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地理必考十大地貌解析及答案(高考地理常考地貌)
一、海岭与海沟
1.洋脊是板块破裂形成的,在生长边界处形成。由于洋壳破裂,岩浆从地表涌出。当它遇到寒冷的海水时,它迅速向两侧凝结,形成山脊。
2、海沟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它们是在灭绝边界形成的。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形成岛弧,海岸形成滨海山脉,洋壳物质流失的地区形成海沟。
二、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
1、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流水、风、温差、生物等作用下发生崩解、破碎的过程。
2、风效应包括干旱、半干旱地区风的侵蚀、输送和沉积。
三、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
1、雅丹地貌是由平行、交替排列的吹槽和山脊组成的崎岖破碎的地貌。通常发育在干旱地区的湖滨平原上,是泥质岩层中的垂直节理(裂缝)。它们是由定向风的长期侵蚀和裂缝逐渐扩大而形成的。最典型的是新疆罗布泊雅丹附近,故名雅丹地貌。
中国内陆沙漠,有着奇特的地理景观。是一种长而断续的成排土丘、洼地和沟渠的地貌组合,称为雅丹地貌。
上世纪初中外学者对罗布泊进行联合考察时,在罗布泊西北部的古楼兰附近发现了这一奇特的地貌。他们根据维吾尔族的名字命名,然后又译回中文为“雅丹”。
雅丹在世界许多干旱地区都有分布,并不局限于中国的新疆。
从青海于卡向西到南疆的道路十分荒凉。南八仙至一里坪公路之间可见“雅丹”。是西北内陆最大的“雅丹”分布区。
然而,新疆雅丹地貌最多。除了罗布泊、古楼兰的雅丹地貌外,克拉玛依的“魔鬼城”、奇台的“风城”也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雅丹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该地貌发育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
二是外力侵蚀,即强力定向风的侵蚀和沙漠流水的侵蚀。
干旱地区湖泊的形成历史往往包括水的反复流入和流出,导致泥岩和砂层重叠发育。
风和流水可以带走松散的砂土层,但对坚硬的泥岩层和石膏水泥层影响有限。
然而,致密的泥岩层并非坚不可摧。沙漠地区剧烈的温差造成的膨胀和收缩效应,最终会导致泥岩层塌陷,裸露的沙层被风和流水带走,演化成凹槽状;
仍被泥岩层覆盖的部分相对稳定,形成长形或小丘,雅丹地貌的形态逐渐显现。
一般认为,形成雅丹的外部因素是主导的盛行风,但这并不是唯一的主导因素。
例如,阿其克河谷东段的三龙沙雅丹呈东南风向,垂直于盛行西北风向,与山洪流向一致。由此可见,在这次雅丹,洪水起了主导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雅丹是由风和流水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如龙城雅丹。
2、丹霞地貌红砂、砾岩层经水流侵蚀、风化、剥落、崩塌而形成的垂直节理。主要景观是丹崖赤壁的方山、石壁、石峰、石柱等。因广东丹霞山而得名。
由巨大厚重的红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悬崖、溶洞、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岩石地貌类型之一。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水平或缓坡的红色大陆地层。以中国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为例。
具有顶平、坡陡、山麓平缓的特点。
丹霞地貌的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运动,使部分红层变形,盆地抬升。
红色地层沿垂直节理受流水、重力、风的侵蚀,形成深沟、残峰、石墙、石柱、崩积锥、石芽、洞穴、漏斗、钟乳石等地貌。
主要山体呈方山、碉堡、宝塔、单斜山峰等形状。
丹霞地貌区奇峰林立,景色壮丽,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一些已成为风景区,如丹霞山、金鸡岭、武夷山等。
(是研究和恢复红色盆地古地理环境的最佳区域。)
四、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被具有溶解能力的水溶解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喀斯特地貌。
水对可溶岩石的作用统称为岩溶作用。它以溶蚀为主,还包括水蚀、水下侵蚀、崩塌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高原的地名,当地人称克拉斯,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现代喀斯特研究发源于此地并因此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岩石可分为三种类型:
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石、泥灰岩等)硫酸盐岩(石膏、硬石膏、芒硝)和卤化物岩(钾、钠、镁盐岩等)总面积达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10%。喀斯特地貌从热带向寒带发展,从大陆向岛屿发展。
比较著名的地区有中国的广西、云南、贵州省(区)以及越南北部。
南斯拉夫的第纳尔阿尔卑斯山、意大利和奥地利边境的阿尔卑斯山、法国中部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脉、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州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和牙买加等。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面积较大。
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暴露区,面积约91万至130万平方公里。
其中广西、贵州、云南东部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区之一;西藏及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喀斯特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暴露条件分为:暴露岩溶、遮盖岩溶、埋藏岩溶。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带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岩溶、白云岩岩溶、膏状岩溶、盐岩溶。
此外,根据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也有不同的划分。
由于其他成因不同而在形态上与岩溶相似的现象统称为假岩溶,包括碎屑岩溶、黄土和粘土岩溶、熔体岩溶、火山岩地区的熔岩岩溶等。
它们不是由可溶岩石构成的,与喀斯特有本质的区别。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区最为发育。
该地区岩石突出,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岩溶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岩溶丘陵等正岩溶地形和岩溶沟、落水洞、盲谷、旱谷、岩溶洼地等负岩溶地形;
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洞穴、地下河、地下湖等;还有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的竖井、亚东、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岩溶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生产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岩溶地区有很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和利用。
岩溶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具有医疗价值。
溶洞和古岩溶地表富含各种沉积矿物,古岩溶潜山是良好的油气储藏构造。
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河流、清澈的岩溶泉水都是良好的旅游资源。
五、海岸地貌
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效应和气候因素共同作用下,沿海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
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引起海平面大幅度升降、海侵和海退,使海岸不断变化。
6000至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相当于现代海平面的高度,形成了现代海岸的基本轮廓,形成了各种海岸地貌。
在塑造沿海地貌的过程中,构造运动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塑造了许多复杂的海岸形态。
波浪作用是塑造海岸地貌最活跃的动力因素。
近岸波浪具有巨大的能量。根据理论计算,波高1米、周期8秒的波浪在绵延1公里的海岸上每秒传输8106焦耳的能量。海岸不断受到海浪侵蚀,发育出各种海蚀地貌。
受波浪侵蚀的碎屑物质被沿岸流携带并沉积在波浪能较弱的地区,形成各种堆积地貌。
潮汐是泥沙输送的主要驱动力。当潮流的实际含沙量低于其携沙能力时,可继续侵蚀海底;当实际含沙量超过其携砂能力时,就会积聚一些泥沙。
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可以有珊瑚礁海岸;在盐沼植物广泛分布的海湾和滩涂,可形成红树林海岸。
生物体的繁殖和代谢对海岸岩石有一定的分解和破坏作用。
不同气候带,气温、降水、蒸发、风速不同,海岸风化的形式和强度也不同,赋予海岸地貌一定的地带性特征。
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
侵蚀地貌是岩石海岸受波浪、潮汐等不断侵蚀而形成的各种地貌,主要有海蚀洞、海崖、海蚀台、海蚀柱等。
由于沿海物质的成分不同,此类地貌的侵蚀速度和地貌发育程度也各不相同。
堆积地貌是近岸物质在波浪、海流和风的作用下沉积而形成的各种地貌。
根据堆积形态与海岸的关系及其成因,可分为邻近地貌、自由地貌、封闭地貌、周边地貌和跨岸地貌。
根据海岸的物质成分和形状,可分为砾石海岸、淤泥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
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海岸线长多公里,岛屿海岸线长多公里。
沿海地区矿产、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工业城市和海港星罗棋布。它不仅是国防前哨,也是陆海交通枢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
开展海岸地貌研究,了解海豹海岸演化过程,预测海岸变化趋势,对于港口建设、填海造地、养殖业、旅游、海岸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六、海底地貌
被海水覆盖的固体地球表面形状的总称。
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连绵起伏的山脊、深邃的海沟、广阔的深海平原。洋中脊贯穿海洋中部,绵延八万公里,宽数百至数千公里。其总面积相当于世界土地。
海洋最深处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陆地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6.27米)的海拔。
深海平原的坡度不到千分之一,而且比大陆平原平坦。整个海底可分为大陆边缘、洋盆和洋中脊三个基本地貌单元以及若干次生海底地貌单元。
大陆边缘
它是大陆与洋底的过渡带,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2%。通常分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又称被动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又称活动大陆边缘)。
前者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个单元组成。地势广阔而平缓,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及南大洋周边地区。
后者大陆架狭窄,大陆坡陡峭,大陆隆起不发达,被海沟所取代。它们可以分为两类:
海沟-岛弧-边缘盆地系列和海沟接近大陆边缘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印度洋东北缘等地也有发现。
海洋盆地
它位于洋中脊和大陆边缘之间。一侧与洋中脊缓坡相连,另一侧毗邻大陆隆起或海沟。占海洋总面积的45%。
大洋盆地被山脊等正面地形分割,形成若干个略呈等轴状、水深约米的海底凹陷,称为大洋盆地。
宽度较大、坡度平缓的长条状海底凹陷称为海槽。海盆底部发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貌。
长条状的海底高地称为海脊或海脊,宽阔平缓的海底高地称为海山,顶面平坦、周围斜坡陡峭的海底高地称为海平台。
大洋中脊
地球上全球海洋中最长、最宽的山地系统,占海洋总面积的33%。大洋中脊分为脊顶区和脊翼区。
脊顶区由多排近乎平行的脊谷组成。山脊顶部是新形成的洋壳,上覆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岖。
随着洋壳年龄的增加和脊翼区沉积层的增厚,脊与谷之间的高差逐渐减小。有些山谷可以用沉积物填充成阶梯状,远离山脊顶部的翼部可以出现更平坦的地形。
海底地貌与地貌一样,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海底大地貌通常是内力的直接产物,与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大洋中脊轴是海底扩张的中心。
深海海底缺乏陆地上的压缩褶皱山系统。海脊和海山的形成大多与火山和断块过程有关。外向力在塑造海底地貌方面也发挥着作用。
更强的沉积作用可以改变原来崎岖不平的火山和构造地形,形成深渊平原。
海底峡谷是浊流侵蚀最壮观的表现形式,但除了大陆边缘外,侵蚀在塑造海底地形方面的重要性远不如陆地。
波浪、潮汐和洋流对沿海和浅海地形有着深远的影响。
七、风蚀地貌
表面材料经风吹磨而形成的表面形态。
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有:
风蚀石巢
陡峭的迎风岩壁上因风蚀而形成的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的小洞穴和凹陷。大石巢称为风龛。
风蚀蘑菇
孤立的突出岩石经风蚀而形成的蘑菇状岩体,又称石蘑菇、风蘑菇。
雅丹地形
河湖土质堆积区发育风蚀丘与风蚀洼地交替的地貌。
雅丹是汉语维吾尔语,意为陡峭的土丘。因中国新疆孔雀河下游雅丹地区发育最典型而得名。
其发展过程是:夹沙气流磨损地面,地面出现风蚀沟槽。
随着磨损的进一步进行,沟槽扩大为风蚀凹陷;洼地之间的地面相对隆起,成为风蚀土丘。
风蚀城堡
由风蚀水平岩层形成的城堡般的山丘,也被称为风城。
多见于不同软、硬岩性的地层中(如砂岩、泥岩互层)。中国新疆东部十三间房地区、三宝线、哈密线以南的第三系地层中形成了许多风城。
风蚀山脊
软硬互层岩层中因风蚀而形成的山脊状细长形态。一般发育于泥岩、粉砂岩、砂岩地区。
风蚀谷
因风蚀而形成的山谷,沟壑变宽变深。
山谷没有明确的形状。风蚀谷不断扩大,原有土地不断缩小,直至最后只剩下一些孤山,即风蚀残山。
风蚀洼地
由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蚀作用,形成呈行状分布的椭圆形凹陷。
如果将来地下水溢出或储存雨水,较深的风蚀洼地可能会在干旱地区变成湖泊,例如中国呼伦贝尔沙地的乌兰湖。
八、河流地貌
河流通过侵蚀、搬运、堆积过程作用于地表而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频繁、最活跃的地貌过程,贯穿河流地貌的整个过程。
无论什么样的河流,都会侵蚀、搬运、堆积,形成不同类型的地貌。
河流一般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部分。
从上游到下游侵蚀能力减弱,积累效应逐渐增强。根据河流的平面形态、河流动态和分布区域,河流有不同的类型。
按平面形状可分为直式、曲线式、分支式和徘徊式;按河流形态动态可分为相对稳定型和游动型两类。
山区和平原河流地貌具有不同的发育演化规律和特征。山区河谷多呈V字形或U字形,垂直坡度较大,谷底与谷坡无明显界限。河岸和河底常有基岩裸露,且多数河流是笔直的。
平原河谷内有许多厚层的冲积物,还有保存完好、宽阔平坦的漫滩。河谷横断面呈宽U形或W形,河床纵断面平缓,常呈平滑曲线,比落差小,多呈弯曲分岔。支流河和漂流河类型。
地貌类型包括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前者包括:侵蚀河床、侵蚀阶地、河谷、河谷斜坡;后者包括:洪泛区、堆积阶地、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
河流阶地是河流地貌中重要的地貌类型,可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分为重叠阶地和内重叠阶地)、基座阶地和埋藏阶地。
研究河流阶地类型及其河谷结构,可以分析河流地貌的过去,了解河流的现在,预测河流发展的未来。
九、冰川地貌
冰川侵蚀和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
地球陆地表面的11%被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山区和高原地区。
第四纪冰河时期,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大陆冰盖不断分布,覆盖范围比今天更广,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冰川是准塑性体。冰川的运动包括内部运动和底部滑动。它是各种冰川地貌侵蚀、搬运、堆积、塑造的动力。
但这并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驱动力。它与冰冻、雪蚀、雪崩、流水等多种力量共同作用,形成了冰川地区的景观。
冰川地貌可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
冰川侵蚀地貌是含有不同数量碎屑岩块的冰川冰。在运动过程中,它们挤压、磨蚀、清除谷底和山坡的岩石,形成一系列冰川侵蚀地貌,如冰川的形成。划痕、抛光面、羊背石、冰斗、角峰、波谷、峡湾、岩盆等。
冰川堆积地貌是冰川运动期间或之后冰碛堆积而形成的地貌,如终碛脊、侧碛脊、碛山、槽碛、鼓丘、蛇形丘、巨石、冰水冲刷等。平原、冰水阶地等
十、湖泊地貌
湖水作用(包括湖波侵蚀、搬运和堆积)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
湖波是风力导致湖面水点振动的现象。湖波可以转化河流携带的物质和湖岸坡面侵蚀的物质,在岸边形成湖岸地貌。
湖波冲击岸边,形成的山峰冲击湖岸,形成以侵蚀为主的湖蚀地貌,如湖蚀崖、湖蚀溶洞、湖蚀阶地等。
湖泊地貌包括:湖阶地、湖平原、湖沙洲等。
河流携带物质入湖可在湖口区形成湖滨三角洲。
风、气压、滑坡、滑坡、地震等均可使湖水位围绕某一位置发生有节奏的垂直升降变化,从而形成水下塌陷、滑坡、浊谷、浊扇等。
随着湖水不断充盈淤积,湖水变浅,逐渐向沼泽演化,形成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