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奥数 >他不补课(不给课外辅导)

他不补课(不给课外辅导)

发布时间:2024-09-26 18:08:18 奥数 103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今天我们要采访的是今年高考成绩在北京前二十名的北师大二附——同学宋浩源。

大家都很好奇,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有什么秘诀吗?经过一番了解,小编了解到,他既没有依靠课外辅导,也没有采用解题策略。他在学校只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认真听讲,完成作业。上网课时,也可以用“自驱动力”认真对待。(小编不禁感叹:顶尖学者虽然各有各的学习之道,但在认真、踏实、有自制力方面都是一样的~)

他不补课(不给课外辅导)

宋浩源的学科是物理、化学、生物,这也是他的“强”学科。让我们跟随圆桌小编来认识一下这位学术大师吧!(ps.文章后面宋老师会逐科与大家分享他的学习心得,满满都是有用的信息,不要错过哦~)

宋浩源

提前做计划用好错题本

高中的学业压力很大,学习任务和作业很多。如何将他们一一征服?

宋浩源表示,最重要的是做好几个计划。高三前的暑假,学校布置了很多作业。“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作业时,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开始。后来我制定了计划,将任务平均划分为20多天,每天规定一门科目的学习时间和内容,这样平均下来,每天的任务并不繁重,效率也高很多。”

无论学习哪一科,宋浩源也有记录错题的习惯。错题本根据题型总结错题,然后在考前复习、强化,避免再犯错。

告别“手机依赖症”!

这届高三考生到底有多“特别”?可以说,因为疫情,他们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由于线上学习时间过长,学生或多或少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制力等问题。

和所有00后一样,宋浩源也是一名认真的手机爱好者。“在家学习的时候,我发现起床后就看手机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吃饭前一睁开眼睛看手机,往往已经快11点了。发现自己一上午都没做作业,下午就开始焦虑了。”宋浩源说,和很多同学一样,他以前也经常这样做。

后来他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早上不开手机,早上完成大部分作业。这样,人们会更加平静,然后看一会儿手机,沟通一下,放松一下,这样就可以享受娱乐,而不浪费时间。学习。

兴趣爱好:学校的社会实践也不可少

高中时,宋浩源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加入了机器人俱乐部。在机器人俱乐部,他通过做“程序员”,找到了一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还记得在大兴机场从晚上7点到凌晨3点等待航班;我还记得杭州赛时困了,40个小时几乎没有睡觉,测试程序;当然我还记得简化了500多行自动程序当‘q120z90q30z-90sss’这样的一行‘神秘代码’成功时的兴奋,或者当某个不守规矩的传感器突然完成使命时的兴奋……”他写下这篇文字,纪念自己的校园生活。

除了社团之外,他还参加了很多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艺术节上,我参与创作原创歌曲,表达对抗疫工作者的敬意;我参加了社会活动,考察河北丰宁贫困家庭,体验了不同人的生活状态……这些记忆拼凑在一起的高中生活,让人想离开。已经错过了。

宋浩源(中)与同学们

下面是小三、小三需要收集的重点内容!明白了真正的意义,说不定明年你就可以和学长成为校友了~

考试秘籍大公开

数学:

基础题不要过于自信还要深入思考

众所周知,2022年是北京实施新教材的元年。此前,圆桌小编还请专家分析,北京试卷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回归教材,突出主要知识的考试,注重学生应该知道和理解的内容,淡化机械记忆。

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呢?宋浩源将高考数学题分为两类:基础题和专业题、难点题。他说,对于基础题,最重要的是不要过度自信,而是看清题目,反复确认,打好稿。对于难题、大问题,一定要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上课时,确保集中精力理解老师告诉你的每一个问题。不懂的就记下来,课后仔细思考。”

宋浩源说,自己平时有多思考的习惯,也注重对课外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懂的知识时,他会上网查阅一些资料,这样可以让自己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为了便于理解,宋浩源会根据题型给出解题策略,举一反三。考试前,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向自己重复一遍所有的题型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应该注意什么。这将使您在考试时更加自信。

至于大家关心的问题量,宋浩源表示自己并没有采用问答的方式。他主要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作业,并没有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回答问题。

语文:

熟读古文为议论文提供“骨架”

在语文科目中,宋浩源主要分享了提高“大得分手”作文的方法,并对此有一些独特的思考。高一、高二时,他写的议论文得分常常不高,一般在30分左右。

“我仔细分析了高分议论文的方法,发现它们都有一定的语言特点,比如论点明确、为论据提供论据。我发现这和我们经常背诵的文言文风格很相似。”.相似之处。”宋浩源分析道。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有很多文言文必须背。在反复尝试中,宋浩源尝试将文言文的逻辑、结构、结构运用到议论文的写作中,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作文成绩有所提高。

他举了个例子: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著名的议论文。开篇《六国论》(六国灭亡,不是因为兵力不利,而是因为战力不好,而弊就是贿赂秦国。贿赂秦国,失去实力,这是灭亡之道。或者:六国诸国相失,而行贿秦也?曰:不行贿,行贿秦者,则失之,则失其坚强后盾,不能独善其身。故曰:弊在于行贿秦。)这就澄清了六国灭亡的论点。在写作逻辑上,运用反问句的句式结构,使文章更加有力、更有说服力。

这种讨论方法被宋浩源采用了。他逐渐尝试用自己熟悉的古文进行作文写作。他越用越熟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那么,这些耳熟能详的古文是不是来自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呢?对此,宋浩源坦言,高中看课外书的时间相对较少,一些古文的积累来自初中。比如,初中时,他背诵《琵琶行》、《长恨歌》等著名古诗词,以抒发陶艺的感悟,享受背诵整首诗的成就感。高中古文的积累基本上来自于课程标准中设定的任务。“学以致用”,这也是尖子生的“多想”!

03

英语:

大量词汇是考试成功的关键

谈到学习英语,宋浩源反复强调,词汇是关键,词汇主要来自于长期的积累。

那么词汇的获取途径有哪些呢?宋浩源尝试阅读原著小说,但发现原著小说极其难读,因为有些经典离他的时代、生活太远了。后来,他改变了获取词汇的方式,从日常生活中获取词汇。

无论是学习资料、家用电器的操作说明,甚至是玩游戏时遇到的英语单词,他都会查阅、背诵,词汇量慢慢积累起来。

在记录英语单词时,他经常使用自己的助记法,比如“takesometimetodo”、“花点时间doudoune”,这些在初中时往往很难记住。他记得“take和todo都是四个字母,spend和doing都是五个字母……像这样思考一些助记符实际上对于听写和许多其他地方很有用。”

理化生:

谈谈竞赛的那些事

谈到化学,宋浩源表示,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让他对化学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高中开始,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他走上了化学竞赛的道路。

他将北师二附中的竞赛模式概括为两点:综合性和拓展性。“全面”是指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许多竞赛课程,其中包括高一的数学、物理和化学;“拓展”是指竞赛课程的设计是为了拓展班级、与竞赛衔接,不会有难度。任务太大或太重。

“这种综合性和拓展性,其实对学生的高考是有很大好处的。如果一开始就只深入学习一门竞技课,学生很难在高考中掌握数学中的序列处理技能。”同时物理中的基尔霍夫方程和化学中的能斯特方程,这三个知识点对于本质上理解21道高考数学题、物理电磁感应、化学氧化还原因子等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宋浩源说道。

随着对每个学科的理解的扩大,学生能够同时对多个学科进行深入、自由的探索。比如,为了获奖,他在物理竞赛中没有认真学习,就能够手解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他还能够独立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并从中独立推导出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c的结论。掌握了这些知识后,高考的题就不再那么难了。

说到物理学,他举了一个例子。大家都熟悉“物体从静止状态向下运动,假设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则力是稳定的”的物理模型。不过,如果你查更多的资料,你就会明白。我发现这就是我大学需要学习的一阶微分方程。通过深入思考,你会对这个模型有更透彻的理解,也有助于解决从基础问题“出来”的问题。

谈到生物,宋浩源用“有趣”、“多彩”、“神奇”等词语来形容,也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面对试卷时,他曾经对生物学的主观题感到非常困惑,但“多思考”的习惯让他逐渐发现了这些主观题背后的规律。“比如生物题,经常会用到上述结果表之类的提示词,其实题干中就隐藏着一些解题思路,通过总结经验,再遇到类似题就不会出错。””宋浩源说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刘洋

编辑/李晓萌