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奥数 >父母篡改孩子高考志愿违法吗(父母篡改高考志愿犯法吗)

父母篡改孩子高考志愿违法吗(父母篡改高考志愿犯法吗)

发布时间:2024-04-03 04:21:14 奥数 959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原标题:家长“篡改”孩子高考选择并后悔有何用?

短信/学习一课

父母篡改孩子高考志愿违法吗(父母篡改高考志愿犯法吗)

在上海虹桥机场的大厅里,一名女孩蹲在地上痛哭,因为她觉得自己的未来被亲生父亲毁了。

原来,她一下飞机就接到了父亲的电话,告诉她修改了高考申请。

这一天正好是填写高考申请表的截止日期。

她的父亲听取了朋友的建议,让她学习金融。他们相信金融有最好的未来。毕竟,这和钱有关系。

可是,她一点也不喜欢!

所以呢?根本没有人关心。

爸爸认为他的视野比她更广阔,更能看清这个世界。中央财经大学是他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对于父亲的行为,她表示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他。

我想很多家长在修改孩子高考选择之前都做过这样的事情。

以前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标题为《本科毕业后,我重返高考考场》。

本文的主角是“油田系统”的孩子。

因此,在家人(祖父母、父亲)的强烈要求和干扰下,她不仅选择了理科专业(虽然物理没及格)。

而且,在填写高考申请表时,父亲直接从班主任手中抢走了装有高考申请表账号和密码的小袋子。

整个高考申请表她没有任何机会插手。

最后,父亲为她选择了一个专业,叫“油气储运”。

其实她最擅长的是文科,而她最大的兴趣其实是“医学”。

俗话说,艰难的事情并不甜蜜。她物理和数学都不及格,面对各种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物理建模对她来说非常痛苦。

以至于我开始厌倦学习并逃课。最多,我有8门课不及格,绩点只有1.7。

于是她去找辅导员申请退学。然而,退学需要她父母的签字。显然,她不可能如愿,换来的只是父母的严厉批评。

后来发生了一件让她高兴了好久的事。

这就是她父母口口声声说的“毕业礼包发放”变了。到她毕业时,她不再被“分配”工作。

然而她并没有高兴多久,因为她的父母听说只有研究生才能保证分配,所以她的噩梦又开始了。

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她又开始准备考研,连续两年考不及格。

大学刚毕业,她就开始找工作。

她只能找到卖房子和保险的工作。因为大学四年的隔离,她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下降了很多。

最终,她不得不呆在家里。

而且,她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和内分泌失调,这让她看上去十分憔悴,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

正是在这段黑暗时期,她终于决定再次参加高考。

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时,一向坚强的父母竟然选择了支持她。

24岁那年,她回到课堂上高三。

她看上去有些与众不同,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她考上了大理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

25岁那年,她终于做回了自己。她兜兜转转已经很多年了,虽然过程有些坎坷。

我想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即使家长不采取任何“篡改意愿”的行动,也依然在干预孩子报考高考。

作为一个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我想针对这个问题给家长们3点建议。

1、填写高考申请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家长确实不能干预。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眼界狭窄,没有社会经验,所以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应该听听家长的意见。

其实,如果是十年前,父母这样想也没有什么错。

然而,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

即使孩子留在学校,他们也能想得更多,看得更远。

因此,对于填写高考申请表,他们有自己的看法。

或许,该选择哪所大学呢?你学了什么?

他们已经有了答案,也许这就是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因此,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经历给孩子提出建议,但不要强加干涉,试图改变孩子的意愿。

不要做出“篡改”孩子高考选择这样不可理解的事情。

2、如果家长强行干预孩子的高考,孩子将来一定会“后悔”。

前几天,我在后台收到了一位候选人的私信。

她告诉我:“如果我能再次参加高考,我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远离父母的建议。”

据不少考生反映,如果干扰孩子高考申请,总会有人后悔的。

这个人一般是父母。

至于为什么,也不难理解(见下文)。

3.是上大学的孩子,也是学专业课有困难的孩子。

我们要知道,不管家长认为自己给孩子选择的专业有多么有前途?多么棒的工作啊。

然而,最终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到了大学,是孩子们对专业不感兴趣,厌学,不明白学习专业课的痛苦。

当孩子们辍学时,他们开始逃课、不及格、无法毕业。

这绝对不是父母一句“你不够努力”就能解释清楚的。

因此,我个人建议,在填写高考申请表时,家长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并提出建议,但不要干涉或“篡改”孩子的选择。

孩子根本无法也不能原谅父母的行为!

所以,父母们,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喜欢文章,请点赞并转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