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考新政解读(杭州新中考政策出台)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金丹丹
昨天,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市区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杭州市区中考项目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最受家长关注的是新的学生分配政策,有多项重大调整。
消息一出,不少家长群都疯了。一些人赞扬了这一调整,而许多人则表示“无法理解”。不少家长在生学宝后台留言,表示不清楚这项新政策草案如果真正实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为此,《钱江晚报·每小时新闻》记者做了最新解读,帮助大家了解新政。
我们先来说说重点:
1、期末考试成绩和质量成绩与分配的学生脱钩;
2、分配学生不再由初中推荐,而是考生填写自己的喜好(3);
3、按“平行志愿”招生方式逐校(一所高中+一所初中)进行招生;
4、新政策从2024年起实施(2021年初一年级学生,即现在的二年级学生)。
以后不用“卷”素质分了
新政中,质量分数的变化尤其值得注意。
在原来的学生分配政策中,初中采取的是基于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综合评分方式。学业成绩权重不低于95%,德育、体育、艺术、劳动、科技等综合素质评价权重不超过5%。
根据原来的学生分配政策,杭州大部分学校推荐分配学生时,综合素质比例按5%计算(部分学校降低至3%)。但不少家长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主要包括:
1、综合素质评价最高可占综合得分的5%。质量加分比例过高,影响学生能否获得分配学额;
2、各区、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政策不统一,容易导致不透明;
3、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多以教育行政部门颁发或主办的竞赛成绩作为加分标准。为了获得质量加分,学生和家长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参加比赛,这违背了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初衷,也违反了“双减”政策。
根据新政策,优质积分与学生分配脱钩。不少家长对此表示称赞,因为不再需要“拿”品质分来争夺分配学生的名额,减轻了压力。
“昨天下午我看到了新的学生分配政策,我认为更加公平。”孩子在西湖区一所公立初中一年级的家长徐老师告诉记者,他原本担心学生分配中综合素质子项目较多,竞争激烈。孩子和家长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现在,无论学生的素质如何,都会被分配,所以我们的压力减轻了很多。”
新政策下,综合素质成绩与分配生脱钩,综合素质考核结果成为申请分配生的前提条件。具体来说,学生需满足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部要求,并获得3项及以上优秀(A)项及综合评价。在学校的品行水平为良好及以上。
那么,满足这个前提条件难吗?
多位初中校长表示,这并不难,基本上所有学生都能满足这个条件。也就是说,基本上所有学生都有资格申请分配。
校长们对新的学生分配政策有何看法?
杭州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赵晓表示,新方案更加人性化、公平化,充分体现了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是一个很好的改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对于考生来说,相当于多了一次填写申请和择校的机会,增加了进入理想高中的概率。”将增加。”
“取消质量积分5%的加分,可以避免加分规则不透明、不明确、加分项目缺乏统一规定等问题,保证推荐过程规范、公平、公正、公开。”吴以岭说。杭州丁兰实验中学校长。新政策在反映每个孩子独立意愿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证公平。在她看来,分配学生选择分配学校的机会增加到3次后,分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自己的兴趣和愿望,选择进入更适合自己的学校。
期末考、模考,还需要重视吗?
也有家长表示,期末考试成绩与分配的学生脱钩也是一件好事。
“这对于有‘晚熟’孩子的父母来说是个好消息。”孩子在上城区一所公办初中读初二的家长王女士表示,儿子是个“晚熟”孩子,一开始不重视学习。初中年级。考试成绩很一般,我却在初二的时候“觉醒”了。我努力追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果按照原来的分配学生政策,如果初一期末考试成绩不好,分配的学生可能就没有机会了。但按照新政策,期末考试,我们的分配学生可能就没有机会了。”成绩不与分配的学生挂钩,我们仍然可以努力、冲锋,我会被分配到理想的学校。”
初中各阶段期末考试成绩与分配的学生脱钩,是不是意味着期末考试和初三不再重要了?
虽然在新的分配生政策下,期末考试和模拟考试成绩与分配生无关,但大家千万不要抱有“只要中考成绩好,其他考试都行”的想法。保持平坦。”
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和初三的模拟考试可以检验你的学习成果,并作为查差距的依据。
初中在中考前会组织考试(也称“一模”)。考试的难度一般会参考中考的难度,因此分数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生可以据此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分配学生填写自己的选择或者填写其他中考选择时可以更加合理。
关于中考,你需要知道
分配生已成为进入高中的主要升学途径
为什么你这么关心分布学的学生?可以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学生安置已经成为进入高中的主要方式。
未来随着分配生比例的增加,通过裸考进入高中的人数也会相应减少。与此同时,中考难度将降低,高中录取分数线差距将缩小,裸考竞争将更加激烈。
生源分配政策的实施,实际上促进了各初中的均衡发展。对于家长来说,选择学校时,不会一味注重“升学率”,而是会根据孩子的特点,更加理性、全面地考虑。
改革深化,分配生比例未来要达到70%
2021年,杭州首次实施“中考全民招生”。所有初中毕业生都必须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招生流程,包括指定生(原推荐生),也将在中考结束后进行;同时,省级重点学校普通高中定额生(原推荐生)招生比例也进行了调整,由2021年的50%提高到60%。根据2021年6月发布的《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第十二点——提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明确指出优质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给初中,永不降低,逐步增加60%提高到70%,逐步实现全省中考统一命题。
也就是说,未来,学生分配到全省优质高中的比例将达到70%。进一步扩大分配比例,进一步实现教育均衡。
超过16%的初三生通过分配生进入高中
很多家长都很困惑。初中会分配多少名额?招生名额按照城市初中应届毕业生人数均衡分配。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和城市初中应届毕业生总数确定名额分配比例,均衡分配给各初中学校。
简单来说,在你的初中,你今年的初中生越多,你获得的高中名额就越多。
以2022年为例。2022年,杭州市区将有近3.4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共有15所高中学校(21个招生单位)分配名额招生5736人(实际录取5562人)。经测算,超过16%的初中生通过分班进入高中。
今年会全省统一命题吗?
对于中考考生来说,还有一个非常关心的问题:2023年中考,浙江全省是否会有统一命题?
2021年6月发布的《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逐步实现全省中考统一命题”。
2022年4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号文,再次提及“中考全省统一命题”。
通知提到了两个时间点,具体如下:——积极推进省统一主张。尚未实行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特别是辖区内地市命题单位存在命题管理不完善、保障不足、命题人员不足、命题质量低等问题的省份,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2022年实现省级命题。统一各级命题,确保命题质量。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省统一命题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统一命题。
由此推断,浙江省或将在2023年或2024年实现省级中考统一命题。
今年会是这样吗?还没有消息。如果是的话,肯定会提前发布。
省级统一命题会比地市命题难吗?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比较关心一个问题:省级统一命题会比地市级命题更难吗?
教育部下发的通知中,对省级统一命题的命题范围和试卷难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严格基于课程标准命题。各地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要求。不得超出标准命题范围,随意扩大或者缩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以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
科学设置试卷难度。各地要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对中考试卷的考试时长、容量、难度等提出规范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试卷难度,不仅要防止太难的试卷数量增加,还要避免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试卷太容易体现。区别程度。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结构,减少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探索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杜绝奇葩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考核。
考虑到各地教材和教学进度不一样,一旦命题统一,出题范围只能参考初中统一课程标准。可以预见,未来全省的中考试卷难度不会高于目前的杭州试卷。
不过,省级统一命题将会给杭州中考带来变化。目前浙江各城市的中考不仅总分不同,如杭州满分600分,而绍兴满分760分(含体育);每个科目的分数也不同,杭州的理科分数是160分,而绍兴的分数是200分。
中考全省统一命题也是大势所趋。目前,山西、安徽、福建等省份已开始实行全省中考统一命题。
山西省于2010年开始对全省中考实行统一命题,考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综合理科(物理、化学)、综合文科(历史、道德和法治)。
2017年起,福建省实行统一中考。全省统一中考实行初中生毕业和高中生入学考试“二合一考试”,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教育。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实行省级统一命题考试。
此外,安徽省全省统一命题新中考方案将于2020年新生一年级新生试点,涉及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等13个考试科目。化学、生物学和信息技术。全省统一考试科目由省教育厅统一,统一命题、统一备卷、统一考试时间,并在各市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试点省份,即使全省统一考卷,高中招生仍以市级为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编、在互联网上传播。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