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腐占便宜的由来(吃豆腐一词是怎么来的)
原标题:“吃豆腐”什么时候成了占便宜的代名词?其中有没有什么典故呢?
“吃豆腐”这个词是俚语,绝对是白话,所以它一定是被人们认可为一个共同的概念,然后才被记录下来,形成字面意义上的概念。所以如果你真想挖掘“吃豆腐”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开始发挥作用的,那它实际上一定比记录的要早得多。
1930年代就有明确记载,“吃豆腐”带有占便宜甚至性骚扰的概念。
例如鲁迅的《故乡》中的《豆腐美人》;茅盾《子夜》中,“别慌,我对女人很好,不占别人便宜,我不吃豆腐”;郑鼎文,《大姐》:“歹徒还想吃豆腐,欺负我们。”
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吃豆腐”其实在占便宜、性骚扰等概念最初衍生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
所以,“吃豆腐”这个词应该是更早流行的,但由于之前文言文中并没有记载,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它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有这个意思的。
起初它只是简单地表示“占便宜”,这可能与女性无关,而与葬礼上的“豆腐宴”有关。
古人在葬礼上会准备豆腐宴来犒劳前来吊唁的亲友邻里。这就是为什么要用豆腐。
首先,豆腐有驱走晦气的意义;葬礼上帮忙抬棺材的人回来后会吃一块豆腐,以免从墓地带回一些不好的东西;现在还有很多人坐过牢,出来后想吃一块豆腐。摆脱厄运。
其次,买一块豆腐算是一种享受;古代人获得动物蛋白的机会并不多,但买一块豆腐,即使是作为一种享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比较普遍。所以不要小看豆腐宴。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这也算是一种奢侈。
然而,总有一些人不帮忙,不捐钱,却抢着吃别人的豆腐宴。这是典型的占主人家便宜的事,所以被称为“吃豆腐”。
但随着优势越来越扭曲,就和女性性骚扰有关了。超米认为,这可能与西施卖豆腐没有太大关系。
毕竟那些汉朝和唐朝的例子太突然了,基本上没有线性联系。而且据说起源于汉唐时期,突然就没有记载了,直到上个世纪才重新出现,这有点不符合客观规律。
然而,明显含有性骚扰概念的“吃豆腐”却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突然流行起来。超米推测,这很可能与上世纪突然的开放趋势有关。
要知道上个世纪流行的旗袍的设计是非常大胆的。女人隐藏了数百年的雪白手臂和大腿,全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是不是很像又白又嫩的豆腐?当然,这些还需要专家来验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