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奥数 >越南白万(越南 白)

越南白万(越南 白)

发布时间:2024-09-03 07:12:15 奥数 942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记者|刘子祥

编辑|崔宇

越南白万(越南 白)

今年一季度,越南外贸数据表现出色,引发订单被中国抢走的热议。

据越南海关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越南货物贸易总额176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4%至891亿美元,进口总额同比增长15.2%至876.4亿美元。3月份,全国货物贸易总额环比增长38.1%;其中,出口环比增长48.2%,达347.1亿美元;进口环比增长28.7%,达326.6亿美元。

2021年,制造业占越南GDP的25%。越南已成为重要的电子产品出口国,电器电子产品超过咖啡、纺织品和大米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三星近三分之一的生产位于越南,帮助越南实现多年来的首次贸易顺差。

作为全球纺织业新的热门目的地之一,越南一季度纺织品服装出口额86.8亿美元,同比增长20.3%。该品类最大出口目的地是美国(同比增长24.2%至43.6亿美元),其次是欧盟(同比增长31.4%至8.96亿美元)、日本(同比下降2.9%至7.71亿美元)、韩国(同比增长6.9%至7.54亿美元)。

与此同时,其他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也大幅增长。一季度,越南四大出口商品类别为:电话、移动电话及其零配件;计算机、电子产品及其零配件;机器、设备、工具和仪器;纺织品和服装。

与该地区其他发展中市场相比,越南正在成为低成本制造和采购的领导者。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测,越南有望成为RCEP成员国中收入和贸易额增长最快的国家。

“越南制造”正在迅速崛起。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产业转移趋势?从进出口产品结构来看,中越两国的贸易竞争关系如何?产业向越南转移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意味着什么?针对这些问题,界面新闻对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进行了专访。

以下为经编辑整理的采访实录。

界面新闻:越南近年来的对外贸易发展怎么样?

白明:越南对外贸易发展比较快。总体来说,相当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时期,但还没有达到中国当时的增速。有舆论称越南已经超越深圳。我认为没有可比性,因为深圳只是中国的一个主要外贸城市,而越南是一个国家。

2008年金融危机后,许多经济体受到影响。当时的越南正处于发展初期,总体上尚未发展起来,因此金融危机并没有对其产生特别值得注意的影响。现在越南的外贸规模增加了,几乎占到了我们的九分之一(注:2021年中国的外贸总额是6万亿美元,越南的外贸总额是0.66万亿美元),那么你会看到一定现在影响。

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后,中国产品特别是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的占比有所下降。几乎与此同时,此类越南产品在美国的比例有所增加。就轻纺产品而言,过去我们说“中国制造”,现在越来越多的是“越南制造”。

产业链国际分工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无法进入产业链的。二是进入低端产业链的企业。三是挤入高端产业链。第四个也是我们追求的产业链的主导地位。正确的。

中国现在处于第三阶段,想要进入第四阶段。越南刚刚挤进来,正在做简单的组装和加工。

界面新闻:从具体的进出口产品结构来看,越南和中国现在是否处于竞争关系?

白明:其实有一些产业既是竞争又是互补。比如服装订单,越南抢走了我们的业务,但服装生产的面料却是从中国进口的。

工业风格之间也存在着互补关系。比如我们向它出口汽车、摩托车,它向我们出口水果。这是互补的。

此外,还有产业链的延伸和合作关系。例如,越南生产下游手机配件,但上游芯片和工程师仍然来自中国。越南将它们组装起来然后卖回中国。因此,中国“先卖后买”,而越南则“先买后卖”。这就是纵向的产业内贸易。

界面新闻:但是从国内来说,我们正在推动产业链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越南的崛起对中西部意味着什么?

白明:确实有竞争。事实上,我们的手机、笔记本电脑产业布局在西安、重庆、成都等中西部城市。其中一些产业也转移到越南和印度等国家。

界面新闻:中西部地区如何与越南竞争?

白明:我觉得应该往错误的方向发展。中西部地区要在国家产业链中找到合适的发展位置,一方面要结合陆海新通道建设,另一方面要结合中欧班列,建设统一的中欧班列。国内市场在双循环中寻找定位。

河南、湖南、湖北、安徽等中部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如今,中部地区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招商引资,发展势头都比较好。东部想要迈向更高层次,其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腾笼换鸟”,向中部地区转移。

事实上,中西部地区本身也有相对发达的产业,如西部西安、重庆、成都的电子产业,中部地区安徽的太阳能产业,湖南的工程机械,武汉钢铁。

如果我们谈论服装等行业,中西部可能仍然不如越南。但我们各有各的长处,有的长处是可以争夺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先利用好它们。如果我们想与越南竞争,我们必须重点关注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方面,比如手机组装。在这方面,郑州和重庆并不比越南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打起来,命令可能就会降临到我们身上。

界面新闻:目前,产业向越南转移的可能性有多大?

白明:确实很快,尤其是纺织品,但因为COVID-19疫情推迟了一段时间。事实上,疫情发生前,中国部分产业已转向越南,主要是产业链相对较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外资企业,也有内资企业。

不过,目前来说,仍然是订单的转移。由于产业转移普遍比较谨慎,其沉没成本也比较大。

中国确实失去了一些业务,但我们也通过产业转移和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重新获得了竞争力。虽然有一些订单是在越南做的,但是钱还是中国老板赚的。

但最赚钱的往往不是中国,也不是越南,而是产业链运营商,比如三星、苹果。上下游均处于产业链运营商的控制之下。中国、越南甚至日本都是产业链运营商布局的棋子。

大家都希望产业链高附加值、高科技,越南也想这样做,但还没有到这个阶段。我们正在朝着这个阶段努力,但这个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因为主导权仍然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

就纺织品而言,订单转移也将带动面料出口。越南许多服装面料需要从中国进口。一些企业,比如三星,已经转移到越南,但手机产业链很长,涉及零部件很多,不可能全部在越南完成。另外,即使想转移出去,恐怕也不可能,因为越南没有规模经济。因此,虽然部分产业转移出去,但绝大多数产业链仍留在中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是否也想自己生产布料呢?不排除此类产业可以转移出去。但越南这样的国家规模较小,无法容纳像中国这样众多的配套产业。

界面新闻:这些产业向越南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白明:主要原因是越南劳动力成本低廉(注:越南劳动力成本约为每小时2.99美元,是中国的50%,泰国和菲律宾的40%左右)。

越南人口结构相对年轻,人力资源丰富。另外,这些行业的技术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实际上属于加工贸易。

另一个原因是越南近年来加入了全面且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并签署了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协定。自贸伙伴覆盖范围超过中国。

除了劳动力成本等经济因素外,还有跨国公司的战略考虑。

例如,日本的“中国1”政策要求任何在中国拥有产业的企业必须在其他国家设立产业。它不想过度依赖中国。又如,美国鼓励高端制造业回流本国或撤离中国。这一地缘政治因素给越南带来了有利条件。

界面新闻:如何客观看待这一转会趋势?

白明:首先,这是国际产业分工发展的一个规律。现在中国已经发展到劳动力成本较高的阶段,在低端产品方面越来越没有竞争力。中国希望生产和出口一些附加值较高的产品。

一开始,亚洲“四小龙”,包括韩国和中国台湾,也给别人做代工工作。关于越南问题,你也可以类比一下:韩国、日本的产业当初为什么要转移到中国?这对日本和韩国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产业向越南转移确实对我们有影响,但不是特别严重。由于越南面积小,只能冲击一些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些产品本身利润并不高。

另外,虽然越南受益于地缘政治因素,但从价值贸易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这种“渔民的收获”是暂时的。

界面新闻:越南要发展成为“世界工厂”,面临哪些挑战?

白明:挑战之一是基础产业薄弱。越南基础工业尚未形成制造体系,属于分散产业。比如外资进来了,想做衣服,就开服装厂;如果需要加工手机,就会开手机组装厂,但这些都是碎片化的。如果其他国家封锁其进口渠道,越南将无法在本地解决供应问题。

事实上,不少在越南投资的企业往往充当“二传手”。他们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并在越南加工。但越南的加工能力受限于产业链短,因此一些产业可能无法在越南发展。

再以服装为例,越南很多面料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但如果进口超过一定比例,其加工的产品就不会被认定为越南产品,而是被视为拆装的中国产品,而原产国无法计算。越南。对此,我们中国企业也必须重视原产地问题。

另一个挑战是越南的劳动力成本正在迅速上升。还有一点是,虽然越南目前与欧美关系比较好,但未来也可能面临美国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