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引进政策(技能人才补贴政策)
职业教育圈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床项目金奖、全国技术能手……因为这些奖项所代表的技能水平,吴伟康虽然只有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历,却被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引进。中专学历,并享受副高级职称待遇。这次经历太棒了。在校园里,23岁的他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只为尽快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术人才。
“新工匠”对技艺传承的热情,是广东技能人才培养成功的精彩体现。吴伟康研究的数控车床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服务于汽车轮毂、飞机叶轮等精密制造领域。“明星效应”已经产生,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吴伟康的课,希望能像老师一样成为一名工匠,在制造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技能人才破格入高校
近日,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组织的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评选名单揭晓。广东高校共有3人入选“全国青年就业能手”。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吴伟康榜上有名。值得注意的是,他只是一名中专毕业生。“荣誉更多的是一种鼓励,有了这个作为激励,我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说完这句话,23岁的他赶紧穿上工作服,一直走进先进制造技术学院的数控实训中心。
数控车床与精密制造密切相关。加工后的零件常用于汽车轮毂、飞机叶轮等领域。形状复杂,精度误差在微米级。技术人才必须掌握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我们可以尝试一下,看看是否符合要求。”吴伟康一边向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学生讲述,一边在数控车床操作面板上熟练地编程,反复调整参数,然后进行试生产加工。自2021年初入校以来,他一直担任精工实训老师,负责数控车床的实训教学并带领竞赛团队。
一年多以前,吴伟康22岁,且只有中专学历,如何能打破惯例、华丽变身为高校“青椒”?首先,这与其扎实的专业能力分不开。2020年12月,他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和有丰富实操经验的企业选手同场竞技,最终摘得数控车(国赛精选)项目的金牌,实属不易。凭借这一战绩,他荣膺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第二个因素是——“大学急需人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陈冬梅表示,按照传统的教师招聘条件,很多技术人才会因为学历的“门槛”而被挡在大学之外。近年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仅数控技术专业群就聚集了国家级技术专家3名、省级技术专家4名、博士20余名。
“要是放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
1999年,吴伟康出生于广东江门。由于家庭原因,为了学习一门技能谋生,他以中考成绩优异的成绩,自愿放弃普通高中,考入江门市第一职业高中学习数控技术。毕业后,他拿着公司提供的“橄榄枝”,正在寻找新的机会。但令人不解的是,2017年,他考入了广东机械技师学院。
原来,这也是一所中专,却有着“全国世锦赛金牌学院”的美誉。事实上,他一心想在比赛中达到荣耀的顶峰。经过他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以及老师们的精心培养,他如愿以偿,在比赛中获胜,顺利取得了副高级职称。“以前我是绝对不敢去想这个问题的。”
吴伟康是教学团队中最年轻的,但前辈的尊重和关注消除了他原有的不适:申请项目时,他能得到别人的热心指导,生活中的问题也能得到及时解决。“立足专业,为广东制造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我们的使命。这里氛围好,基础深厚,我来对地方了。”
年轻又不善言谈,怎样才能尽快树立起老师的权威呢?技能是最好的“语言”。课堂上,当吴伟康操控数控车床并借助教具进行演示时,周围的同学都用坚定的目光看着他。他坦言,更大的挑战是,以前打比赛的时候,他只专注于日常训练。现在,作为一名教练,他必须考虑方方面面。努力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改变自己的角色,他在教学之余还在学校学习工商管理,以弥补自己的短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开阔自己的视野。
更多年轻人愿意投身制造业
“你要耐得住寂寞,坐上板凳,经得起时间和困难的考验。”吴伟康经常向他的学生传授这个经验。记者注意到,数控技术专业团体培训中心就像工厂车间一样,有点吵闹、闷热,夏季气温常常达到40以上。在这里与冰冷的机械和枯燥的数字打交道,对身体和精神都是极大的考验。有时,即使是一个很小的技术问题也需要数小时的反复调试才能解决。但每年都有数百名年轻人聚集在这里学习一门技能。“吴老师的课讲得很生动,我们都喜欢。我希望将来能够加入制造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学生蔡俊洲说。
胡晓跃认为,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表现出色或者参加过强化训练的学生往往综合素质较高,专业实力较强。无论是留在学校当老师还是在公司工作,他们都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实践表明,这类学生所获得的能力与岗位要求基本无缝衔接,因此起薪点更高,可持续发展前景也更广阔。”基于此,学校拟以大赛为支点,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整体水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军通讯员尹浩然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