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奥数 >文明渭南作文(渭南文明网首页)

文明渭南作文(渭南文明网首页)

发布时间:2024-12-21 19:05:16 奥数 89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2022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渭南分场活动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渭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不仅好看,而且很有文化气息,人们迫不及待地想去渭南看……”近日,回忆起第十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上,不少参观者被迷住了陕西省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对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而向往渭南的场景感到颇为自豪。更令其自豪的是,享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军之乡”美誉的渭南市,其魅力不仅仅体现在美景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示范。渭南区的创新发展,体现在渭南依托“文明之根”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以传统文化丰富当代生活的成功探索。

文明渭南作文(渭南文明网首页)

渭南位于黄河中游、渭河平原东部。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渭河、华山(秦岭)在此交汇,形成了“两河一山”独特的自然地理印记和“华夏文明之根”的历史文化印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传统优势与美好未来的完美对接;在传承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要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凝聚力量。”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马晓红说。

遗产焕发活力

用传统文化赋能幸福生活

2021年,凭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滑县皮影”,渭南滑州区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2021年至2023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进一步打磨当地文化名片。“在化州,我感受到了浓郁的皮影文化氛围,还走进了专门的皮影图书馆,很有收获。”近日,来自四川成都的游客王女士感叹道。

作为提升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化州区图书馆专门开设了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的皮影分馆。位于少华山脚下的皮影博览园,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皮影知识和动手体验。体验皮影戏等服务。博物馆设有皮影发展历史长廊、明清皮影博物馆展区、皮影剧场、制作车间等专题区域。常年举办的“读书+学习+旅游”和创新皮影表演非常吸引人。

渭南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个、省级项目112个、市级项目311个。以韩城星谷、华阴老腔、河阳提线木偶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是渭南对外交流的重要亮丽名片,更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华阴,“大学生老腔剧社”、“老腔团”等团队定期深入乡村、校园、景区开展华阴老腔活动,深受群众好评。在潼关,该县黄河老腔艺人坚持每周五到幼儿园给孩子们表演老腔。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6年多。

送戏下乡“种”文化

汇聚乡村文明新动向

“我刚刚和我们的艺术家唱了两首诗。”村民田栓高兴地说。近日,渭南秦剧爱好者协会群英秦剧团“送戏下乡,惠民秦剧演出”活动在新市镇举行。《三娘教子》《福寿图》《清风亭》《忠保国》等秦剧传统经典剧目演出五天。村民们看得大呼过瘾,情不自禁地与演员们一起载歌载舞。

渭南俗称“西窝子”,有秦腔、阿公腔、老腔、迷胡、通州梆子、弯弯腔等多种剧种,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渭南立足文化惠民、以文化娱乐民、以文化服务民、以文化育人,不断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特别是开展了“送戏下乡”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宣传解读最新文化活动。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

今年以来,白水县剧团进乡镇村,把“一元剧团”从剧团搬到村里、巷子里、地边。已在全县60多个自然村演出《庵堂认母》《三娘教子》《四郎探母》《花亭相会》等40场演出。多部剧。“把‘一元剧场’带到民间,就是让文化活动更加贴近群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白水县文化和旅游局.同样,谈及送话剧下乡,化州区剧团团长曲小笛一脸自豪:“我们每年开展惠民演出200多场,大家看戏热情很高。“我们去村里演出的时候,每场演出都是爆满的,剧团的运作也很顺利。”

“把‘戏班上菜’转变为‘群众点菜’,让好戏深入村民心中。‘戏下乡’文化公益活动越来越深入群众,成为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沟通心灵的桥梁。”李无衣说道。

“两水一山”汇聚豪气

优质文化旅游产品服务人民

“跨越大洋彼岸,我来到中国,选择留在陕西渭南。险峻的华山镌刻着东方智慧,雄伟的黄河孕育着古老的文明……”这是深情的告白。从美国来渭南的“洋女婿”罗伯特,已经在渭南生活了十多年。不久前,以罗伯特为主旁白的故事片《我在渭南这十年》上线,用英语、法语、俄语等多种语言展现渭南的文化魅力。

“黄河华山,家在渭南”是渭南在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创建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着力打造的品牌之一。据悉,渭南正在实施中华文明护根工程。通过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征,形成了“两河一山”特色文化数字记忆工程,展现了寻根、追根、铸魂、追寻的使命。中华文化梦。独特的探索。计划到2025年,渭南全面完成“中华文明之根”保护工程、戏曲振兴工程、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工程、红色文化基因传承教育工程、乡村振兴工程文化基础项目、华彩渭南文化形象塑造项目,在示范区创新发展领域做出独特探索。今年10月,渭南市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示范区评审中被评为“优秀”。

“根愈深,叶愈茂盛;地愈坚实,人才愈高”。马晓红表示,渭南将不断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渭南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高质量完成示范区创新发展100项重点任务,就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用闪烁着中华文明智慧的独特文化产品,贡献渭南经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