇航员之后,我们已经有十几年没有一起过中秋节了。”

“不过,我们都习惯了,我们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是最坚强的后盾,只要一切顺利,女孩平安,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刘士林说道。

这几天,刘士林和牛喜云时常想起那温馨的一幕,“那是我们收到过的最暖心的中秋祝福。”

日前,在顺利完成首次出舱任务后,刘洋以蓝色星球地球为背景,向全国14亿人民送上了“宇宙级”的中秋祝福:“世界与地球”尽管充满艰辛和挑战,但我们仍团结一致前进。”但每向前迈出一小步,都是朝着梦想迈出的一大步。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当女孩说‘中秋快乐’时,地面团队立即回复:‘你也想吃月饼。’”刘士林瞬间被这个天地对话的细节“温暖”了。“太人性化了!即使在太空,女孩子也能吃月饼。”

6月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见面会上,刘洋满怀期待地说:“这次任务期间,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在太空庆祝祖国的生日。天地合一的浪漫中秋,皎洁的月亮从海上升起,天上的星星在这一刻一起闪烁,这是我们对祖国和同胞最好的祝福。

99天后,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庆祝中秋节。“想想看,这是多么有意义、多么浪漫。在太空中过中秋节,才是真正的‘天地共享这一刻’。”刘士林在空中向航天员表达了深深的祝福。

在少聚多散的日子里,牛惜云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处理对女儿的思念。“这对女孩来说是多么美好的成长时光啊,我没事就看看吧。”每个大行李箱里,牛喜云都珍藏着刘洋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包括童年的贴纸和各种奖项、证书。照片,甚至体育达标证书、高考准考证、成绩单等。

“等女孩凯旋归来,把这些都传递给她,让她像看电影一样观看自己走过的路。”牛惜云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这也是给姑娘的一份‘神秘礼物’。”

刘士林还为女儿准备了礼物。“女儿从小就喜欢我做的菜,等她回来,我会亲手做她最爱吃的羊肉红烧面和麻辣汤。”

窗外云遮月;然而,我的思念和祝福继续笼罩着它。

她一直在跟自己较劲

——逼近2022年全国“最美老师”周蓉芳

本报记者石晓琪

“她充满激情,天生就是一名教师,但她也很努力,”一位同事说。

“她是一位严格的老师,也是一位好朋友。她学习一丝不苟,走下舞台又爱说爱笑。”该学生说道。

她就是2022年全国“最美教师”、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周蓉芳。

让年轻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鹤壁市三家村有一位名叫‘有才’的老人,在抗洪救灾时摔断了腿。他的妻子拿着党员证来到村党支部说:‘有才的腿断了,他的党员徽章给你了,有什么事情就交给我吧!”

在周荣芳的思想政治课上,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那些温暖和感动化作力量,像种子一样埋在学生的心中,向上生长。

“那节课刚下完,有一个学生告诉我,他听着,脑子里突然蹦出一句话:我这辈子都不会后悔加入中国。”周荣芳说,这位同学一下课就写了入党申请书。

除了讲故事,她用理论的力量为年轻人答疑解惑,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这也是她的拿手好戏。她从不回避问题,也不解释简单粗暴的道理。相反,她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惑,带着问题备课,引导他们理清思路。

周蓉芳表示,让年轻人“心里有信仰,脚上有力量”,是她的目标和方向。

你的脚上有多少泥土,你的心里沉积了多少真爱

焦裕禄的故事我们已经很熟悉了。然而去年春天,周荣芳讲述焦裕禄故事的视频依然震撼人心,网络浏览量一下子突破了34亿。

一夜成名绝非偶然。这是多年努力和深厚根基的结果。

多年来,她一有时间就深入基层,拥抱火热的生活,带领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

她有多少次奔赴采访抗疫一线人员、乡村振兴领导者等各界干部群众,感受信仰的力量,并将这种情感融入课堂。

她的思想政治课之所以“沾满了泥土”、“沾满了露珠”、“热气腾腾”,是因为她走过了很远的路,见识了很多。

在COVID-19防控期间,周荣芳还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两次获得优秀志愿者证书,并在微博上记录了“志愿者日记”。网友和学生纷纷留言,“看了周老师的日记,我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每天睁开眼睛,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周荣芳身材娇小,身材修长,但小小的身躯却仿佛蕴藏着无限的能量。

中共中央宣传部“基层理论宣传先进个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河南省5月1日劳动奖章”、“河南省最美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周荣芳自律十分严格,始终按部就班。仓促间,其实她已经领先了。

一站上讲台投入工作的她总是精神抖擞,但实际上她经常熬夜看书备课,对假期毫无概念。

“每天早上,当我睁开眼睛时,一切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她说。

当过去的成绩归零时,你必须与自己竞争,明天必须超越今天。周荣芳就是这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